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熊孩子偷玩手遊還充光卡里11萬,媽媽已急瘋只因該錢來源特殊

眾所周知,如今的青少年逐漸趨向早熟,且當前是屬於互聯網時代,往往幾歲的小孩子都能夠獨自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智能手機。而隨著手遊市場的進一步成熟,隨處可見未成年人甚至是小學生聚集在一起三五成群不亦樂乎地拿著手機在玩遊戲。且玩的並不是以前我們玩的那種什麼貪吃蛇、俄羅斯方塊這些,而是類似曾經端遊的網絡遊戲。

長期下來就會產生一些弊端,玩上癮的話或許還沒那麼嚴重,父母能夠加強控制就可以了。最嚴重的是,因為網絡遊戲大多都是具有充值入口,且往往想在遊戲裡變強就需要進行充值,而小孩子的自制力並不強,難以抵擋“變強”的誘惑,自己又沒錢,那怎麼辦?偷偷用家長的唄。還有就是網絡直播的興起,遊戲打的好的主播吸引著不少青少年的目光,而如果想要“拜師”學習技術,就需要通過不斷的打賞已討好大神主播。同樣沒錢怎麼辦?還是偷偷挪用家長的。

又一熊孩子偷玩手遊還充光卡里11萬,媽媽已急瘋只因該錢來源特殊


近幾年因為熊孩子偷偷挪用家長微信或網銀裡面的錢進行大額充值的新聞屢見不鮮,幾乎都是上萬的數額。運氣好遇到明事理的主播或遊戲公司則會自覺退錢,否則大多數都是隻能通過報警進行下一步處理。

近日在海口就又發生了一起這樣的事情,因疫情期間不少學校為了保證學生學業,紛紛開通了網絡教學也就是上網課。海口王女士的13歲的兒子小雄也不例外,同時還有個5歲的女兒。因此王女士也是將手機給小雄讓其能夠不耽誤學業。但沒想到小雄在上網課期間偷偷用手機玩遊戲,不僅如此,小雄因經不住誘惑然後通過支付寶進行充值,以用來購買遊戲裝備。

有了第一次後隨即一發不可收拾,最多時僅一天就充值了4000元,直至媽媽充話費時發現卡里沒錢了才知道卡里的11萬竟然全被小雄玩遊戲刷光了。對此王女士欲哭無淚,心態爆炸,因為這錢是用丈夫的命換來的。原來丈夫去年被人故意傷害致死,卡里的錢都是司法救助和丈夫同事同學一起湊的,本來是用來給兩個小孩未來交學費及生活費的。

又一熊孩子偷玩手遊還充光卡里11萬,媽媽已急瘋只因該錢來源特殊

據王女士說,事發後曾多次聯繫該遊戲公司客服說明情況,請求能夠退款,但一直並未收到回覆。事後王女士也向派出所進行報案,但民警表示,這筆錢因為是孩子主動購買,不能作為立案條件,只能建議家長向遊戲公司提交證據,要求退款。

又一熊孩子偷玩手遊還充光卡里11萬,媽媽已急瘋只因該錢來源特殊

​ 不得不說對於這位媽媽來說實在是太難了,此時此刻的心情一定十分難受同時又覺得無能為力。

有網友認為這錢應該退,因為孩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後果並不認知,所以遊戲公司應該視情況予以退還。且遊戲公司並沒有按照要求採用實名制註冊登錄,這不合理。

有的網友則認為雖然孩子雖小,但做錯事就要承擔,即使承擔不了那也該交由家長承擔,因為家長並沒有起到監護的作用。

而律師建議,可先與遊戲客服溝通協商,希望對方退還。如果對方不予退還,可嘗試聯繫消費者協會進行諮詢,該如何要回錢款。如果兩個方法都不奏效,那隻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收集各項證據,起訴遊戲公司。

個人更偏向於應該退錢這一點,但實際情況如何還是該交由法律決定。

大家對此又怎麼看呢?認為這錢是否應該退?且有什麼好方法能制止這樣的現象再次發生呢?

(部分內容取自:海南特區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