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這3張圖告訴你挖掘“黃金”,知識變現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3張圖告訴你挖掘“黃金”,知識變現

無論你喜不喜歡讀書,都值得探究一下:讀書到底在學什麼?


1,讀書可以讀到什麼?

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書籍能帶給我們什麼?

書籍內容、書籍核心思想的表達邏輯、作者的思維模式等;

另一方面是我們應該在哪裡下功夫自我打磨?

心理學裡有一個著名的冰山模型,

將其應用到個人自我剖析層面,我們可以看到如下的信息結構: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3張圖告訴你挖掘“黃金”,知識變現


圖一:冰山模型指導下的讀書讀什麼?

通過冰山模型我們不難發現:

知識、技能在冰山之上,且具有看見性、易獲得性、不可遷移性;

冰山之下的能力、個人思維模式、心智模式具有不可見性,不易獲得性,可遷移性,更是深刻的影響著冰山之上的呈現。

知識,具有領域屬性;技能,具有場景屬性;

由此來看,

通過讀書將關注點放在哪個層面?

哪個層面的投產比更高?

得結合個人實際需要,針對性的汲取營養!

當然,

我們得去明白只有冰山之下的那部分,才能伴隨自己縱橫江湖,快意人生!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3張圖告訴你挖掘“黃金”,知識變現


2,讀書可以怎麼讀?

1946年,

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首先發現並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理論。

即,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週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3張圖告訴你挖掘“黃金”,知識變現

圖二:學習金子塔模型指導下的如何有效讀書?


這張圖告訴我們,

通過上課、讀書等途徑進行的學習活動,如不採取其他方式的干預,則在兩週之後記憶保持率不到10%。

所以,我們可以在讀書之後,可以採取一些自我干預措施來增強理解吸收的效果,

例如:

做蘿蔔閱讀,加強知識與自己的關聯,是一種手段;

做思維導圖,提煉作者解決書籍中心論點的思路,亦是一種手段;

做書籍拆解,解構、重構,探究,深度思維訓練,更是一種途徑;

當然,化書為課,分享出來,更是一種值得去實踐的路徑。

3,何不來個干預措施的栗子?

例如,前些天我在讀課程設計的書,發現了這樣一個課程設計的步驟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3張圖告訴你挖掘“黃金”,知識變現

圖三:課程設計策略指導下的“產品化設計”



與此同時 ,

還在閱讀《微習慣》這本書,在通過幾輪蘿蔔閱讀之後,發現可以深度的思考一下...

用課程設計的思維及策略來以《微習慣》為基礎,做一堂內部分享課,如何?

實踐這個過程,

從冰山模型的角度來看,

讀《微習慣》就從知識層面深入到技能層面,乃至思維模式提煉、訓練層面了;

從學習金字塔的角度來看,

讀《微習慣》就從單純的閱讀深入到系統講授層面了;

從蘿蔔閱讀的角度來看,

讀“課程設計7步法”就從單純的閱讀深入到聯繫實際解決問題了。

一舉三得,於是就有了下面的課程設計(初稿)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3張圖告訴你挖掘“黃金”,知識變現


當然,

出於課程設計的市場價值考慮,

我們定個課題——《HR如何重塑與固化高效工作流》,然後就以“微習慣”作為解決方案進行課程開發,又何嘗不可呢?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3張圖告訴你挖掘“黃金”,知識變現


咚咚老師

2019-07-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