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文|野百合

01 熱鬧的春天

春天,應該是熱鬧的。

萬物甦醒,生機勃勃。

杜甫的《絕句》就寫出了這樣的春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當我們還能在樹林裡聽見小鳥的歌唱、在小溪邊看見魚兒的跳動時,我們應該知道,是她的努力,及時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遏制了伸向春天的黑手。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鳥兒報春

60年前,在她的世界裡,越來越多的地方沒有鳥兒飛來報春;清晨早起,原來到處可以聽見鳥兒的美妙歌聲,卻只剩下異常的寂靜。

她講述了“知更鳥的故事”,第一隻知更鳥的鳴聲預示著河流解凍,春天來臨。

可是,由於化學汙染,一切都變了,甚至連鳥兒的返回也不再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她歷經多年的調查,嘔心瀝血寫出了《寂靜的春天》,向懵懂無知的人們提出警示,呼籲人們去認識他們引以為傲的發明物—滴滴涕的危害,讓人們明白自然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主要力量。

她就是美國著名女作家蕾切爾·卡遜。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蕾切爾·卡遜

02 《寂靜的春天》

她是現代環境運動之母,被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個人物之一。

蕾切爾·卡遜生於1907年,1929年畢業於賓夕尼亞女子學院,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學獲動物學碩士學位,先後在普金斯大學和馬里蘭大學任教,曾在海洋生物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

1957年,她用4年時間寫出了《寂靜的春天》,在美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環境保護運動。

1965年,《寂靜的春天》震驚全美,引發了關於農藥的大討論。

1963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國會討論這本書,併成立了諮詢委員會調查書中的結論,最後證實她關於農藥危害性的結論是正確的。

由此,美國民間環保組織應運而生,並開啟了世界性的環保熱潮。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圖書《寂靜的春天》

《寂靜的春天》出版兩年後,她心力交瘁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世後,美國政府追授她美國普通公民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獎章”。

她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動筆觸,詳盡細緻地講述了以滴滴涕為代表的殺蟲劑的廣泛使用,給我們的環境造成巨大的、難以逆轉的危害。

在《寂靜的春天》出版之前,人類對地球的姿態都是“征服”而不是“共存”。

不僅如此,她還尖銳的指出了,環境問題的深層根源在於人類對於自然的傲慢和無知,因此,她呼籲人們要重新端正對自然的態度,重新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問題。

《寂靜的春天》已成為現代環保運動的經典,在紐約大學新聞學院評選的本世紀100篇最佳作品中,該書名列第二。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寂靜的春天》插圖

03 消了音的春天

“從前,在美國中部有一個城鎮,這裡的一切生物看來與周圍環境相處得很和諧。這個城鎮坐落在像棋盤般整齊排列的欣欣向榮的農場中央,莊稼地遍佈,小山下果園成林。”

書中一開始就像寓言故事一樣描述了一個美好的場景,過去生態環境是美好的:原野似錦、動物喧鬧、溪水純淨,鱒魚暢遊。然而,在大面積建房開發後,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植物交換,動物死去,鳥兒戰慄,蜜蜂不來,春天的聲音飛走了。

是什麼東西使得美國無數城鎮的春天之聲沉寂下來了呢?

“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鳥兒都到哪兒去了呢?園後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隻鳥兒也氣息奄奄,戰慄得很厲害,飛不起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寂靜的春天》插圖

“曾經一度是多麼吸引人的小路兩旁,現在卻彷彿是火災浩劫後殘餘的焦枯的植物。被生命拋棄了的地方只有一片寂靜,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釣魚的人不再來訪,因為所有的魚已經死亡。”

不是魔法,也不是敵人的活動使這個受損害的世界的生命無法復生,而是人們自己使自己受害。

自從人類發明了滴滴涕等殺蟲劑以來,大自然遭受了不可逆的嚴重破壞。蕾切爾·卡遜把噴霧藥、粉劑和氣霧劑這些“殺蟲劑”稱為“殺生劑”。

她用調研數據證明,滴滴涕及其同類藥劑最險惡的特性之一,是它們通過食物鏈上的所有環節由一種生物傳至另一種生物,最終讓生態失去平衡,物種滅亡。

《寂靜的春天》警告人們:一旦昆蟲產生更頑強的抗藥性,人類將陷入註定滅亡的循環之中。因此,我們應該放棄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農藥,採用生物控制的方法來改善我們的生態。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蕾切爾·卡遜


