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待“刪除”的廣西鐵路

文丨盛夏年

那些待“刪除”的廣西鐵路

一條一條又一條,

兩條三條四五條。

六條七條八九條,

寫入規劃不見了。

要致富,先修路。

路,連通貧窮與富有、落後與先進、閉塞與開放、發展與未來,總是讓人期待。

然而,每個地方都總有幾條路,年年寫入各種規劃計劃,卻始終沒有變成現實。

就像很多小夥伴喜歡年初給自己立個flag一樣。

開始之時,總是言之鑿鑿今年要如何如何、達到什麼結果,看似“吃了鐵秤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結果卻往往一樣。

到了年底,計劃還是計劃,一切沒有什麼改變。

次年初,去年的計劃拿出來改個年份,倒是還可以繼續使用。

一些鐵路項目也是如此。

每年都吊足了胃口,卻年年讓人敗興而歸。

比如,百年夢想柳州至肇慶鐵路。

這條柳州人熱盼百年的“城市生命線”,最早出自於孫中山的《建國方略》。

其長度不過400多公里,卻是柳州人心中綿延多年的痛。


那些待“刪除”的廣西鐵路

▲柳廣鐵路規劃示意圖 圖片來源:網絡


拋開21世紀前的沉浮不說,在本世紀,柳肇鐵路仍跟柳州“開了個長達20年的玩笑”。

姑且從2004年說起。

那一年,柳肇鐵路在新世紀再次被寫進國家規劃。

一番努力之下,2009年,該項目完成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次年,項目建議書通過評估。即使慢,但起碼在推進。

就這樣,又過了5年。

2014年,柳肇鐵路柳州至梧州段正式批准立項建設,開工已近在眼前。

只不過,夢想的當頭,總有一盤冷水迎面潑來。

經歷百年艱辛的柳肇鐵路,2015年再遭打擊。


那一年初,柳肇鐵路被鐵路總公司剔出當年的新開工計劃,再次被“冷藏”起來,引發了大量柳州被打壓、被邊緣化的爭議。


對此,有關部門作出解釋:

1-部分市縣對線路走向方案存在分歧,導致2014年無法報出並批覆項目可研,失去項目開工建設的最佳時機。

2-中國鐵路總公司認為,國家正在推進實施貴陽至南寧客運專線項目,造成黔桂鐵路增建二線項目暫緩實施,導致柳州至梧州鐵路貨運量不足,修建必要性不夠充分。

3-柳州至梧州鐵路原設計在梧州接南廣鐵路,貨物可利用南廣鐵路梧州至廣州段疏解,但南廣鐵路開通後,鐵路方面基於安全等方面考慮,設計標準為客貨兼顧的南廣鐵路未能按計劃開行貨車,導致柳州至梧州鐵路抵達梧州後貨運通道成為斷頭路,失去了建設意義。

如果這樣,倒也沒什麼。

問題在於,柳肇鐵路還活著,每年都能讓你滿懷希望。

並且,慢慢變成了柳廣,繼續活躍於相關的規劃計劃。

比如,去年2月,入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再次重回公眾視野。

又比如今年,柳廣鐵路的開工時間儼然寫著“2020年12月”。

這其中的苦澀,恐怕只有矢志不渝的推動者,才能完全體會。

同樣反反覆覆的,還有多次開工的合浦至湛江鐵路。

如果說柳肇鐵路是個胎兒,那合湛鐵路就是個嬰兒。

一個“夭折”了不止1次的嬰兒。

那些待“刪除”的廣西鐵路

▲合湛鐵路規劃示意圖 圖片來源:網絡


有網友曾做了個統計發現,十幾年間,合湛鐵路已前前後後“開工9次”。

在觀察君看來,這並不太嚴謹。

比如,2002年,當時是合浦至河唇鐵路,只是計劃於2003年底動工建設,2005年底竣工投入營運。

這是想法,不是行動。

與之類似的,還有2014、2017、2018、2019等年份,也是有關方面的計劃而已。

2009年開工的,則是鐵山港鐵路支線項目,並非合湛鐵路主線。

真正有了行動,或者搞了開工儀式的,是以下幾次。

第1次,在2011年。

當年,合湛鐵路項目通過審批。

1月26日,合浦至鐵山港北段召開施工動員大會,計劃當年5月開始進場施工,2012年6月底完工。而全線,預計2014年完工。

第2次,在2015年。

當年12月22日上午,廣西段在合浦縣廉州鎮舉行開工儀式,設計工期為42個月。

第3次,在2016年。

主角換成了廣東。當年12月20日,廣東段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21年全線建成開通運營。

