“無傻不成村”,古人的善,你讀懂了嗎?

其實世界這麼大,不用想也知道,肯定真的會有的村子沒有傻子的。

這樣看來,這句話的流傳就顯得很蹊蹺了。

“無傻不成村”,古人的善,你讀懂了嗎?


我們都知道,傻子要麼是天生的,要麼是後天因病所致,不論怎樣,都不是他們自願想變成的,他們都是很不幸的人。

作為一個傻子,一生肯定會受到很多歧視與嫌棄,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要遠離他。大多數傻子一生都不會有伴侶與孩子。

所以,傻子肯定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等到他們的父母及親人都去世後,他們怎麼活下去。

“無傻不成村”,古人的善,你讀懂了嗎?


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他們的世界可能單純地連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都不知道。

靠救濟,有的年代,正常人不餓死都不錯了,哪來的救濟?

這個時候,肯定就只能依靠鄉鄰,可傻子又不會表達,也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誰願意長期養著一個給他吃飯,連謝謝都不會說,而且很邋遢,很笨的人。

此時,這句話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它為鄉鄰幫助傻子維持正常生活提供了一個很合理的理由。

“無傻不成村”,古人的善,你讀懂了嗎?


為什麼要幫助傻子?

因為沒有傻子,你們連村子都形成不了,也就是你們的村子都沒了。

因為你們是一個村,是一個大家庭,你們都是這個大家庭裡的成員。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們也是家人,哪有看著家人餓死的道理?

所以,有了這句話,鄉鄰們便會自發地供養傻子,讓傻子即便沒有家人之後,也還能簡單地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