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姆•鮑維,為什麼他的選秀順位在喬丹前面?

北京時間4月11日

古話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對於職業體育運動員就更是如此,以籃球為例,運動員但凡年過30歲,那身體和競技狀態便是一年不如一年,不斷往下滑坡,哪怕是詹姆斯這類天賦異稟的天縱奇才,我們也能夠看出他的爆發力和彈跳不如剛進入聯盟的時候。

更甚者在於,職業體育強度頗大,太多太多運動員都倒在了傷病這塊絆腳石上,威爾金斯、考辛斯、杜蘭特的跟腱撕裂和斷裂就不提了,那基本屬於告別巔峰苟活度日,還有什麼麥迪的背傷膝傷,姚明的應力性腿骨折等等,都在日復一日的蠶食著職業運動員的身體。

能夠堅持打完十多年職業生涯而沒有大傷病的球員,即便沒有成名成腕,其實已經算是戰勝了大多數同行,比如安託萬·賈米森,雖不是超級球星,但是16年的職業生涯穩定輸出,總計依然砍下了超過兩萬分!!!

傷病是天才球員運動生涯道路上最大的殺手,有時候往往會殺人於無形之中。

薩姆•鮑維,為什麼他的選秀順位在喬丹前面?

薩姆·鮑維,現在聽說過這個名字的已經不多了,他是NBA聯盟1984年的二號榜眼秀,而那一屆狀元是奧拉朱旺,探花是邁克爾·喬丹。

也就是說,薩姆·鮑維一前一後兩位大神是後來統治了整個九十年代NBA聯盟的人。

而薩姆·鮑維則什麼都沒有。

其實他成名很早,在高中的時候就得享大名,一個身高超過兩米一的青少年,擁有後衛般的移動速度和運動能力,那個時候被媒體拿來跟薩姆·鮑維相較量的是拉夫·桑普森,一個在火箭隊跟奧拉朱旺組成“傳奇雙塔”的男人。

當時美國那邊就有了麥當勞高中全明星賽,而薩姆·鮑維那屆裡群星璀璨,像巴克利、“微笑刺客”伊塞亞·托馬斯、“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等等,都跟薩姆·鮑維在那屆全明星裡面同場競技。

而當時,薩姆·鮑維才是場上最靚的仔!

後來到了大學,薩姆·鮑維更上一層樓,他在增強了自己力量的同時保持住了自己後衛般的速度,於是開始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扣籃隨時就能扣籃的日子。

在肯塔基大學二年級,薩姆·鮑維便能夠以52%的命中率場均砍下17.4分和9.1個籃板了。

現在你去搜索薩姆·鮑維大學的比賽集錦,你會看到很多快攻和扣籃,這便是薩姆·鮑維的比賽方式,他除了較少的中距離投射,技術手段並不成熟,純靠著運動天賦和防守判斷,便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未來之星。

但這一切也在他的大學二年級戛然而止,他的左腿脛骨骨折,而當時他卻忍著疼痛繼續在比賽,沒有告訴任何人他當時的感覺,於是這骨折變得更嚴重了。

我沒有查到薩姆·鮑維當時具體的醫療確診意見書,但以我自己骨折的經驗,我知道有的骨折是不會有位移的,只要不劇烈活動就不會有疼痛感,大概薩姆·鮑維一開始也是這種,只是他選擇了繼續比賽,於是就變得愈發嚴重了。

這次骨折讓他休息了幾乎有兩年之久,之後才再度上場打大四學年的比賽,但是他的運動能力已經不復當年了。

連後來的薩姆·鮑維自己都在採訪裡面說:“那次骨折之前的起跳扣籃,是健康的薩姆·鮑維最後一次在打球。”

薩姆•鮑維,為什麼他的選秀順位在喬丹前面?

