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難當頭,芒果臺綜藝播放創新高,是娛樂至死還是心靈慰藉?

疫情期間,多家省市級電視臺都停止了娛樂節目的播出,積極關注疫情。

而常年作為收視佼佼者的湖南臺卻率先播出了《歌手》,並且佔據了多個熱搜,如“劉柏辛奇襲華晨宇”“毛不易慘遭淘汰”等。這讓許多網友不滿,紛紛發文聲討。

有網友憤慨留言到:“湖南臺,國難當前,你憑什麼放娛樂綜藝?”

國難當頭,芒果臺綜藝播放創新高,是娛樂至死還是心靈慰藉?

還有網友寫下數字抨擊湖南臺的“娛樂至死精神”。

當然,也有網友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如果電視只播出與疫情相關的節目,會讓民眾一直沉浸在難過、悲傷的情緒中,長久下去,心理健康是會出現問題的。如果能有娛樂節目轉換一下心情,鬆弛一下緊繃的神經,大家會放鬆許多。

國難當頭,芒果臺綜藝播放創新高,是娛樂至死還是心靈慰藉?

本季《歌手》第一期的收視率達到了1.8165%,輕鬆拿下了當天的收視冠軍。這也說明,不少民眾也在關注著這檔節目。

在嚴肅、緊張的氛圍下,存在一些不一樣的“娛樂”能量,確實能慰藉我們的心靈。

心境,是指人比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

不同於情緒的暫時性,心境具有彌散性,它不是關於某一事物的特定體驗,而是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一種心境的持續時間受引起該心境的客觀刺激性質的影響,如失去親人會讓你長時間陷入一種鬱悶心境。疫情的發展,牽動著國人的心,很多人不知不覺已經陷入一種悲觀的心境。

國難當頭,芒果臺綜藝播放創新高,是娛樂至死還是心靈慰藉?

處於悲觀的心境,會降低我們認知活動的效率,讓人喪失信心,失去希望,對心理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很久不出門,我們看見世界的樣子,都是電視和媒體裡的樣子。娛樂節目的播出,給了我們看見不一樣世界的機會,也就是給來我們一個改變心境的機會。

現在的“世界”不再是這一個樣子,它還有不同的樣子。

長時間感到焦慮而無法緩解,會干擾我們有效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或使自己無法享受生活的樂趣。

面對疫情,我們都或多或少的產生了焦慮。考慮到這個情況,四川派出了第一支心理醫療隊支援武漢,不少機構和組織也都自發為心理狀況不良的大眾提供免費的心理輔導。

如果某件事或某個情景已經引起了我們的焦慮,我們又過度關注它,那麼我們的焦慮程度將增強。

國難當頭,芒果臺綜藝播放創新高,是娛樂至死還是心靈慰藉?

觀看娛樂節目,可以將我們從焦慮情境中暫時帶離,繃緊的神經可以得到放鬆。同樣的,不一樣的情景會為我們改變認知提供幫助,改變我們的想法。

應激是一種反應模式,當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機體的平衡或者超過了個體的能力所及,就會體現為壓力。

我們關心疫情,也積極提供幫助,但憑一己之力很難改變整個結果。

我們已經長期處於一種情緒喚醒狀態,使用了很多內部、外部的資源去應對這件事帶來的壓力。作為一種應對壓力的策略,有意的分心,轉移注意力,可以減小我們的心理壓力。

國難當頭,芒果臺綜藝播放創新高,是娛樂至死還是心靈慰藉?

湖南臺在大家的印象裡,是一個出爆款綜藝,爆款劇的電視臺。在“解禁”電視娛樂節目後,作為首批播出綜藝節目的電視臺,難免會讓人聯想到“娛樂至死”。

但事實上,湖南臺從1月26日起就開始推出防控疫情特別報道 《眾志成城抗大疫》,並於中午12點10分、傍晚18點30 滾動播出。晚間也有《抗擊疫情特別時間》特別節目,集中報道抗擊疫情的最新情況。如果說他只是“娛樂至死”,確實有些不公平。

想看體育節目,我們會選擇CCTV5;想看電影,我們會把頻道調到CCTV6。我們確實對一些事物有了預先的、固定的判斷。

所以當湖南臺播出綜藝後,許多觀眾都回到了熟悉的模式,或者想要換個思緒的觀眾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節目。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也是電視臺的責任。

面對疫情,我們關心,我們感動,我們擔心,我們也感恩。

國難當頭,芒果臺綜藝播放創新高,是娛樂至死還是心靈慰藉?

無數醫護人員,基層人員,志願者…數不完的人物都在為了挽救生命,恢復原本的生活而努力。

我們看見方艙醫院裡醫護人員組織大家打太極,做廣播操,跳廣場舞,積極鍛鍊身體。也有“戲精”病友演小品,表演歌舞節目,逗大家開心。

大家都在傳遞一種信念:無論多麼艱難,我們都要積極面對。

是的,一切,都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