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不知道为什么,《养家之人》会让我想到“木兰从军记”,当然,这个故事沉重太多了。

《养家之人》以动画的方式让观众去关注战争,是现实也是童话,十几岁的女孩不屈不挠的个性,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备受压迫。随着关注女性的电影数量不断增长,电影人在拥有影像话语权之后对女性生存现状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反思。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动画电影《养家之人》以女性眼光观察外部世界,尝试构建以“她者”为核心的视听艺术,以此来消解文明社会进程中男女二元对立的局面,对两性平衡存在进行深入探究。

《养家之人》

阿富汗女孩帕瓦娜一家人生活在塔利班的残酷统治下,他们不准女孩上学,更规定女性必须有男性陪同才能出门,而帕瓦娜的父亲是为学者,在失业后,由帕瓦娜陪伴去市集代人写信,突然一天,父亲被士兵带走,关进监狱,帕瓦娜为了维持家中生计,决定剪掉长发,女扮男装代父赚钱……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虽然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颁给了《寻梦环游记》,但是《养家之人》凭借其题材和画风,在号称“动画界”奥斯卡的安妮奖上,摘得最佳动画电影的奖项。

其实看了《养家之人》的基本简介,也觉得这部动画似曾相识,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据说导演诺拉·托梅是看过花木兰的故事的,也看过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所以她认为类似这样的女性需要扮演男性去生活的故事在全世界都有发生过。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这个社会由男人和女人构成,离不开任何一个人,反之,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每个人的成长,而女性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女性问题始终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养家之人》的制片人安吉丽娜朱莉对于当初加盟这部电影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解释道:“如今,阿富汗有千百个女孩,像帕瓦娜一样长大,她们都被迫挑起家庭的重担,这部电影将提醒人们意识到这些女孩的牺牲和付出,并体现出阿富汗文化的多元性、创造性和力量,能和这个充满才华的团队合作,我也非常高兴。”

独特的地域文化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相信很多看这部电影的小伙伴并不了解阿富汗,只是常常在新闻上听过这个名字,阿富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已经形成自身的地域文明与审美体系,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历史文明发展的精华沉淀,《养家之人》中,观众能够看到阿富汗千疮百孔的真实城市景观。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为了深化影片的地域文化,电影还展现了当地的礼仪习惯,片中的人物角色打招呼时会将右手放置在胸前,然后点头致意,每句话都是以“Salaam”(真主保佑你)为开头,充分融合了地域文化元素,此外还加入了歌舞元素展现了地域精神文化,虽然电影以各个方面来展现地域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传达的始终都是战争带来的危害。

电影中一家人生活在被战争包围的恐惧中,但帕瓦娜父亲曾说过:“当我们一无所有,故事也总能记在心间。”说出这句话的父亲,是一个只有一条腿,每天还要拖着瘦弱的身体,靠着给人写信谋生的顶梁柱,说明他内心坚定乐观,就算是外界在黑暗,他也会想着办法给孩子们讲故事,把他的知识和生活道理融入故事中告诉帕瓦娜。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而这些不光发生在动画电影中,现实也有类似的事件。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一位父亲告诉自己三岁的女儿,炸弹是烟花,所以每当窗外有炸弹落下,父女俩就一起笑,女儿天真烂漫的笑声与屋子外面轰鸣的炸弹声混为一体,仿佛是两个世界。只能说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都非常幸运,因为我们理解不了做一顿饭需要躲避好几次轰炸的生活,冒着毙命的风险,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做饭,帕瓦娜的父亲说过,明天会更好,但说完这句话,他就被冤进了监狱。

电影最后的最后,帕瓦娜拖着受伤的父亲,母亲带着姐姐弟弟,不知是向着家的方向,还是无尽的黑暗前行……这算是一个开放式结局,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命运如何,不知道前路是否艰险,但勇敢的心依然向前。

独特的民族,精致的手绘动画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养家之人》的艺术价值获得了世界认可,也成为当代手绘动画电影的艺术标榜。它能够在3D动画电影风靡的视觉文化时代脱颖而出,也印证了手绘动画电影依然可以吸引观众。手绘动画艺术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一点对于整个艺术种类来讲都是非常突出的。

《养家之人》与《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一脉相承的画风和故事框架,不过场景搬到了阿富汗。在故事高度上,用主要人物形象来象征国家意义(阿富汗),通过主要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遭遇,来映射阿富汗这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历经的磨难。也是在时刻提醒人们,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要很努力才能活着。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养家之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说《追风筝的人》,这部经典长篇小说的作者是阿富汗人,虽然电影和这本小说讲述的故事完全不同,却能够让人感受到同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关于他们国家的苦难,两部作品都在诉说战争残酷,但也从中流露出人性的温暖。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蕴含着这个古老国家丰富而厚重的灵魂,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阿富汗,结局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想知道的是结局是不是幸福。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着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故事。


众生皆苦,以动画形式描绘“战争”不敢看两遍的电影《养家之人》


用童话的笔触描绘成人世界的痛苦,用温软的动画呈现稀释了现实中的锋利,《养家之人》兼具情感和力量,“你可以铿锵有力,但不要仗势叫嚣,滋养鲜花的是雨露,而绝不是雷鸣。”这种电影总是提醒我们,这世界还有人每天饱受战争之苦生存艰难,珍惜当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