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當幸福來開門》:探究一個優秀父親應具備的“人格特質”

週末和幾個朋友聊到了"勵志片"這個話題的時候,《當幸福來敲門》就是一部最振奮人心的勵志影片。但是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部勵志的影片,也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片子。這部片子是我們現實生活的一個反映,同時也向我們展現了成為一位優秀的父親所應當具備的"人格特質"。

淺析《當幸福來開門》:探究一個優秀父親應具備的“人格特質”

心理電影淺析《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美國一部家庭電影,它取材來自於現實的生活,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描述了一位瀕臨破產,妻子離家的業務員,帶著幼小的兒子如何在困境中堅持不懈,克服追夢路上的重重困難,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最終從一位落魄的業務員成為了一名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故事。這部電影非常的勵志且振奮人心,在這部片子中我們能夠深切的感受到追逐夢想的力量,也能夠體驗到這位父親對孩子深切的愛。

克里斯·加德納原本是一名聰穎的賣醫療器械的業務員,他每天奔波於各個醫院,不斷地說服醫生買他的醫療器械,但是絕大多數的醫生都對他的醫療器械不感興趣。因為他所賣的這種設備比x光掃描儀的價錢高出兩倍。最後妻子無法忍受這種艱難的生活,於是她決定撇下兒子,離開這個家。後來克里斯·加德納也因為交不起房租而被迫帶著兒子露宿街頭,甚至是在廁所裡過夜。

即便生活很艱苦,他也堅持把孩子帶在身邊,儘可能的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愛,在重重的壓力下,他依舊堅持做一份6個月沒有薪水的"股票經紀人"實習工作。生活的巨大壓力讓克里斯多次流下了心酸的淚水,但是他從來都不會把自己的情緒發洩給孩子,並且一直積極的引導孩子樂觀的生活。

淺析《當幸福來開門》:探究一個優秀父親應具備的“人格特質”

即便是生活得很落魄,他也讓孩子感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保護孩子的自信心。當他和兒子被趕出房屋的時候,無家可歸的他帶著兒子進入地鐵站,這時候兒子天真的對他說:"這不是時光機,那個人說他是時光機,他錯了。"這時,克里斯對孩子說:"不,它就是時光機,只要按下這個黑色的按鈕,我們一起按,然後閉上眼睛。"過了幾秒鐘,看他眼睛的時候,爸爸開始扮演一個角色,發出驚歎的聲音:"哇,你看到了嗎?恐龍,是恐龍,霸王龍。別踩到火堆,我們需要它。…"就這樣,父親給孩子創造了一個想象的情景,最後帶著兒子在地鐵站的衛生間裡住了一晚。這期間有人人敲門進來,父親用手捂住了孩子的耳朵,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孩子覺得自己還是睡在躲避恐龍的山洞裡。

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在面臨生活困境的時候,會覺得孩子是自己的一個累贅,所以很容易將自己的消極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會對孩子莫名其妙的發火。但是克里斯從來都是一個人把生活的苦嚥下,不會對孩子發火,讓孩子始終感到幸福和快樂。

居無定所的那段時間裡,克里斯每天都要帶著兒子準時到收容所排隊搶床位,在那裡度過一個相對穩定的夜晚。住在收容所的他們也一樣的從容淡定,父親會和孩子談論一些有趣輕鬆的話題,每天晚上都會陪著孩子一起入睡,第二天一起起床,帶著兒子去上學,然後自己去上班。克里斯每天在安頓完孩子入睡之後,自己會跑到樓道里去看書或者修理儀器。就是他不斷的向兒子重複:"我沒有走遠,只要你一喊我,我就會出現。"

所以即便是住在收容所,也從來不會讓孩子感受到難熬和屈辱,這就是一個父親帶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和陪伴。

淺析《當幸福來開門》:探究一個優秀父親應具備的“人格特質”

和孩子在籃球場打籃球的時候,克里斯一開始對兒子說不要太過於迷戀籃球,因為自己沒有打籃球的基因。就是當他看到孩子失落地低下了頭,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於是對孩子說:"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便是我也不可以。"所以父親讓兒子明白要學會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要受到其他人的干擾。

無論現在的生活有多苦,不論周圍人是否相信,只要我們堅持著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幸福就一定會來敲門。

當克里斯最後決定去參加股票經紀公司的面試時,由於前一晚違章停車沒有交罰單而被拘留了一個晚上。因此他沒有辦法去學校接孩子,他打了一個電話給妻子,用非常真誠的語氣向妻子發出接孩子邀請,等到妻子答應之後,他還向她表示感謝。在整一個對話中他沒有命令,沒有強制,只是對妻子發出了真誠的邀請。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會覺得孩子或者妻子或丈夫理所應當的要為我們做一些事情。所以當你把一切請求都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時候,再誠懇的請求也會變成強制的要求。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而不是理所應當的認為別人要為自己付出。

《當幸福來敲門》這部影片也同樣告訴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心理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比父母做了什麼更加重要。在這部影片中也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優秀父親所要具備的"人格特質"。

淺析《當幸福來開門》:探究一個優秀父親應具備的“人格特質”

優秀的父親要具備這三種"人格特質"

1、父親要具有穩定的情緒

前段時間鄰居孩子被診斷出有兒童多動症,患上這種病的主要原因是由孩子的父親所造成的。孩子的父親是一個脾氣十分暴躁的人,前段時間因為在公司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到家後常常把氣撒到孩子身上,不是大聲的埋怨和責怪孩子。而孩子在多重壓力的影響下,就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

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不懂得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最終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林語堂曾經說過:一個沒有多餘情緒的人,都會給別人帶來安全感的。而在《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父親也是一個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所以他總能讓兒子感受到滿滿的安全感。

要做一個合格的父親,首先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正如教育學家尹建莉所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是成為一個合格父親的開始。

淺析《當幸福來開門》:探究一個優秀父親應具備的“人格特質”

2、父親要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親在孩子心目中是一個高大的形象,父親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引孩子,引導孩子樹立自己的夢想並且為之努力。在《當幸福來敲門》中,父親一直都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即便生活得很艱苦,但他都一直保持著微笑,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力量。

六個月的實習沒有薪水最後也不一定能夠被僱傭,天天帶著兒子睡收容所,揹著西裝和行李上班,但這位父親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當孩子聽到父親說自己沒有打籃球的天賦而失落,父親也及時的提醒孩子,願永遠不要讓別人說自己成不了才。

正是父親這種樂觀的態度和積極追夢的堅持,才能夠引導孩子堅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在追夢的路上越挫越勇,讓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淺析《當幸福來開門》:探究一個優秀父親應具備的“人格特質”

3、父親要給孩子有質量的陪伴

馮唐曾說:一個好父親,不是陪著,是陪伴。生活中有很多的父親常常因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缺乏了對孩子應有的陪伴。當孩子與父親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的時候,他們之間的隔閡也會慢慢的拉大,導致父子或父女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陌生。

一個好的父親,是懂得給孩子有質量的陪伴。在《當幸福來敲門》中,即便生活的很貧窮,每天要寄宿於收容所,父親的實習工作也十分繁忙,同樣還需要有大量的時間來學習。但父親關於都沒有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他每天都會和孩子那一些有趣的事,陪孩子入睡。正是因為有了父親的陪伴,讓孩子中充滿幸福感。

父母對孩子有質量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也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給孩子有質量的陪伴是作為一名合格父親所必備的。

我是小B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