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日本為何不對英美蘇使用毒氣?


我們都知道戰爭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是巨大的傷痛。儘管從某種方面來說,戰爭可以促進人類的一些方面飛速發展,但是確實需要人們用巨大的代價來換取的。而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世界性的戰爭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了。我們知道二戰期間出現過非常多的不人道的戰爭手段,比如著名的毒氣戰細菌戰等等。然而在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日本並沒有對英國美國蘇聯使用毒氣呢?因為從戰爭的殺傷力來看,毒氣的殺傷力很顯然是巨大的,可是為什麼他們並沒有對英美蘇使用毒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這是一張令人印象深刻的老照片。拍攝於1937年的列寧格勒市郊。

二戰時期,德國日本為何不對英美蘇使用毒氣?

照片看上去很詭異殘酷:上百個本該純真的青少年戴著防毒面具,凝視鏡頭。但是,對於蘇聯人來說這張照片卻意味著自豪,其潛臺詞是:蘇聯連青少年都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不懼任何國家的任何威脅。

這些參加夏令營準軍事活動的10到15歲的孩子,是蘇聯的青少年先鋒隊,類似於西方世界的童軍組織。蘇聯青少年先鋒隊在1937年達到了1000萬人,在衛國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照片拍攝於1937年,也就是列寧格勒圍困戰的四年之前。

但是,列寧格勒包圍戰中,蘇聯人的防毒面具卻沒有派上用場。因為,德國在二戰中自始至終沒有發起毒氣戰。

1.德國為何沒有發起毒氣戰

這有點奇怪。因為一戰時率先使用毒氣攻擊的國家就是德國,幾種著名的化學武器如芥子氣、沙林等都是德國人最先合成的,希特勒本人也在一戰中差點被毒瞎了眼,對毒氣戰的殺傷力記憶深刻。

化學武器儲備豐富的德國,之所以沒在戰場上使用,原因有兩點。第一,德軍的攻擊模式是機械化部隊的閃擊戰,發起毒氣戰會延緩戰鬥速度;第二,也是最關鍵的,蘇聯、英法和美國也有大規模的化學武器,德國人不敢輕舉妄動。

事實上,英美方面對於德軍毒氣戰早有防備,如果德軍敢首先發動毒氣戰,將立即用4萬枚炭疽芽胞炸彈轟炸柏林、漢堡、法蘭克福等6大德國城市。

戰爭中並無人道可言,敵我實力相當,才有互相忌憚的制約,一旦對手弱小,軸心國是毫不手軟的。比如德國的兩個盟友。

二戰時期,德國日本為何不對英美蘇使用毒氣?

2.對意大利使用毒氣

首先是意大利,在1935-1936年,墨索里尼下令意軍入侵埃塞俄比亞時,就使用了芥子毒氣。

其次是日本。二戰中,真正有組織、大規模使用毒氣的國家只有日本。從1937年淞滬戰役開始,日軍就肆無忌憚使用了毒氣攻擊,其後更是先後在中國14個省市、77個縣區使用了化學武器,敢這麼做的原因和意大利一樣:貧弱的中國沒有報復的能力。

而到了日美交戰時期,日本卻不敢對美國使用。1942年6月,美國證實了日軍在中國宜昌大量使用了致死性毒氣後,羅斯福總統發出嚴厲警告:“如果日本繼續對中國使用這種非人道的戰爭手段,我國政府就會認定,與此相類似的行動也將會對美國採取,我們也許就會按同樣的方法向日本實行最大限度的制裁。”

二戰時期,德國日本為何不對英美蘇使用毒氣?

3.日本為何沒有對美國使用毒氣

面對美國強有力的威脅,直到戰爭終結,日本也沒敢使用一枚毒氣彈對付美國人。反過來,痛打落水狗,在1945年日本戰敗之前,美軍制定了日本登陸作戰的“奧林匹克計劃”中,包含一項高達11萬噸毒氣彈的攻擊:“在日本東京以南、以西各10平方英里的範圍內,適合施放毒氣的城市性工業目標至少有50處。其中25處特別適合進行毒氣戰。據估計,對這25處250平方英里範圍內的市區街道,按報告中制定的規模和強度進行毒氣攻擊,可以輕而易舉地殲滅敵國500萬人,並使500萬以上的人受到傷害。”

最後,美國人使用了更快捷的原子彈終結了戰爭。於是,史上最大的毒氣攻擊就此封入了歷史檔案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