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喬治·奧威爾早在他的小說《1984》中曾寫到:“做愛本身就是造反”。

1、《大都會》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1927年,德國導演弗里茲·朗拍攝的電影《大都會》是最早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影片講述在未來社會,大機器統治人類世界,人類被機器所異化。這部電影所展現出的科幻藝術、對人們生活環境所表現出來的憂患意識的反思,使得該片成為反烏托邦科幻電影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

2、《審判》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因為受到反烏托邦小說熱的影響,1960年代到70年代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內容多改編自反烏托邦小說,例如奧遜·威爾斯的電影《審判》。

3、《發條橙》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7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湧現出了大量的反烏托邦電影,斯坦利·庫布里克1971年導演的電影《發條橙》是佳作,導演在影片中直接融入了很多暴力元素對科學、政府進行了赤裸的的諷刺。影片結尾處那句“我完全好了”讓人感觸良多。

米歇爾·西門對庫布里克電影《發條橙》的概括:“你的電影裡,國家比犯罪更壞,但科技比國家更壞。”

4、《妙想天開》(Brazil)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這是特瑞·吉列姆1985年的作品。很多人在觀看的時候會覺得這是一部有趣但是無法理解的電影,這恐怕是它有些被埋沒的原因之一。仔細看回想一下在這部電影裡導演融入了許多他對未來社會的諸多預測,而這些正是我們眼下所面臨的問題。非常喜歡影片中修理中央排水管的那一個橋段,要表現得因與內涵在明顯不過。

5、《銀翼殺手》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被很多科幻迷奉為是血統最純正的科幻電影。這部電影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所營造的末日景象,彷彿永無止境的黑夜,煙霧中瀰漫著各種危機,天空中劃過的飛艇,還有巨幅的海報等等,今天在回顧這些場景的時候難以想象這是一部1982年的作品。

6、《黑客帝國》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電影中那句經典臺詞:“歡迎來到真實的世界”開啟了尼歐殘酷的旅程。通過高科技創造出來一個可以全面控制人類的虛擬世界,尼奧從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中突然覺醒,領悟到人們生存在一個被強大集權主義者所控制的世界,這種危機最終只能被人自身所戰勝所克服。

7、《V字仇殺隊》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經典電影臺詞“面具下的是思想,你無法殺死他,因為他刀槍不入。”V是一個瀟灑的殺手,更是一個社會中的異己分子,他的唱片機裡永遠放著激昂的古典樂曲,《基督山復仇記》是他最愛的讀物。面對極權主義的打壓與專制的強暴,面對層層疊加如同蜘蛛網一樣嚴密的審查制度與監視,人們淪為制度之下的放逐者。V選擇的是直面眼前一切的恐怖行為,無論是殘酷的暴力還是卑劣的政治手段,他選擇用自己的行動打破固有的狀態來反抗一切暴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與舊世界一同消失。

8、《十二個猴子》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同樣是特瑞·吉列姆的作品。這個影片有一個關於“外祖母悖論“的討論。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布拉德·彼特飾演的瘋子傑弗瑞,在傾斜扭曲變形的鏡頭中,他大聲在精神病院裡發表激情澎湃的演說:“你會進精神病院不是因為你是瘋子,而是因為制度……電視在那裡,制度就在裡面,看、聽、跪、拜都在裡面……我們成為消費者,不購買那是什麼呢?是瘋子”。這看似是一個瘋子口中無厘頭的自說自話,其實這是一段深具批判精神的宣講。

9、《500年後》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人物THX1138是一個特殊的例子,他在女性朋友的啟發下停止服用催化人類走向扭曲的“集體主義”的藥物,開始走上一條漫長的思想復甦之路。在此種畸形的土壤中,集體性取代了個體獨立性,人們無法自主地選擇自己的婚姻、宗教信仰以及價值觀念。

10、《歡樂谷》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2+2=5???

11、《撕裂的末日》

反烏托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外表冷漠的教士心中的冰山被愛漸漸融化,漸漸有了思想上的改變,他對極權主義的反抗是溫斯頓筆下所說“腰部以下的叛逆”。事實上,他的革命是人類世界情感與思想的解放,是對高度的專制極權主義的一種無聲的反抗。

彩蛋提示:大家關注我們今日頭條賬號,私信回覆“VIP”就能領到我們送的VIP視頻會員(騰訊、愛奇藝、優酷隨機送一個)!重溫這幾部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