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圖書市場:相關老書銷量大增,新書類別及載體更加多元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這場新冠肺炎給國民經濟造成的重大影響不言而喻,近乎全民“居家隔離”更使實體商業遭受了重大打擊,圖書零售行業自然也難逃“厄運”。疫情的爆發恰逢春節,實體書店暫停營業的時間一再被拉長,網上書店因為物流的原因也遲遲沒能恢復正常的節奏。


根據開卷20多年來對圖書零售市場的觀測,每年的1、2月份都是圖書銷售的高峰。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1、2月份圖書銷售出現了大幅度的同比下滑。2020年1月,開卷實體書店指數為242.23,同比下降了22.47%。2月份開卷實體書店指數進一步下降,指數達到歷史最低(44.44),遠低於2003年非典時期指數(2003年4月和5月指數分別為128.89和116.87),環比下降了81.65%,同比下降了86.36%。網店受影響相對較小,但根據開卷的監控,2月份線上渠道的銷售碼洋環比下降,同比也略微降低。


疫情下的圖書市場:相關老書銷量大增,新書類別及載體更加多元


此外,進入2月份後,整個圖書零售市場的新書動銷品種數急劇下降,僅有4122個品種,而2019年2月以及2020年1月,都有超過一萬個新書品種動銷。一方面,印刷、物流等客觀條件限制了新書的發行上架,另一方面,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狀況不容樂觀,所有新業務的開展都需要謹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的新品的推出。


疫情下的圖書市場:相關老書銷量大增,新書類別及載體更加多元

圖2:近一年來圖書零售市場每月新書動銷品種數


但是與此同時,疫情所帶來的全民關注度,也蔓延至了圖書和閱讀領域,與瘟疫、流感甚至流行病學相關的圖書走進了大眾視野,開始被大眾讀者所關注。


1


疫情相關“老書”廣受關注,銷量增長明顯


從開卷監控數據來看,受疫情的影響,瘟疫、病毒或者流行病學相關的圖書銷量有了明顯的增長。綜合近期來的銷售情況和受關注程度,我們選取了部分較有代表性的、與疫情相關的圖書進行分析。


增長最為明顯的是文學類圖書,它們本身銷量基數大、讀者覆蓋範圍廣泛,比如《鼠疫》、《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文學類圖書作為大眾暢銷書的主力軍,更容易受到讀者的關注。特別是在2月份的開卷虛構類榜單中,《霍亂時期的愛情(2015精裝版)》強勢返榜,排在第11名,成為返榜圖書中名次上升最多的圖書。《加繆作品.鼠疫》(2013年出版)、《新知文庫.逼近的瘟疫(第二版)》(2017年出版)、《譯文紀實.血疫:埃博拉的故事》(2018年出版),雖然未上榜,但是銷量也創近兩年來的歷史新高。


另外許多較為專業、之前關注度很低的科普類圖書,銷量都有較大增長,比如《病毒星球》2月份的銷量達到其2019年4月上市以來的最高銷量,2018年出版的《哲人石叢書(珍藏版).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2月份的銷量比2019年12月份上漲了約23倍有餘。甚至《見識叢書.瘟疫與人》這樣專業的醫學書,2月份的銷量也增長至其2018年上市以來平均銷量的近10倍。


疫情下的圖書市場:相關老書銷量大增,新書類別及載體更加多元

圖3:疫情相關圖書近一年來的零售銷售情況


目前來說,疫情相關圖書受到關注的最直接的表現還是銷量的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讀者身處疫情之中,全民抗疫至今仍在繼續,疫情的發展關乎每一個人的生命與生活,與之相關的瘟疫、病毒等話題可謂是“人人關注”,當下人們居家隔離或者辦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有了更多閱讀的時間,讀者自然在第一時間會想到去了解跟疫情相關的書籍,尋求答案或者慰藉。另一方面,媒體在這期間也發佈大量疫情相關的書單,如公眾號中湧現大量“疫情期間,請收下這份書單”“直面疫情,這份書單助你‘以讀攻毒’”等類似標題的文章,其中涉及到的圖書重合度高,基本涵蓋上文提到的幾本,又或者疫情相關的文章中大量引用相關圖書的內容,無形中形成了一個閱讀熱點。例如,不少媒體在情人節當天打出“戰‘役’時期的愛情”的標題,講述身處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工作人員與愛人之間的感人故事,這些媒體文章很多都提到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並引用了書中的一些句子,如“死亡讓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為愛而死”。爆發的疫情,被迫隔絕的戀人,《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愛情也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容易使讀者產生共情,也因此很容易在本次疫情期間引起讀者的關注。


2


“新冠”肺炎防護,類別、載體更加多元


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為響應社會關切,幫助大眾瞭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出版界立即行動,緊急出版了一批防治肺炎相關的圖書,對病毒的傳播、症狀、預防及診療等進行權威、通俗的解讀,在及時解疑釋惑、指導個人預防、穩定大眾心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開卷監控的圖書來看,在科普防護“新冠”肺炎的眾多新書中,大眾健康類圖書佔比最多,比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知識讀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護手冊》《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職工防護知識50問》等,品種較多。針對抵抗力較弱的兒童和老年人這些易感人群,也有《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這類圖書出版,目標群體更明確,內容的針對性更強。此外,除了身體健康,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困擾也不容忽視,許多人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干預指南》這類圖書不可或缺。


病毒、防疫與流行病學,對於大眾而言無疑是陌生且晦澀難懂的。如何把新冠病毒和防疫知識深入淺出的傳遞給大眾,也著實需要下一番功夫。比如《1分鐘漫畫系列.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有趣有用的健康科普知識(1)》以漫畫的形式,向大眾科普了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以及如何預防,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而小朋友們的理解能力不夠,但又正是易感人群中的一員,因此《寫給孩子的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繪本》此類少兒科普繪本應運而生,更符合孩子們閱讀層次和閱讀習慣;《給孩子的病毒科普圖鑑》則是以圖片閱讀為主,對於尚處於讀圖階段的寶寶很有幫助;《打敗新型冠狀病毒:要讓孩子知道的衛生好習慣》旨在通過“新冠”病毒的科普,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疾病的發生。

總結


無獨有偶,回顧“非典”時期,也曾出現過“非典”相關圖書一度成為當時圖書零售市場上最暢銷圖書的現象,且頻頻進入開卷的暢銷書榜單。但有所不同的是,2003年的互聯網應用遠沒有現在發達,紙質圖書還是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最主要形式,加之各地出版單位面對疫情,都及時推出了“非典”防治相關的圖書,而當時也未升級為“全民隔離”的緊急狀態,因此在實體書店渠道中紙質圖書表現非常突出。現如今,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各類數字資源平臺都極大地擴充了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讀者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比如此次疫情期間出版的“新冠”類新書,大多是電子書和有聲書同步上市,有些甚至沒有紙質書,這些優秀圖書在學習強國、新華書店網上商城、咪咕閱讀、喜馬拉雅等約20家網絡傳播平臺和數字閱讀平臺上線並免費傳播,同樣受到了讀者的廣泛關注。


當前,國內全民抗“疫”的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社會生活秩序正在逐漸恢復正常,但是疫情帶來的影響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此類疫情相關圖書是否會受到持續關注,整個書業是否會有一些新的變化,都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