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一人一田一房一餐

就構成了一整部電影

如果你不信

就去看《小森林.夏秋篇》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沒有愛的死去活來的男主

沒有霓虹閃爍的都市場景

沒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

卻將女孩恬靜又認真的生活態度刻畫的孤獨又治癒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日出而作,日落而歇

與之做伴的是:

蔥綠的稻苗、清脆的蟲鳴、田間的清風、豐富的作物以及不會說話的貓咪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春夏秋冬,四季一個輪迴

某個鄉間的小屋裡

卻總是隻有她一個人

這樣的生活

是不是在都市裡呆久了的人最嚮往的田園生活?

可我並不嚮往

因為電影裡的所展示的就是我的外婆

一個75歲的老人平凡生活裡的每一天

我清楚的知道那生活狀態背後的簡陋

沒有網絡沒有商場沒有書店

沒有唱歌沒有蹦迪沒有看電影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所以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啊

如果真的把你放在這鄉野之間

問問自己

你又能呆滿幾天呢?

不瞭解的嚮往

其實都帶著自己羅曼蒂克的想象


春天播種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夏日灌溉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秋日豐收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冬日期盼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還有準備一日三餐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好像這些,就是生活的全部

電影裡的女孩在畢業後,相依為命的媽媽離家出走

她曾短暫的到城市裡工作

甚至交了男朋友一起生活

但城市裡的一切彷彿都無法成為她的依戀

最後她分手選擇回到遙遠的家鄉

一個人生活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外婆呢

則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

她的子女卻都不約而同的選擇去大城市打拼

除去逢年過節偶爾的團聚

一年中的大多天 都是她留在家鄉

儘管她的那個村 現居人口不過二三十戶

每次家人說要接她去城裡

她總是會說:

這幾十年啦

習慣了這裡的一土一地

習慣了這裡的雞鳴鳥叫

習慣了吃自己種的東西

去城裡會不習慣的

跟電影裡的女孩一樣

外婆一直在鄉里田間生活

每次回去看望她老人家

看著窗外就是一望無際的稻田

也會問她:會不會掛念在外面的我們。

外婆說:“在外面的人,總會因為很多事忙起來顧不上想家;倒是家裡的人,更牽掛他們。”

她說會想念我們

但這裡是她的根

離開這 根就沒了

她說她老了 老了的落葉總是想歸根的

所以她能做的

就是在家裡 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不讓在外面的我們擔心


每次感到疲倦就會去外婆家

她總會在農忙完給我做一大桌子可口的飯菜

不管是素食還是雞鴨魚

都是她自己種的純天然的

她還會帶我去爬我最熟悉的山坡

看樹影斑駁、雲雀飛舞、夕陽西下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那是十年前難過去說心裡話的地方

也是十年後拋下塵世放空自我的地方

在那裡

我是自由而渺小的

也是純粹到極致的

我也會跟外婆說:

很羨慕她這樣的生活

與自然做伴,自給自足

不需要去面對外界給生活的各種各樣的對比和壓力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外婆說:“習慣了城裡的人是回不來的,就像習慣了鄉里的人離不開一樣。”

沒有哪一種更好,你要選擇讓你感到自在舒服的生活方式。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羨慕電影裡的女孩那樣簡樸的農村生活?

我想應該是都市越來越物慾橫流

誘惑越來越多樣

階級越來越明顯

好像不管怎麼努力都很難追趕既有的差距

於是人越來越累,想著要是什麼都不要,去過極簡生活就好了

田園生活彷彿成了都市青年極簡主義的烏托邦。

其實精緻的極簡主義不一要在田園。

只要認真對待生活,哪怕處於繁華的鬧市之中,也能找到與自我相處的和諧方式

從一日三餐開始

把對生活的熱愛融入到每一件小事開始

早睡、早起、讀書、跑步或者給其他想做的事留些時間

不妨從讓繁雜的都市生活規律起來開始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我們一直所向往的

不是平淡精緻的田園生活

不過是簡單而恬靜的內心罷了

願你早日過上你所向往的生活

在《小森林.夏秋篇》的電影裡,我看到75歲外婆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