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清明4325.4萬人出遊,免費景區爆火卻引爭議?

旅遊一直以來都與假日同行,清明節作為新冠疫情後首個小長假,嚴防控、重安全、不聚集

仍然是各地文化和旅遊系統工作主基調,但也阻止不了大家假期出遊的熱情。

中國旅遊研究院7日發佈的《2020年清明節假日旅遊市場研究報告》披露,今年清明假期期間中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4325.4萬人次,同比減少61.4%;實現旅遊收入82.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80.7%。國內遊客滿意度指數為88.8,達到歷史高位水平。

據其與電信大數據客流監測顯示,新疆、青海、吉林、雲南、西藏、安徽、廣東、四川等地旅遊市場復甦較快,遊客量恢復至去年清明假期的五成以上。同時與聯通大數據監測則顯示,城市居民活動平均半徑3.6公里,較春節期間平均提升36.8%。外地遊客在目的地遊憩半徑為12.9公里,較春節假期平均提升16.0%。

全國清明4325.4萬人出遊,免費景區爆火卻引爭議?

同時,52.5%的遊客參與了踏青郊遊33.6%遊客參與了遊園賞花,出遊方式以周邊短途自駕為主,近程非過夜遊引領市場回暖,讓清明整體旅遊市場呈現出“城市休閒復甦,周邊旅遊活躍”的特點。且除了交通、通訊等必要支付外,其他消費支出同比下降幅度較大

此前,世界旅遊組織曾發佈報告提出,旅遊業是全球受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預計2020年遊客數量將比2019年下降20%-30%,國際旅遊收入將減少3000億-4500億美元。雖清明小長假的國內遊客與消費相較於往常有所減少與降低,但至少讓我們看到了旅遊市場復甦的希望。

事實上,在清明節前一週,攜程旅遊的國內門票銷量就出現了114%的環比增長。南嶽衡山等景區恢復到往年同期水準,周莊古鎮、千島湖景區遊客達到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

黃山遊客爆滿不得不多次限流,並因此上了熱搜。

全國清明4325.4萬人出遊,免費景區爆火卻引爭議?

黃山遊客爆滿與此前黃山市文旅局發佈的“江淮大地串門遊”活動政策無不相關。4月1日至14日期間,安徽省居民憑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簿)可享受黃山市的黃山風景區、西遞、宏村等31處A級旅遊景區門票免費優惠,其中包含黃山在內的7家5A 景區、16家4A景區、4家3A景區和3家2A景區。

4月5日7時48分,黃山景區發佈通知稱因進山人數達到限流兩萬人,停止接待遊客。

10時42分,黃山景區又發佈提醒遊客調整4月6日旅遊路線,或改日到黃山旅遊。

11時11分,黃山景區第4次發佈提醒稱,徽州大峽谷景區、黃山區太平湖景區等均在免費遊黃山活動範圍,當前多數景區還有承載量50%以上接待空間,建議遊客分流。

全國清明4325.4萬人出遊,免費景區爆火卻引爭議?

雖然黃山景區採取了限流、分流等措施,但還是給不少遊客造成了不佳體驗。網友們紛紛在微博發言吐槽,他們或是因自駕車多堵在了路上,或是因排隊購票等待太久,或是因景區人多觀光體驗差……

限流是疫情期間行業復工的前提,景區核定限流人數為2萬,雖然相對於總承載量是適合的,但明顯低估了免費政策的帶客效應。4月5日,不少遊客從凌晨3、4點鐘就開始出發排隊,早上7:48停止接待遊客,這意味著2萬遊客是在5小時內集中入園的

疫情當下,大量的核檢工作放在門口來做,遊客進入景區不僅要購票和檢票,同時還要進行入園測溫和安康碼審核,再加上像黃山這類需選擇索道上山的山嶽型景區,閘口和審核壓力和風險性之大可想而知。

同時,黃山市本次免費景區很多,火爆的依然只是黃山、西遞、宏村等熱門景區,很多相對小眾的其他景區人流量遠低於限流人數。事實上,徽州大地的很多景區都有很好的文化體驗可以深入挖掘,並在前期面向遊客進行良好地普及和引導,讓遊客主動選擇不同景區以實現分流的目標。

無論是因車多,還是人多等一系列擁堵因素造成的遊客體驗感差,歸根到底可以說是景區運營管理系統不夠“智慧”泰久信息知更鳥智慧旅遊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雲端“知旅行”軟件+線下“知景區”軟件+AI智能硬件的完美打通與融合,不僅能夠非常高效地解決景區因擁擠給遊客帶來不良體驗感的弊端,而且還是提升旅遊目的地或景區運營管理科學化、效率化的有力武器。

全國清明4325.4萬人出遊,免費景區爆火卻引爭議?

“知旅行”充分利用大數據雲平臺為目的地和連鎖景區搭建線上全域旅遊營銷運營平臺。通過遊伴、CRM等更好地對接供給側和需求側,提前告知遊客將各免費景區實行分時限和特色活動的信息推送給遊客,讓其可通過APP、小程序或者公眾號進行各景區免費名額申請和入園時段預約,讓限流不再是限在景區門口或路上,而是限在遊客決策階段

“知景區”則將應用範圍覆蓋到票務、租賃、一卡通等方面,實現線上線下以及園區營銷、體驗和數據一體化,再加上AI智能售取票機和檢票閘機等落地硬件,實現遊客信息全線上化,並通過技術研發實現遊客信息全線上化、體溫檢測與檢票閘機一體化來減少入口等待檢票與審核的時間,真正幫助目的地和景區全面實現智能化和智慧化,高效的同時降低崗位人員配比,實現科學節流。

接下來,政策加持下的旅遊行業正在加速復甦,“從清明小長假的出行情況看,旅遊行業的復甦正在加速。在清明節後,預計‘五一’還會出現新的出行高峰。”攜程網在

《2020清明小長假復甦報告》中稱。但大範圍免門票對於景區和行業發展真的那麼有利嗎?

全國清明4325.4萬人出遊,免費景區爆火卻引爭議?

本質上,門票免費消耗的是當地存量遊客,且他們去的都是熱門景區,相對小眾景區依然客流量少。這對於行業來說,不僅沒有任何收益,反而還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混亂。而河南景區則採取了不同於門票免費的措施,而是大部分景區推出了年票預售活動

。其中,雲臺山(景區)兩天賣了20萬張,回收資金2000萬;清明上河園推出10萬張年卡,一張100元,兩天賣了10萬張,回收資金1000萬……

因此,泰久信息認為,著急無序的免費遊並非我們期待的“報復性增長”,相較於無收益的門票全免,靈活多變的年票預售模式更值得當下的旅遊目的地和景區學習和借鑑。

(封面和圖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僅用於學習與交流,如侵則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