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閱讀來自心海的消息

那天,我去給一個初中男生洋洋上語文課,他的媽媽告訴我,希望我可以點燃起他學習語文的熱情。

我想我需要先對洋洋進行個性化的認知,瞭解下他的性格喜好,從而有的放矢。我覺得語文是一門心靈的藝術,塑造自己的心靈,也啟發別人的心靈。

洋洋不愛說話,我通過和他簡短的溝通,知道了他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印象:枯燥,整天就是背誦默寫,閱讀背套路,作文也套路,毫無情趣。

我笑笑說:“老師想和你一起挑戰下語文,我眼中的語文能力是這樣的,語文可以幫助我們不斷地發現更精彩的自己。你想聽聽我和語文的故事嗎?”

他頗有興趣地點點頭,我便娓娓道來。

語文教育:閱讀來自心海的消息


“我上高中時,成績很一般,很不自信。

我們的語文老師經常給我們朗讀他發表的文章,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一天,他走進教室,依然如往日那樣面容沉靜,可他的話說完後,他就成了我眼中的一道陽光。

他說,別看有的同學平時默默無聞的,毫不引人注目,可寫起文章來竟然洋洋灑灑,這真讓他意外......直到他開始念我寫的作文了,我才恍然大悟。你能用一個成語形容下我當時的心情嗎?”我問洋洋。

“欣喜若狂。”洋洋脫口而出。

“對,受寵若驚!老師沒想到,我更沒想到!太振奮人心了!”

那篇作文的名字叫《生活告訴我》。後來,我一直都喜歡語文,是語文,讓我這樣一個平凡的人,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是語文,讓我跨越了生活中很多無趣瑣碎的事!我羨慕語文老師發表文章,我於是也碼字,出版了長篇小說;我感謝他激發了我的才能,我也要做一個像他那樣優秀的語文老師。”

洋洋覺得我用自己經歷做開場白的講課方式很與眾不同,他願意和我一同挑戰語文課。

語文教育:閱讀來自心海的消息


語文教育:閱讀來自心海的消息


我在講語文閱讀的過程中,用了“角色扮演”和“迴歸生活”的方式,孩子們在表達情感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回答閱讀題的技巧。洋洋很有藝術天賦,他很欣賞角色扮演這個環節,感覺再無趣的情節與人物,一表演,一切都活靈活現了。

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閱讀題目:“他(她)是怎樣的一個人?”學習了描寫人物的五種方式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後,有的同學還是感到毫無頭緒。

技巧是共性的東西,而千篇文章就彷彿相遇的形形色色的人,各有各的風姿,你需要結合各自的情感因素去運用技巧,才能夠更深地領會每篇文章獨到的精髓。

鐵凝有一篇文章《與陌生人交流》,寫了“我”與炸油條姑娘三次相逢,對她的不同印象的故事。其中有一道四分的題目是:對話,不僅是言語的應答,更應是思想和心靈的互動。仔細閱讀文章,“我和她之間是否實現了真正的對話?為什麼?”

這道題很多同學一分不得,第一問就答錯了。

我讓孩子們上臺表演這個故事,他們通過說臺詞,交流眼神等動作表現,明白了真正的對話不僅僅是你一言我一語,而是心領神會。

當然,考場上我們不可能這麼細緻地去表演一個故事,但功夫都在平時,通過平日的訓練,我們完全可以用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去記住閱讀文章的技巧。

還有環境描寫的作用。我結合電影這種孩子們都熟悉的藝術形式來講解。

當銀幕上陽光燦爛,花香鳥語時,寓意著接下來會有喜慶的事情發生,人們一片愉悅;而當銀幕上陰風怒號,陰雲密佈時,肯定就會發生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那麼我們從中可以知道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渲染一種氛圍,引出下面的故事情節,表達主人公或喜或悲的心情。

王國維先生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當我們碰上了開心事時,我們也會覺得似乎路邊的花兒都在衝我們笑。情景交融,這也是環境描寫的作用。

考試中也經常考到賞析的能力,題目中需要賞析的詞彙,句子,往往是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顆寶石,我們除了要領悟這顆“寶石”怎樣為整篇文章錦上添花的,更需要感悟,需要積累,“寶石”也是我們寫作文可以借鑑的方面。

語文知識的積累,就彷彿我們與人萍水相逢,以誠相待,用心去和人交流,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份友情,從這個朋友身上學到很多。同理,我們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不斷出現的新詞新句,我們就可以更好地領略語文世界的豐富。

閱讀和作文,本就相輔相成,多閱讀激發你作文的靈感,多練筆提升你閱讀的熱情。

孩子們常說整天生活枯燥,三點一線,寫作文沒有素材。我就會講講我平凡日子裡那些不平凡的發現,來啟發孩子們更好地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例如那個有著一雙大眼睛的小男孩,天那麼晚了,都在幫助爸爸整理快遞;幫我們家做傢俱的木匠閒暇時,就會拿本書靜靜地看,還會背誦很多唐詩宋詞;那個天天在路邊擺攤的賣水果大叔,他其實是一個繪畫高手......

我們身邊有那麼多值得書寫的人物,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我們都會經過他們,看到他們為生活奮鬥的身影。

這樣啟發之後,我驚喜地看到了五年級學生思碩的作文,他寫的是《賣糖人的老爺爺》。

“他們把賣糖人的老爺爺擠得水洩不通,我好不容易才擠到了他旁邊。老爺爺身邊有一個小爐子,爐子上有一個小鍋,小鍋中的糖漿冒著熱氣......我很好奇,這些玩意也能做小糖人!”

思碩接下來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將老爺爺做小糖人的情景刻畫得宛若眼前。

我很開心幫助孩子們打開了思路。

我通常讓不喜歡寫作文的孩子,先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去練筆。洋洋很喜歡動物,他寫的《最美的邂逅》取材新穎,主題深刻。

“冬天的早晨,我在院子裡踱步,楓樹已喪失了生機,只剩下了乾枯的軀幹。我嘆了口氣。正在這時,大樹底下出現了一抹鮮豔的綠色,綠色一直在動,一直在動。我不禁睜大了眼睛,我悄悄靠近它,驚喜地發現,原來,“綠色”是一隻大鸚鵡。它也看見了我,它驚恐地拍打著翅膀,時時發出嘶啞的聲音,我看到它的身下有血,它受傷了。我要保護它,要讓綠色繼續閃爍在冬日。”

此後,洋洋寫了自己保護了大鸚鵡後,大鸚鵡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快樂的故事。尊重每一個生命的想法,促成了他的這一份最美的邂逅。

語文教育:閱讀來自心海的消息


語文教育:閱讀來自心海的消息


語文是一門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我很想對孩子們說,文字其實是一個個小精靈,而你們,就是精靈王國的主人,筆是指揮棒,你們的指揮棒一揚,小精靈們就飄飄灑灑地渲染成一篇篇有情趣的心靈故事了......

而我,一直在盼望著,好好欣賞你們來自心海的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