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舒淇、彭于晏合作的“表情帝”,頻繁上綜藝節目還是不火

他曾與舒淇、范冰冰、彭于晏等合作參演過電影,總是演一些非常搞怪有悖於常理的角色,常常因為表情誇張而被大家稱為“表情帝”。

1986年出生的他,至今還沒有什麼代表作。大家給他的標籤是中國內地主持人、演員。

曾與舒淇、彭于晏合作的“表情帝”,頻繁上綜藝節目還是不火

光今年,他就一口氣上了三個綜藝節目,頻繁的曝光,不知道他是為了刷存在感還是實力擔當。他的名字叫楊迪。

下面我們來看看他今年參加的三個綜藝節目。


01

江蘇衛視《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

楊迪與吳宗憲、大張偉等作為本季猜評團成員。

吳宗憲大哥作為綜藝界前輩,實力不容置疑,整個娛樂圈幾乎都是他的熟人,音樂圈的歌手無論過去的還是現在的他都有所瞭解,他的加盟,是一大亮點,這在節目裡也得到了深深地印證。

曾與舒淇、彭于晏合作的“表情帝”,頻繁上綜藝節目還是不火

節目中的蒙面唱將,幾乎一半左右都是吳宗憲大哥猜出來的,通過唱歌、提問、互動等方式,他很容易就猜出來了,這與他豐富的過往經歷息息相關。毫無疑問,他就是這個節目挑大樑的。

大張偉作為一名歌手,近幾年也是頻頻上綜藝節目,這也為他帶來了非常多的曝光,他還獲得了個新標籤“喜劇人物”。在這個節目裡,他更多的是烘托氣氛搞笑擔當。

前兩位都還好說,楊迪呢?既沒有相關專業經驗又沒有聽歌識人的本事,他的加盟難道是為了湊人數?

其實,不僅楊迪,猜評團大部分成員和楊迪一樣,大部分時間就是坐在那裡,沒有什麼發言權,別人笑他們就跟著笑,別人很驚訝他們也跟著很驚訝。

曾與舒淇、彭于晏合作的“表情帝”,頻繁上綜藝節目還是不火

02

浙江衛視《我就是演員》第二季

楊迪以學徒的身份參加節目,而他的老師是“導師級嘉賓”李宇春,沒錯,就是那個唱歌的李宇春。

張國立、佟大為、郭濤等大腕紛紛加盟,他們的身份和李宇春一樣,都是導師級挑戰嘉賓,還有馬思純。

第一期節目下來,李宇春獲得第三名,馬思純獲得第五名,佟大為只獲得了第六名。不知道是老演員的演技退化了還是觀眾的審美口味變了,老演員中好幾個排名都靠後。

曾與舒淇、彭于晏合作的“表情帝”,頻繁上綜藝節目還是不火

楊迪的老師是李宇春,從名氣上來說,他的老師確實比其他人出名一些,至於演技在節目裡也體現出來了,確實還不錯,雖然談不上最好的,但比很多演員都好多了,當楊迪的老師是足夠了。

李宇春在第二期裡飾演中國女排姑娘,一下子就火了,網友紛紛喊話中國女排要收了李宇春。


03

《演員請就位》

楊迪以演員的身份參加,第一期裡他選擇了李少紅導演組。

這個節目和《我就是演員》有很多相似之處,李少紅和楊迪一樣,兩個節目都參加了,她的身份是導演。

楊迪兩個節目都參加,可能是非常想當演員吧,可惜,在《演員請就位》第四期,第一次參演就被淘汰了,目前是待定狀態。

曾與舒淇、彭于晏合作的“表情帝”,頻繁上綜藝節目還是不火

他的演技確實一般,當演員時間也不短了,但表現卻不如同組的新人,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幸運的是,他並不是個例。在這個節目裡,好幾個老演員也紛紛被新人打敗,處於待定狀態,比如明道。

似乎經驗和演技並不是最重要的是,重要的是你適不適合導演的口味,你的可塑性你的潛力夠不夠。


04

頻繁參加綜藝節目,到底有沒有給楊迪帶來真正的好處?他的能力是否有提高?除了曝光度更高外,還有什麼?

這些問題恐怕楊迪自己也是蒙的吧。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過氣”藝人頻繁的參加綜藝節目,還有很多“跨界”的現象,有人的確從中獲利頗豐,但更多的人應該是僅僅獲得了更多的明星光環而已。

曾與舒淇、彭于晏合作的“表情帝”,頻繁上綜藝節目還是不火

這裡引發的問題是:名聲和能力哪個更重要?

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明星思考,更值得我們普通人思考。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就是虛榮心和能力的關係。

是人都有虛榮心,這不可否認,但虛榮心必須是適可而止的,至少要與我們的能力相匹配。能力有多大,就做多大的夢,要想滿足更大的虛榮心,就要擁有更大的能力。

滿足虛榮心靠的是自己,並不是別人的阿諛奉承和溜鬚拍馬。藝人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們要做的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