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茶包在高溫下釋放百億塑料顆粒,你還敢喝嗎?

塑料“新姿態”再次被發現

9月25日,據外媒報道,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表在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茶包在高溫下會釋放數百億塑料顆粒。

茶包,指用紙或布包著茶葉,可以長期儲存,使用時用水衝開。很多茶包裡裝的多為茶葉末子,但也不乏一些品牌會推出較為高檔的茶包。

外媒報道茶包在高溫下釋放百億塑料顆粒,你還敢喝嗎?

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4種不同的茶包,分別取出茶葉並清洗後,加入95℃的熱水,再使用電子顯微鏡等設備觀察。

結果發現,每杯水中大約有116億顆微塑料和31億顆納米塑料顆粒,主要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尼龍,與茶包材質匹配。

外媒報道茶包在高溫下釋放百億塑料顆粒,你還敢喝嗎?

有人可能會想:“我又不喝茶,這事與我無關啊!”

看起來這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事情,可是怕就怕在我們的無知無畏。

已有研究顯示,在全球,人均每週會吃下的微塑料有將近5克之多。

這個量,足以製造出一張信用卡。


外媒報道茶包在高溫下釋放百億塑料顆粒,你還敢喝嗎?


已被塑料安排了的人類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食”上,發現塑料了。

不久前的網紅核桃油因為含有塑化劑撲街;93%的瓶裝水含有微塑料;再到之前的白酒中出現塑化劑;

這些塑料都以一種悄無聲息的方式光明正大的進入我們身體。

甚至那些被扔進垃圾桶裡的餐盒、塑料杯、吸管……都正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回到我們的身體裡。太可怕了!

世界衛生組織對塑化劑DEHP規定的每日耐受攝入量為每公斤0.025毫克。

這意味著,體重60公斤的人,如果終生每天攝入塑化劑1.5毫克至8.5毫克,可能導致明顯的健康損害。


這些塑化劑到底有多恐怖

塑化劑,也稱增塑劑,廣泛應用在塑料製品中

它是2B類致癌物,可怕之處在於塑化劑有很強的生物毒性。

何為很強的生物毒性呢?

導致兒童性別錯亂;

影響男童性發育;

導致女童性早熟;

傷害人類基因,遺傳下一代……

看到的越多,越是不安,越是心驚膽戰......

幾乎無處不在的塑化劑,我們躲得開嗎?

按照我們已經形成生活方式,完全躲開塑化劑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大家也沒必要過度緊張,談毒性的前提是“量”。

塑化劑一樣,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主要取決於“量”的多少。

那我們該如何知道呢?

塑化劑進入人體後可在短時間內發生代謝反應,其代謝物經尿液大量排出體外。

因此,尿液是人體塑化劑暴露研究中最常用的體液。尿液中塑化劑的暴露水平可以真實的反映人體內塑化劑的暴露水平。

想要了解自己體內塑化劑的風險值,需要通過精準的檢測來實現。

安育檢測聯合睦音健康為大家推出一項專業檢測:塑化劑檢測。

可以通過手機下單,在家採樣,足不出戶,完成全流程檢測,得到分析報告,以及個性化的膳食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