可即便是如此,薩姆·鮑維的運動能力依然超群,他的天賦依然不得不為眾人所矚目,所以到了1984年選秀的時候,就連拿到狀元籤的火箭隊都想在薩姆·鮑維這裡試一試手氣。

他們非常有意思的採取了當著媒體扔硬幣的方式來決定是要奧拉朱旺還是薩姆·鮑維,我記得好像正面就是奧拉朱旺,背面就是薩姆·鮑維。

這是美國人特有的略帶點黑色幽默的調侃方式,硬幣掉下來是正面,於是他們就選擇了奧拉朱旺。

對於這個選擇,火箭隊從未後悔過,甚至當喬丹一統天下之時,他們也說如果1984年再來一次,他們依然會選擇奧拉朱旺。

說法是如此堅定不移,大概他們忘了他們所做的扔硬幣的荒唐事了吧。

而薩姆·鮑維,便落入了開拓者的囊中。

當時開拓者也想過喬丹,但是他們之前的冠軍組織中鋒比爾·沃頓帶領他們奪冠的往事在他們腦海中的印象實在是過於深刻,於是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大個子薩姆·鮑維。

連開拓者高管們自己後來都在採訪中說:“選擇薩姆·鮑維就是選擇參與一次賭博。”

而這個賭博,隨著後來薩姆·鮑維的傷病復發和喬丹不斷上揚的職業生涯也宣告出局。

喬丹甚至在第一次奪冠後遊行的大會上說:“感謝是你們(芝加哥)而不是開拓者選擇了我。”

薩姆•鮑維,為什麼他的選秀順位在喬丹前面?

薩姆·鮑維在NBA的職業生涯首個賽季就適應了比賽強度,場均10分8.6個籃板2.8個助攻,對於一個藍領打法的新秀球員來說,這是一份還不錯的答卷。

但是第二個賽季他左腿脛骨再度骨折,而第三個賽季之前沒有出過問題的右腿脛骨也發生了骨折。

薩姆·鮑維再也沒有任何機會找回當年的運動能力了,他只能艱苦訓練,開始轉型之路,到後來甚至還偶爾能夠投投三分,腳步和進攻技巧也變得比較純熟。

只是那個能飛善跑,如後衛般快速的薩姆·鮑維,我們是永遠都沒有機會見到了;

如果薩姆·鮑維不是因為選秀順位在喬丹之前,以他在NBA的職業生涯的表現,大概除了開拓者球迷,很少會有人記得他,畢竟NBA歷史上大多天賦異稟的榜眼秀,全都消失在了茫茫歷史之中。

但對於開拓者來說,薩姆·鮑維是一個永遠繞不過去的關卡,2007年選秀,開拓者可以說是如出一轍的選擇了當時天賦最高、技術最好的大個子格雷格·奧登,一個號稱擁有奧尼爾身體和奧拉朱旺技術的傢伙,然後這傢伙整個職業生涯加起來也只打了105場比賽。

從1984年到2007年,波特蘭開拓者隊只有這兩次才拿到了前三順位的籤,然後兩次都扔給了傷病纏身的大個子,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比爾·沃頓帶給開拓者的光輝歷史。

1974年,開拓者狀元籤選中了比爾·沃頓,在接下來的四個賽季裡面,比爾·沃頓帶領他們拿到了總冠軍,也是開拓者隊史唯一的一座總冠軍,然後比爾·沃頓倒在了傷病的腳下,被交易到快船,最後輾轉到了凱爾特人養老。

也就是說,哪怕是冠軍中鋒比爾·沃頓,也是個傷病纏身的主。

而開拓者,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了大個子,也一次又一次的敗給了傷病。

薩姆·鮑維的經歷,如果從開拓者隊的歷史來看,並不算什麼意外,因為開拓者們就是喜歡大個子,而且往往喜歡的都是天賦異稟且傷病纏身的大個子!

薩姆·鮑維,這個在喬丹之前被選中的人,也不過只是開拓者的大個子傷病魔咒中的一個承接環罷了。

以上。

薩姆•鮑維,為什麼他的選秀順位在喬丹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