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年人都敗於“溫水煮青蛙”,而“生於憂患”是一劑良藥

19世紀末,康奈爾大學的一個教授做了一個水煮青蛙的實驗。

一開始把青蛙放到40度高溫的水中,青蛙一下就跳出來了,但把青蛙放在冷水中,慢慢加熱,每分鐘水溫升高0.2攝氏度,結果,青蛙在舒適的溫水中悠然自得,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無法自拔了,然後被煮死了。

很多中年人都敗於“溫水煮青蛙”,而“生於憂患”是一劑良藥

溫水好舒服呀!

上面這則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但也只僅限於看過,一看而過,人到中年再看,感觸頗深。

1. 大環境的改變,會決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樣的情況下,個人的努力顯得很蒼白無力。

2004年摩托羅拉手機風靡一時,RAZRV3的銷量1.3億部;諾基亞1100的銷量2.6億部,還有曾經的波導手機,2006年的銷量1500萬臺,國產手機中銷量連續“”七連冠“”,曾經是"手機中的戰鬥機",以前認識的買這些手機的朋友都很春風得意,賺得瓢滿缽豐,但是他們想不到有一天,這些"戰鬥機"會變成一地雞毛,當公司轉型或倒閉的那一天,你的個人努力不值一提。

南明抗清名將史可法,想力挽狂瀾,但朝廷就是那麼一個朝廷,腐敗推諉,相互排擠,他很努力,最終還是敗了,他也無奈於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很多中年人都敗於“溫水煮青蛙”,而“生於憂患”是一劑良藥

手機中的戰鬥機

2. 安逸舒適的環境容易使人失去居安思危的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有道理的。

歷史上,元朝騎兵,能征善戰,鐵騎踏遍歐亞,取得政權後,貪圖安逸享樂,等到朱元璋造反時傻眼了,幾乎喪失戰鬥能力。八旗子弟到最後也只會塗脂抹粉,玩蛐蛐、玩票、玩女人,上戰場一觸即潰。

國家如此,個人如此,李自成、洪秀全、咸豐皇帝等都是鮮活的例子,安逸享樂很容易使人忘記初心,等到危機來臨,已經是廢柴一根。

很多中年人都敗於“溫水煮青蛙”,而“生於憂患”是一劑良藥

元朝鐵騎

3. 防微杜漸、審時度勢,注意調整與學習是很重要的。

當你貪圖享受的時候,其實已經忽視快樂背後掩藏的風險與痛苦,機會與風險並存,痛苦與快樂相依,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是中國最古老也是最具智慧的哲學。這個世界都是在不停的運動與變化的,複雜的變化之中,不變的是道,一陰一陽之謂道,快樂的時候想到悲傷,有福的時候想到落魄,有情的時候想到無情,反過來亦然。未雨綢繆,審時度勢,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才是生生不息之道,在這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時代,馬雲是我們這方面學習的好榜樣。

4. 歷史上的美人計也是利用人“逸豫可以亡身“”的人性弱點,用“”溫水煮青蛙“”的方法麻痺對手,消磨對方戰鬥意志的。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譬如文種建議越王勾踐給夫差獻美人西施,還說: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要想復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鬥志,可置夫差於死地!"

由於文種夠陰,勾踐夠忍、夫差夠傻,越滅了吳國,勾踐就是用"美人計"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把夫差給煮死的,應了那句至理名言: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很多中年人都敗於“溫水煮青蛙”,而“生於憂患”是一劑良藥

西施

年輕的時候,玩遊戲,追女生,打場籃球,荷爾蒙飛揚的時刻都感覺很酷很爽很快樂,快樂裡摻不進半點憂患,而中年人的快樂卻很不容易,只有責任擔當中積極進取、在奮進中居安思危,才能體驗人生的快樂,可以說“生於憂患”是應付中年危機的一劑良藥。

年輕時,快樂就是快樂;中年時,生於憂患,才能死於安樂,否則,一不留神,你就會變成溫水中那隻被煮死的青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