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清明一定要出去徒步,都迫不及待了。


清明節原本想出省找個景點看看,去年是洛陽龍門,前年的金村新區,大前年是孔府泰山,可是全國高速路免費,所有大貨車都上了高速,到處是事故和堵車,還是不要去堵在裡面了吧;雖然本地景點也開放了,可是不僅得預約,還得戴口罩,戴著口罩照想總是彆扭,不去了;公園裡也已經好多人了,適合散步,好像又不太滿足於那點強度。想來想去,最適合的還是市界省界的大山深處,杳無人煙,不用戴口罩,又不會見到人,想走多遠都行。


其實戶外的方案一直有準備,而且儘量是不重複,力爭用有限的時間轉更多的不同的地方。


市區向西的342國道這兩年一直在施工,想去的東溝可寒山還沒有去,不過既然叫可寒山,是不是盛夏去更合適點。沁水高平澤州三縣交界的吾神山佔據了很大一片,而且地圖上看人煙稀少,半山腰有一座剩宮寺可以作為一個小目標。和可寒山一樣,剩宮寺也在市區西面,伊侯山西側的長河流域北端,雖然翻越伊侯山的342國道不能走,但從大陽去剩宮寺也不算繞。


計劃停當,立刻開始召集同行隊友,疫時後期的荒山野嶺,只有二人可不合適。內心裡一直不想在山區的坡窄彎路開車,有老司機的範同學去,當然是高興至極啦,可是他不願意徒步山路,要人還是要路,當然是要人啦,路線還可以再選嘛。


市區南面的制高點天水嶺,向南分佈著數條山脊,夾著數條河流,奔向河南,奔向中原,奔向黃河。一直想把這幾條山脊和河流都走一走,過去幾年也走過了很多。特別是去年冬天,在寒風中,和朋友們去了有名的洞八嶺。


未撤銷的追山鄉所在的這條山脊夾在仙神河和石河之間,山脊上除了追山、洞八嶺,還有一個很有詩意的村名叫月湖泉,還沒有拜訪過。月湖泉幾乎可以算是省界邊上的大村子啦,一直有城鄉公交通到那裡,還說找個時間坐公交過去看看呢。從月湖泉往前順著山嶺到雲臺是早就計劃好的線路,大約五公里長,感覺也是一處無人區。這個線路最好的地方就在它一直在山脊上平直延伸,坡度很小,至少掌握到的海撥數據如此。


在人行天橋下等上吃過肉丸開著新別克過來的範同學,再在高檔小區接上吳同學,一行五人說說笑笑中上了高速。走晉濟高速從天井關出口上到了天水嶺,又從碗周線轉上新鋪好的208國道,很快就到達了來嶺,過了來嶺的馬街村,原來是煤站,現在已經撤站好幾年了,但磅房還依然在路邊挺立著。馬街現在是新成立的山河鎮所在地,直行脫離208國道進入馬街村,乾淨的村子和廣場,不由得停下車來鬆散一下,換換座位,村民們打量著這些不速之客,互相也也不勾搭,上車繼續前行。


馬街到月湖泉的馬月線雖然也是瀝青青路面,但比起國道就窄了很多,好在路兩邊不時有鋼板護欄,綠化得也很不錯。駛上這條山脊,會發現前方有小山頭,追著小山頭走,過去就是追山村,再往前是洞八嶺,一直到月湖泉。


月湖泉村名很美,但村很普通,並沒有去打聽有沒有泉,即使有也會在山溝裡,探泉不是此行的目的。上午十一時,停好車,背好包,向雲臺出發。


走不遠,出現叉道,左側是往山下的,原來是就是去草盆溝大月寺的,也是徒步線路,有九公里長呢。這麼重要的路口竟然沒有個路標,不好。走右側繼續向前。前方又一個小山頭,山兩邊都有路可以過去。山頭南有房子估計在搞農家樂或者養殖業。


十一點半,一個小山凹裡,右側出現一條水泥叉路,倒是有了指路牌,還是一個標準的藍底白字指路牌,可是卻貼滿了告示,告示早已看不清,地名卻給遮住了,好在上面的河上二字還能隱約看到,其實這兒下去就是去狄河神農山。


再往前,又是小山頭,一路是追著山頭過來的。過了這座小山頭,會看到前面一個山頭上有座塔,估計那兒就是此行的終點站吧。


十一點五十,又一處小山凹,河南的省界牌修得不錯,但山西這邊的水泥路在此戛然而止,界牌那頭變成了黃土碎石路。


坡上停著幾輛車,還有些人,互相也不搭話,各自走開。出現的叉口因為都是土路,並看不出哪是主路,往右上山,估計是去看塔的,眼看山頭轉完,雖然一直能聽到喇叭唸經的聲音,卻沒有看到上山的路,有塔應該有路的,要不怎麼運料修塔的。發現一條松林間的足跡小道,先上去看看再說。


足道對著的塔基座臺階只有很短一截,按說此方位是南,應該往下建臺階到大路上。十二點多了,大家也累了,趨勢在臺階上休息起來,紛紛拿出乾糧和水,補充起來。塔頂已坍塌一半,看來當年的開發並未成功,已無人維護。塔北的臺階連著一條可行馬車的道,盤山而下到了塔東,竟然有一片開闊的一平地,還有一個大水池和房子,吳同學想起十年前曾到過此處。再次證實了開發過並失敗了。一處看似古老的小廟房,也如本地許多山洞一樣,簡陋。倒是洞上方青石匾的林雪二字很漂亮。


吳同學說水池的東面跳地琅下去就是雲臺村,還是順山南大道好走點吧,下坡,繞回雲臺村。雲臺村停著好幾臺車,也有了農家樂的牌子,剛吃過東西,就沒心思吃了,事後才知道要是順著這條大路繼續走,就可以少走很多路返回去。我們選擇了去無人村看看,處處可以看到開發失敗的跡象,但古村的美景依然在,林間盤轉的小道,依山而建的農家,婆娑的槐林,齊整的石牆。


重回水泥大路,這水泥路是從河南上來的。大路邊的封門入口很醒目,封門鬼村很多人都知道,也是一條更僻靜的徒步線路,陡峭的山路正在修建可通車的路,看來也是開發過的。順水泥路往回返,因為山勢,繞了好遠,才與村中那條路接頭,三叉口有大石塊擋在往山西方向的道中,石塊邊上,土堆的隔離帶汽車勉強可以通行,石塊那邊,就沒有了水泥路,而是可以行車的泥路。


十四點十分終於返回到去看塔的山前叉路口,這座山頭繞得可不小,用了二個小時。十五點,返回到月湖泉,在村裡的健身器材上,範同學和吳同學玩得不亦樂乎,象回到了幼兒園時光,相比之下,自己顯得有點過於老成持重,不夠活潑,從小如此,沒辦法。


車邊,範同學拿出了令我這地圖迷羨慕佩服不已的絲綢版晉城地圖,不由得想起當年在晉翔飯店,在同樓層辦公的民政局新出了掛牆晉城地圖堆在倉庫,那時還算個珍貴的物件,和同事一起趁機偷了兩份,一直掛在家裡牆上。後來道路更新,在冷色版的基礎上,又出了暖色版,單位牆上有一幅,也曾想過要一幅,可新世紀進入了電子時代,早已用開電子地圖,至少早就把那暖色版做成了圖片版放在了手機裡。紙質的從牆上取下後,也沒捨得扔掉,十來年一直放在車上防萬一,事實上並沒有機會用,去年才扔到地下室去了。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迫不及待的清明徒步:月湖泉至雲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