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前言

NBA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高水平的最高水平的籃球比賽,它彙集了全球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使當代籃球運動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發展,同時它也是當代競技籃球體育運動發展的代表,尤其是總決賽,更是直觀的反映了世界籃球發展的趨勢與潮流。本文通過2014-2019年NBA總決賽28場比賽每場及每場單節得分進行統計分析研究,試圖客觀的瞭解NBA籃球的每節得分與比賽得分的規律及特徵。

近五年NBA總決賽單場得分分數段分佈情況分析

2014-2019年NBA總共進行了28場總決賽,在這28場總決賽比賽中,其中勝方單場最高分為137分(16-17賽季騎士對陣勇士,騎士主場137:116勝),最低分為93分(15-16賽季騎士對陣勇士,騎士隊93:89勝勇士),勝方的場均得分為112.17分。負方最高單場得分為120分(16-17賽季騎士對陣勇士,勇士129:120勝騎士),負方最低單場得分為77分(15-16賽季勇士110:77勝騎士隊),而負方的場均得分則為99.28分,即獲勝方每場比賽淨勝12.89分。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近5年NBA總決賽結果

從單場得分分佈段來看,近五年來總決賽獲勝方的主要得分為100-109分和110-119分,分別達10場和8場,佔據36%和28%的分佈率。從圖表可以看出來,近五年來得分在90分以下的比賽,沒有能獲取到1場勝利,而得分在90-99分的段位上,也僅僅只取得過3場勝利,而在120分以上的比賽才獲勝的場達到7場之多。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總決賽獲勝方得分段分佈

再從敗方來觀察一下,從以下圖表可以看出,近五年來敗方得分段主要集中在90-99分和100-109分段,分別達到32%和29%的比例,合計佔到61%的比例。單場比賽得分在100分以上,輸球概率還如此之大,在10年前的比賽中,那是不可思議的。表明如今的聯盟進攻效率和進攻回合數在不斷的增強。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敗方得分分佈段

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得分趨勢分析

從以下圖表可以得分,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得分趨勢線性處於增長狀態,無論是勝方還是負方,在總得分方面,處於一致的增長狀態。從進一步的數據觀察來看,2016-2017賽季經歷了一個賽季的得分高速發展,得分增長趨勢特別明顯。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總決賽單場得分趨勢

16-17賽季也是杜蘭特加盟勇士的第一個賽季,讓勇士隊的得分火力更加厲害,而庫裡的進一步成長,也加速了小球戰術的進一步成熟,導致那一年總決賽得分勢頭迅猛發展。

這也是在NBA聯盟經歷了多年不斷嘗試後,讓總決賽變得更加精彩的一年,以往多年的總決賽,總被球迷詬病為“激烈有餘而精彩不足”。尤其是在馬刺王朝時代,以防守著稱的大球中鋒時代,讓球迷們看不到精彩的進攻,而到了如今的小球時代,以鼓勵進攻為核心的理念下,讓每場比賽的總得分都有了大大的提升。

近五年來NBA總決賽第一節得分趨勢分析

據統計數據顯示,近5年來總決賽第一節的得分跟單場得分趨勢總體是一致的,都是呈現上漲的趨勢,在2016-2017賽季達到了頂峰,這也一樣體現杜蘭特加盟勇士以後,給勇士隊的火力援助是非常大的。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第一節得分趨勢

進一步觀察數據可以知,在這28場總決賽中,第一節能夠取得領先的一方,最終拿到比賽勝利的有18場,勝利率高達64.28%,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第一節的奠基對於整場比賽的結果影響非常大。而第一節能夠領先10分以上的比賽中,最終都取得了整場比賽的勝利。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第一節數據得分段

而從第一節的數據得分分佈段來看,30分以上的得分佔據了36%的比例,25-29分這個段佔據了28%的比例。

因此,可以看出,第一節上來球員們體力都比較好,NBA的總決賽都喜歡在開局能夠取得一定的優勢,開局如果能夠把對手摸透壓制對方的話,那麼為整場比賽的勝利就積蓄了相當大的優勢和力量。