當然,這9次反覆與輪迴,不管是不是網友口中的“開工”,都足以印證合湛鐵路的艱辛。

而那年復一年的折騰,並沒有帶來什麼不一樣的結果。

唯一不同的,是不斷升級的設計標準,使合湛鐵路提升為時速350公里的客運專線。

到了今年,和柳肇鐵路一樣,計劃仍是有的:合湛鐵路也計劃於今年12月開工。

希望這一次,不是舊合湛的“第10次開工”,而是新合湛的第1次,也是最後1次開工。


此時,抱有同樣期待的,還有岑羅鐵路。


這是中國的首條民營鐵路。

不幸的是,這也是中國“首條以失敗告終的民營鐵路”。

或者是因為,廣西向東的鐵路難修。

但恐怕沒有人能想到,岑溪至羅定之間的這短短76公里,也會走得如此艱難。

這一走,便將近20年,直到今天也沒有走完。

那些待“刪除”的廣西鐵路

▲岑羅鐵路規劃示意圖 圖片來源:網絡


其中的曲折與教訓,《中國經濟週刊》曾於2011年寫下《首條民營鐵路的困境與前程 歷經10年仍未修通》一文,進行詳細報道。(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閱讀)

總的來說,其大致劇情,就如獨立學者杜建國所總結:


1-羅定、岑溪想撇開鐵道部修鐵路,於是成立了鐵路公司,可是資金短缺。

2-據說是“財大氣粗”的投資人深圳中技來了(也只有他一個來了),直接以4186萬元的掛牌價格買下了鐵路公司,許諾三年建好鐵路。

3-僅僅過了3個月,深圳中技就以5.74億元的價格,將股權“賣”給了天津國恆鐵路(中技實際上只是轉手,並沒有出資)。

4-國恆鐵路打著修鐵路的旗號,募集了21.13億元鉅額資金。

5-資金到手後,鐵路沒影兒,錢也不知道哪裡去了。

總結:首條民營鐵路,不過是一場騙局而已。

杜建國:辦私營鐵路不為“反壟斷”,只是眼紅罷了(觀察者網)

這個概括準不準確,小夥伴們可以翻看《中國經濟週刊》的文章細細品讀。

反正到後來,有關方面在回購岑羅鐵路股權和復工建設上花了很大的心思,也吃了不少苦頭。

而“岑羅鐵路復工”,則逐漸成為一個常見詞,活躍於有關規劃計劃。

到今日,要想建好這短短的76公里,投資額已從當年的9.93億元,變成33億元,增長超過3倍。

不過,即便投資增加了,路能修通,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畢竟,在那些年復一年的規劃案、計劃本里,除了岑羅、柳肇、合湛,還有一大批“難兄難友”。

比如,黃湧至百色、涪陵至柳州、柳州經賀州至韶關、桂林經玉林至湛江、北玉梧賀城際、衡柳提速......

要一口氣數下來,並不太容易。

每一個項目,都是一把辛酸淚。

每一年,他們都等待著自己被年復一年的計劃本所“刪除”,成為在建、續建、竣工項目。

再不濟,便是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也總比當個“搗蛋鬼”撩動心絃、消解信任好。

當然,一個項目,涉及方方面面,絕非易事。

為此,我們應當給一些人以崇高的敬意。

比如,那些孜孜不倦、屢敗屢戰的項目推動者,那些辛勤工作、無怨無悔的付出者,還有那些關心心繫廣西、關心鐵路建設的“鐵路迷”,等等。

是他們的堅持,讓這些項目還存在於這些規劃計劃之中,不至於被歷史的塵埃所淹沒。

但更重要的,是監督。

鹿書記在去年4月19日的講話中提到,廣西之所以存在諸多差距和不足,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擔當實幹不夠,導致許多事情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無果”。

這是原話!

而今,事情是否“議而決、決而行、行而果”,恐怕就看這些多年想辦卻未辦成的大事能否辦成了。

這,未嘗不是危機之中,搶抓機遇、穩住增長、再造廣西的一個落腳點。



部分資料來源丨中國經濟週刊

觀察者網

北海365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