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津市人看電影的一些事兒

一位朋友到我家來閒聊,話題不知怎麼扯到了津市人看電影的那些事兒 ,他還特地打開手機對我說:“你看看,那幾天沒事轉到西河街拆遷的地方,還專門拍了幾張老電影院的照片,感慨蠻深的。 還好,聽說這老建築不會拆,留著,以後作什麼用,不曉得。 啊, 沒拆,總算是留了個紀念吧。想想那些年,我們在這個地方進進出出數不清好多回了,說來還真是蠻有感情的呀,唉,不說了不說了……”朋友嘆息著,沉默了,沒再說下去 。我心裡明白,對於曾經給予了自己快樂和享受的物事,朋友的動情自在情理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朋友的慨嘆,不禁讓我的思緒回到了那個難忘的歲月。

那些年,津市人看電影的一些事兒

津市的電影院,在建國初叫工人電影院。五十年代中期,中蘇關係處在蜜月期,蘇聯大批專家參加援華建設,行業遍及全國 ,亟待發展的津市也由此分到了一杯羹,赴湘的蘇聯專家為津市完成了汪家橋和電影院兩個工程。於是,修葺一新的電影院,便將原名工人電影院改稱為人民電影院。從此,這個承載著津市人無限歡樂和情感的大眾場所,以其自身的經歷,見證著一路走來的太多感人場景和難忘故事。

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幾十年旅程中 ,津市人民電影院就像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從沒有停止過卓有成效的辛勤勞動 ,一直受到人們的親近和喜愛。這麼多年來,由於觀眾實在太多,電影院每天差不多都要開日夜場,甚至開上午場、 下午場、晚間場和午夜場。每個工作人員職責到位,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從不懈怠。當電影廠計劃放映的拷貝寄達前 ,美工人員便要精心製作電影海報張貼畫。這些人都有一定的專業水平,比如我熟悉的,先後就有黃道銳、李夢君、彭達遠、 易子瑞等美工師。 這些電影海報完成後,便掛在電影院大門前的櫥窗顯眼處及大街的要道路口。除了張貼海報外,還要根據影片的檔期,隨時把影片的放映時間,以及影片類型(比如說寬銀幕、普通銀幕、國產片、譯製片、彩色片、黑白片等 ),分別寫在街上固定的若干個宣傳粉牌上,以告知觀眾。這項工作,便一直由領頭畫電影海報的黃道銳老師(他長期擔任學校美術教師,曾是我的小學老師,現已年逾八旬 )負責 。那些年,細心的老觀眾會經常看到,大街上,黃老師走著,腳稍有點兒踮,步履很慢,手提著一個鋁製的長方形盤子,盤上面放著幾支毛筆和白紅黃綠等顏色的水粉盒,每到一處宣傳粉牌的位置,便用毛筆蘸各色水粉寫上擬好的影訊內容 。這份工作,不分寒暑,照此不誤,對於一個腿腳不太靈便的人來說,真難為了他,挺不容易的。

那些年,津市人看電影的一些事兒

當人們看到了電影院前的電影海報和街上的宣傳粉牌影訊後,便紛紛來到電影院的售票窗口站隊買票。我記得票價分兩種,新片為0.25元,舊片為0.15元 。影院的售票窗口好像有三個,高峰時候三個窗口前面都排有長長的隊。買到票的人喜滋滋地回家作準備,沒買到票的不死心,繼續在窗口前站著等人退票。到了開映前的個把小時,通向電影院方向的幾條巷子,全是三三兩兩的人群輕鬆說笑著走過來,有的是相約的朋友,有的夫妻或情人,有的是一家老小全出動。到了電影院的前面,早已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了。等到快進場的時候,好多人沒忘記在街邊的小攤上買各種雜食,如葵瓜子、北瓜子、西瓜子、 花生、豌豆、薺米等等。 小販們會節約,圖方便,就用廢舊報紙捲成粽子狀的尖角當紙盒,裝瓜子、花生、豌豆之類,再用一種極便宜的細密網絲袋裝薺米。自然,這放映之中的各種嘈雜聲是免不了的。這種多年形成的習慣,大家很是適應,對於這種現場氛圍,人們從不求全責備。那時看電影,好多時候是部門單位買團體票,到時集體進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有些單位大方的,每人還可領一張8分錢一碗的米粉票,等電影散場後, 憑條可到電影院斜對面劉聾子牛肉館裡享用 。對於這種廉價而實在,清貧而快樂的享受,人們很滿意,特知足。

人民電影院的鼎盛期,應該在八十年代早中期。他的標誌,就是第一次引進朝鮮電影《賣花姑娘》。 用今天的眼光看,這很不以為然的朝鮮電影,可在當年真是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所引起的轟動令人難以置信。電影院為了滿足觀眾的要求,除了開上午場、 下午場、晚間場和午夜場外,還專門開清晨場( 7:30鍾 )和後半夜場(凌晨1點鐘後),每天放映8場,均場場爆滿。在影院大廳裡,影片在放映,劇情在發展,主人公傷心地哀訴哭泣著,引得觀眾席上不少女同胞也跟著哭,而且有的還抽搐著哭出聲來。 散場了,跟著主人公哭過後的一些女性觀眾,對著準備進場的朋友或熟人半玩笑著說,要多準備幾條手巾揩眼淚水呀。自《賣花姑娘》放映後的好長一段時間裡,影片的主題歌也很快風靡開來,一直傳唱不斷,很有影響。

