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晏殊

《清平樂》中晏殊以閒庭漫步之姿清吟“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出鏡極盡風雅。晏殊以詞作聞名古今,是著名的婉約詞人,除此外,不甚為人所知的是他政治家的身份。

歷史上類似晏殊詞人兼政治家的角色不在少數,漢唐時聞名遐邇的張九齡、劉禹錫、柳宗元等,皆身兼重任。宋朝類似晏殊的名士人數之盛,無可比擬,究其根本有二:一、宋朝重文輕武。二、文官俸祿優渥。

乾興元年(1022年)宋真宗下令命章獻明肅太后權掌國事,朝中政治動盪,是時晏殊為太子之師,為穩定時局匡扶太子,上書垂簾聽政,穩定了大宋江山。

《晏公神道碑》說他“及為相,益務進賢材。當公居相府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進用,至於臺閣,多一時之賢。”

晏殊為相期間,范仲淹、韓琦等人皆出其門下,朝中政治風氣清朗,其中范仲淹世稱“范文正公”,韓琦連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

後晏殊與范仲淹、韓琦等人主持“慶曆新政”,為宋朝的經濟文化繁榮立汗馬功勞。

雖說如此,但晏殊仕途並不如意,常常“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景德元年(1004年)中進士,升遷官至集賢院。

天聖五年(1027年),31歲違反劉太后的旨意,被貶。

明道元年(1032年),31歲升至副丞相。

次年因諫言太后再次被貶。

慶曆二年(1042年),52歲官至丞相。

慶曆三年(1043年)53歲被貶。

至和二年(1055年),64歲去世。

宋朝文人治國,晏殊是最好的體現。雖文人治國,但朝用夕貶卻是常事。

對此,你怎麼看呢?

清平樂 晏殊


清平樂 晏殊


清平樂 晏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