近五年來NBA總決賽第二節得分趨勢分析

經數據統計發現,NBA第二節單節佔優的一方節均28.53分,第二節單節落後的一方節均23.61分,單節差距約在4.92分左右,第二節是四節裡面節均分差最小的一節。第二節到了正常的輪換陣容,而到了總決賽的舞臺上,兩支球隊的輪換陣容,基本上也不會實力相差太大。NBA的實戰也表明,第二節基本上都是雙方勢均力敵的一節,沒有太大的波動。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第二節得分段分佈

從圖表可以看出,第二節的得分段分佈50%集中在25-29分,而30分以上的得分比例從第一節的36%降到了16%,這也符合NBA的第二節輪換陣容實力較第一節要差一截的現實。

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來,在總決賽第二節的大多數比賽中,球隊求的只是個“穩”字,不需要大起大落,以爭取更多的時間讓主力球員能夠休息,畢竟更艱鉅的任務一般都在後面兩節時間,關鍵時刻也必需要主力球員站出來。

近五年NBA總決賽第三節得分趨勢分析

第三節的比賽,通常更能決定一場比賽的勝負走向,第三節的比賽也是4節比賽中節間分差最大的一節比賽,節均分差達到7.48分。

經歷了第二節較為穩定的發揮後,主力球員體力有一定恢復,而對球隊雙方的戰術打法和雙方球員狀態也有很深的瞭解後,第三節主力球員繼續上場。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第三節得分段

從圖表可以看出,主力球員的迴歸,對球隊得分上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第三節得分30分以上佔據30%,比第二節的16%提升了近一倍。

據數據統計,近五年的28場總決賽中,第三節得分佔優的球隊,取得了18場比賽的勝利。而第三節如果能取得單節10分以上優勢的12場比賽中,最終獲勝的有9場,勝利率高達75%。

第三節的比賽,某一球隊會突然發力,或者加大防守難度,要麼加強進攻,再或者改變打法,迫使對方不適應,往往能打出一波或者幾波高潮,迅速將比分拉開或者超越,以使自己球隊在第四節能有更大的比分和心理優勢。

這表明經過了上半場的熟悉和適應,NBA的球隊能及時而且敏感的發現對方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改變進攻和防守策略,攻其不備,通常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近五年NBA總決賽第四節得分趨勢分析

數據分析得知,到第四節比賽中,單場勝方的節均得分為25.75分,敗方的節均得分則為24.0分,雙方到第四節的節均得分均是最低的。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第四節得分段分佈

從第四節的得分段分佈情況也可以看出來,25-29分這個得分段經佔據了35%的比例,30分以上這個比例下降到22%,說明第四節球員的體力消耗已經非常嚴重。


【分析】近五年來NBA總決賽單場及每節得分趨勢特性研究

得分線性趨勢圖

從數據統計可以看出來,第四節雙方在得分的線性趨勢上是相對平穩的狀態。但球隊雙方的波動狀態可以看出來,勝方基本都是線性基數上浮動的範圍要遠遠小於負方在線性基數上的浮動範圍。這表明雙方到了第四節,在對待比賽的態度和方式上有截然不同的走向。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有兩個:第一,雙方實力過於懸殊,將比賽早上的帶進了“垃圾時間”,勝方不求大勝,只要保住勝利的果實即可。第二,NBA近幾年大力推廣進攻至上,解放進攻等小球理念的推廣。同時也表明了NBA球員的不言放棄的職業精神。

總結

近五年來NBA總決賽的得分趨勢明顯出現上漲的態勢,這與整個NBA聯盟推廣的“小球理念”有關係,NBA積極鼓勵雙方打出精彩的進攻,在防守上則被相對弱化了。

在以前的NBA“防守取得總冠軍”的籃球理念,在這個小球時代,已經被拋棄了,這個時代要打進攻籃球,尤其是要注重每場比賽的第一節和第三節,這兩節的比賽很大程度上左右到整場比賽的結果甚至整個系列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