04 生命之作

《寂靜的春天》以翔實的科學數據,生動的事例,充沛的感情,優美的話語,闡明瞭濫用化學農藥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現代環保運動的發韌之作,也是現代生態散文的代表作。

蕾切爾·卡遜為了寫出這本書,用盡一生的知識和力量。

  • 生命需要敬畏與尊重

她懷著激情描繪自己所感受到的動植物,小到蚯蚓、蜜蜂、甲蟲,大到浣熊、牛羊,一切生命在她看來都是值得敬畏和尊重的。

她親切地稱呼植物為“地球的綠色斗篷”,土壤為“大地上的補丁”,流暢的文筆和詩意化的語句,使這本著述讀起來異常親切。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蕾切爾·卡遜


  • 調研數據翔實又可靠

為了使論述確鑿,她閱讀了幾千篇研究報告和文章,尋找相關領域權威的科學家,並與他們保持密切聯繫。

她一遍又一遍地核查《寂靜的春天》中的每一段話,許多年過去了,事實證明她的許多警告估計是過低了,而不是說過了頭。

她用一組組的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理論,這些數據也經得起推敲。

1963年,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肯尼迪任命了一個特別委員會調查書中的結論,該委員會證實了卡遜對農藥潛在危害的警告是正確的。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蕾切爾·卡遜

  •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1958年,蕾切爾·卡遜收到一封來自馬薩諸塞州朋友的信,訴說她在自己家後院飼養的野鳥都死了,前一年飛機在那兒噴灑過殺蟲劑消滅蚊蟲。

此時的卡遜正在考慮寫一本有關人類與生態的書,看到朋友的信後,她決定收集殺蟲劑危害環境的證據。

此時,她已經身患癌症,長期大量接觸噴灑過化學農藥的水和土壤更加重了她的病情。但是,她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朋友曾勸告她,是否知道自己是在向人類的基本意識和幾千年的社會傳統挑戰?

雖然阻力重重,但《寂靜的春天》像是在黑暗中的一聲吶喊,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

由於廣大民眾的不斷聲討和輿論壓力,最後導致政府介入了這場保護環境的論戰中。

美國國會立即召開聽證會,美國第一個民間環境組織由此應運而生,美國環境保護局也開始成立了。

1962年底,有四十多個提案在美國各州通過立法限制殺蟲劑的使用,曾獲過諾貝爾獎的滴滴涕和其他幾種劇毒殺蟲劑終於從生產者使用的名單中徹底清除。

偉人之所以為偉人,都是因為站得高、想得多,從而看得遠。多年後的今天,塵埃落定之後,許多問題已經變得很明朗。我們也應該深刻的意識到環境問題的解決必須根植於更深層次的人類社會變革中,包括經濟、社會、民眾意識的根本改變。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蕾切爾·卡遜

05 現代生態危機警示錄

生態學家保羅·什帕特所說:“難道只要生活在比環境惡化的允許限度稍好一點點以擺脫困境就是我們的理想嗎?為什麼我們要容忍帶毒的食物?為什麼我們要容忍一個家庭位於枯燥的環境中?誰願意生活在一個只是不那麼悲慘的世界上呢?”

60年代以前的報刊和圖書,我們幾乎找不到“環境保護”這個詞。

確實,在長期流行於全世界的口號“向大自然宣戰”、“征服大自然”中,大自然僅僅是人們征服欲控制的對象,而非保護與之和諧相處的對象。

《寂靜的春天》:消了音的春天,曾是個可怕的預言

蕾切爾·卡遜

前美國副戈爾說:“如果沒有這本書,環境運動也許會很長時間或者現在還沒有開始。”

《寂靜的春天》不僅在美國國內引發空前反響,在很多國家也引起了人們思想和觀念上的鉅變。

當時的英國王子菲利普說:“如果你們想知道當今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我向你們強烈推薦《寂靜的春天》。”

蕾切爾·卡遜喚醒的不是一國一土,而是整個人類。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人類與自然環境都應該相互融合,這值得全世界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