那些年,津市人看電影的一些事兒
那些年,津市人看電影的一些事兒

這之後,影院除了照常放映國產片外,又陸續引進了多部國外譯製片,如其中的日本影片《追捕 》。這部影片的放映,使得劇中男主角杜丘的扮演者高倉健,成為當年男性陽剛美的追慕對象。尤其是高倉健和扮演他女友的中野良子兩人騎馬在原野上飛奔,畫外音配上的“啦啦啦,啦啦啦…… ”的背景音樂,激情而震撼,令人心動!影片放映後不久,津市的大街小巷,隨時就能聽到年輕人隨口在哼唱著“啦啦啦,啦啦啦…… ”的歌,可見一部優秀影片的魅力之所在。除影片《追捕 》之外,又陸續引進了《 望鄉》、 《 人證 》、《 幸福的黃手帕》、《 生死戀》等日本影片,同樣引起轟動。特別是這些影片中的主角扮演者如慄原小卷、山口百惠、山浦友和等演員,受到了人們極大地關注和喜愛。這一波日本影片熱後,接下來的,就是一批歐美等國家的影片,更是受到廣大觀眾的青睞,廣受好評。例如南斯拉夫電影《 橋 》。影片除了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外,那首《啊,朋友再見》的主題曲,迅速傳唱開來, 受到大家的追捧,一時成為國內舞臺上的保留曲目之一。還有德國電影《英俊少年》也極受歡迎。特別是它的那首膾炙人口的插曲《小小少年》,經影片的傳播,一直傳唱不斷 ,若干年裡,被人們用各種藝術形式演繹著,成為洋為中用的經典曲目。 法國影片《 佐羅》,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是否還記得那個手握長劍,頭戴黑斗篷,面箍黑眼罩的佐羅嗎?他的扮演者阿蘭德龍, 影片放映之後,立刻成為了蜚聲中外、家喻戶曉的人物 。 同樣是法國影片,風格廻異的《 巴黎聖母院 》太美了!美麗的吉普賽女郎艾斯美娜達和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那奇特而純真的愛,令人為之動容,成為曠世經典。除了以上影片,在我的記憶中,我看過的(有些是多次看過 )譯製片還不少,比如有《 鐵面人》、《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卡桑德拉大橋 》、《虎口脫險 》、《尼羅河上的慘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 》、《基督山伯爵》、《埃及豔后 》、《 泰坦尼克號 》、《魂斷藍橋 》、《葉塞尼婭 》、《簡愛 》、《苔絲》等等。我相信,我看過的這些影片,年長些的津市人大都或多或少的看過,都曾經不同程度地享受過這種難得的歡愉時刻。

那些年,津市人看電影的一些事兒

如果說,津市電影發展的鼎盛期是八十年代早中期的話,那麼國產電影《少林寺》的放映盛況 ,無疑是這個鼎盛期的峰值頂點。在津市,這部影片的放映,說萬人空巷也許有點誇張,說全城轟動實不為過。放這部影片的時候,津市早已有了中華電影院和紅旗影劇院(戲劇和影視雙粞性劇院 ),為了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電影公司專門組成了《少林寺》影片的“ 跑片“小組。何謂“ 跑片 ”?放電影靠的是拷貝(一種電影的特有設備, 根據電影的片長,分有數量不等的影盤 ),而拷貝是有計劃的限量分配的。津市整個地方,按規定僅有一部拷貝,這一部拷貝怎麼能提供三個影院的放映任務呢? 於是便採用了“ 跑片 ”的辦法 ,即人民電影院放完拷貝的第一個影盤轉成第 二個影盤後,便快速取下第一個影盤交給專門等候在放映間的工作人員跑出放映間,騎上單車奔向紅旗影劇院, 影劇院接到拷貝影盤後開始放映。等到放映完時,人民電影院的第二個影盤按時送到,於是接上第二個影盤,取下第一個影盤,再由工作人員騎上單車直奔中華電影院。 就這樣,用這種走馬燈似地循環往復的辦法,將若干個影盤送達各影院,以緊張有序,準確到位的速度和節奏完成放映任務,這就是當年的“ 跑片 ”。儘管作了如此的努力,還是未能滿足觀眾的要求,因為電影拷貝的流轉交換是有時間規定的,放映檔期一到,便要按期送走,惹得不少人大呼 “遺憾遺憾“。 其實呢,這些人不是沒看,而是要想重看或多次重看。據我所知,不少人實際上已經看了五六遍,個別的甚至看了十遍以上,這可算得上一個記錄了。這之後的好多年間,人們談起電影的時候,總要說到當年《少林寺》 放映時盛況空前的話題,而且興味不減。直到今天,影片中那首由王立平作詞作曲,鄭緒嵐演唱的“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 ” 的主題歌《牧羊曲》,還一直為人們廣為流傳,久唱不衰 。可見,真正豐美的精神食糧,具有何等的正能量和傳之久遠藝術感染力,這應該是一個典型範例。

時間到了八十年代末 ,各種電視劇 ,錄像廳、歌舞廳等五花八門的娛樂樣式開始大行其道,逐漸佔領文化消費市場, 導致曾經輝煌的津市電影陣地漸次式微,很快萎縮幾近消亡。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華電影院和窯坡電影院先後因開發瞬間夷為平地。以後的數年間,僅存的人民電影院也像個完成了歷史使命的遲暮老人,步履蹣跚地走到終點。今天,當人們看到矗立在瓦礫之中孤寂的人民電影院樓廳時,一定是舊夢重現,百感交集的。但不管這麼說,這段值得玩味和懷念的歲月,終會成為津市人大腦屏幕上的美麗影像,成為人們記憶中的永久珍藏。

那些年,津市人看電影的一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