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

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

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

無方向性的喧囂總加深了我對世界隔閡的認識,只有路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真正有效的交互理應成為我們定義存在的必要條件,若無,我們之於自然僅留一軀殼,之於人際只剩空白的間隙,來時是細微載著宏妙靈魂,去時是龐大的人類群體空著虛無。

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儘管身為天地一浮游,但人世間一趟的絕倫之繡即是感受世界和生命,貪心又吝嗇的說,我們從世界裡獲得了一生。我們如前輩古人一樣,將心醉於感受和強調人性,自然中美好的部分,同時探尋世界的聯繫,宇宙哲思,創造出更高的生命質量。這無不是路的成分,從最遠向最近啟程,可以說是匍匐爬行,以人類渺小的量度,也可以說是昂首闊步,以文明和智慧締造者的驕傲。路是思考和行動的結晶,是表明存在的證據。

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

儘管身為天地一浮游,但人世間一趟的絕倫之繡即是感受世界和生命,貪心又吝嗇的說,我們從世界裡獲得了一生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通向最接近心的地方。”胡一夫用他的歌聲如唸詩般訴出,小時候初聽乍覺不順耳,稍大後一次在盤山公路上於蜿蜒之中偶然聽見,才能體會一二,他歌聲中蜿蜒的成分,有山的性質,人生之途,更有蜿蜒的成分。隨心而行,身心如一,要做的是首先得正心,才能不將自己對內心的“忠誠”衍變為悖乎道德之舉。要正心還要健全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否則要麼滿腹疑惑,要麼固執己見。其次是要達到身心的默契,達到靈與肉的統一,否則靈與肉相互廝打,最終成了矛盾的個體,向外和向內的世界不得平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我看來並非指要放棄從經驗中吸取智慧,放棄改變的機會,或是執拗的埋頭,而是要貫穿始終人的善性,真誠,夢想和期待的能力。“最接近心的地方”大抵如此,人人都有個性,個性是環境的產物,那何為每個人最真實的自己?即是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交流,傾注和愛當中,撇去虛榮和推卸的雜質,離純粹就能更近一步。

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通向最接近心的地方

路由實幹開拓而來,天才的道路也並非不費力氣,而常人的捷徑和輕鬆感是減少努力和付出來騰出的空隙。痛苦不等於自己對目的的虔誠,也不能等價於自己的努力和堅守,我們對過程的感受,其實是對路徑的感受,曲徑通幽,康莊大道皆在乎個人的選擇。不可麻痺自己,自欺欺人,也不可不在乎路途的感受與風景,保持積極清醒與不斷汲取智慧,是追逐並經歷在一條條人生路的不二法門。

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因為有路,我們是大洲和陸地的一部分,人本能的尋找共鳴。路既是溝通交流,也是達到。此岸和彼岸,心靈之間的聯繫,共鳴,或是矛盾和創造,都基於路而誕生。家,國之間也是如此,有形或無形的路,承載著物質與文明,但都是打破隔閡,滿足需求,增加活力的方式。

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

這個星球本是荒野和大海,如今秩序井然。人註定是向前行進的動物,每個人用自己的勇敢和信心向未知邁進。這絕妙的規律,讓我們得以生存和發展,得以在如今去感概這規律背後的詩意。但個人的縝密邏輯與佈局實在有限,無人能保證自己不出錯,無人能用回望者的眼光清晰的判定每條選擇的價值,我們卻能提高感受的質量,每一段歷程都是一段美,有醇香渾厚,有酸澀清涼,有淡雅澄透,是飽滿的藝術。

路,同時映射出存在的態度

每一段歷程都是一段美,有醇香渾厚,有酸澀清涼,有淡雅澄透,是飽滿的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