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鳥兒體外寄生蟲處理和預防小常識

籠養鳥兒體外寄生蟲處理和預防小常識

籠養鳥兒一般容易滋生體外寄生蟲,主要有蝨、蟎、蚤、蜱等。特別是在春夏之季,一旦籠具衛生狀況較差,加上愛鳥戶外掛遛,更容易滋生體外寄生蟲.

如何判斷愛鳥是否有體外寄生蟲哪?可以在晚上用明亮的手電光照射體或鳥籠,一旦發現有蠕動的灰黑色或紅色的小蟲子,那就表明鳥兒身上有蝨、蟎了。另外,白天可留意觀察自己的愛鳥,如果發生體外寄生蟲鳥兒就會出現急躁不安、啄羽抓癢、消瘦虛弱、炸毛蓬羽等情況,

可以用馬拉硫磷粉,除蟲菊,甲氨甲酸萘脂和苄氯菊脂等藥物對鳥籠,鳥體,巢皿及環境進行徹底噴灑,要保證各個角落都要處理到,但一定不要噴灑到鳥嘴或鳥眼裡,以及殺毒後需及時清洗食槽和水槽,以防鳥兒中毒。建議兩週後再重複滅殺一次,已到達徹底清殺.

另外,最主要的是平時要做好預防措施,那就是籠具要勤清理,保持乾淨衛生;在天氣溫度合適的情況下要讓鳥勤洗澡;戶外遛鳥時預防野鳥逗玩(因為野鳥身上一般都會有體外寄生蟲)引起傳染.

以上就是關於籠養鳥兒體外寄生蟲處理預防小常識,如有不妥或疏漏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喜歡的朋友請繼續點贊關注分享,後續將持續為大家分享關於養鳥兒的那些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