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養貓和孝順父母,似乎是愛貓者和討厭貓者永恆的爭吵話題。


愛貓者“養了貓咪,我就要對它好,對它負責。”


討厭貓者“你們這些養貓的,就是不孝順父母。”


但凡拾三發點關於愛貓的文章,總會有人在下面評論: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你父母孝順點。”


“你父母把你養這麼大,就是為了讓你養貓的?。”


“你為什麼不把養貓的時間和金錢,用來陪伴和報答父母呢?”


.......


每次看到這些評論,只想說“養貓和孝順父母有什麼衝突?“你”怎麼就知道我們不愛父母、不孝順父母了?”


殊不知,養貓的背後,有比我們更愛貓的父母;


01


人類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當父母還健全時,我們總不能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寸步不離的黏在他們身邊。


要是啃老族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當我沒說。


而貓咪作為寵物,逐漸成為了人類社交支持系統的一部分。


貓咪的社交支持是對我們人際支持的一種補充而非補償,簡單的說就是“不會因為貓咪的存在,而奪走我們對身邊人的愛”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動物行為學家研究表明,在一個家庭中,寵物的存在不會影響飼養者和其他成員的關係。


無論有沒有貓咪,被試者對家人的依戀程度都是一樣的。


“養不養寵物,與孝不孝順父母,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你不會因為養了寵物後,而不愛、不孝順父母。


相反,你也不會因為不養寵物,而愛和孝順父母多一些。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中國新聞網早期報道“90後養貓成本年均4000元”,折算下來也就是300多元/月。


對於現在錢不值錢的時代,可能就是普通的幾頓飯和幾次娛樂的花銷。


即使你不養貓,你也會把這部分錢花在吃喝玩樂上。


所以,你為什麼不把吃喝玩樂的錢存起來,拿去報答父母呢?


02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行為叫“投射效應”


指人在認知他人時,會將自己的感情、內心所想、所見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此來分析和判斷他人,並認為對方就是這樣。


就像黃教主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人常常喜歡存活在自己的認知裡,這是不可否認的。


當有時間去說愛寵物就是不孝順父母的時候,怎麼不去批判虐待寵物的呢?


前段時間被爆出來的“家暴男”


他是一名畫家,在社交平臺時常發佈關於照顧奶奶和愛狗的照片,所以網友給他的標籤為“畫家、孝順、愛狗”。


但事實上呢?


背地裡家暴奶奶、家暴女朋友、家暴前妻、毆打狗狗。


有研究表明,有家暴傾向的人,往往對寵物也不會太友好。


而將寵物生命視若糞土的人,何談愛父母。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美國一所監獄,迎來了3只貓咪。


讓一群兇狠惡煞的受刑者,變得和藹可親了起來。


他們不僅每天細心的照顧這幾隻流浪貓,還親手為貓咪們建造了一座“天堂”。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而在照顧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怎麼去愛,怎麼和人相處。


獄卒開心的表示“有受刑者跟我說這是他第一次去愛一個生命,這讓他們知道不使用暴力的方式也能解決問題,這是他們當中有些人從來沒有學到的事。”


學會愛惜一個生命,更多的是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愛。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所以有時候,你認為的並不是你認為的,你看到的並不是你看到的。


看到愛貓者曬貓,並不代表TA真的愛貓,也並不代表TA不孝順父母。


一個看起來兇狠的人,卻能因為學會愛小生命,而學會愛人。


一個看起來和藹可親的人,卻背地裡在虐待生命。


而一個“真正”珍惜和愛護小生命的人,TA能有多不愛自己的父母?


一切都要看清背後的真相,不應以偏概全,一棍打死一船人。


03


貓咪,是我和父母增進感情的紐帶。


有位網友說,她和父母都不善於溝通,平時也很少聊天,因為每次都不知道聊什麼。


總是在“今天吃飯了?吃了...;在那邊過得怎麼樣?都挺好的...”這種尬聊的循環之中。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但自從她養了一隻貓咪後,她和父母之間的聯繫也就變得越加的密切。


每次和父母的聊天,有一半話題都是在聊貓咪。


現在父母每天都會給她打個視頻,第一句話都是說要看貓貓。


其實更多的是想看女兒,只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就藉助著貓貓的名義。


有了貓咪,和父母之間有了共同的話題,也讓家庭更加的和諧。


這有何不妥呢?


你對貓這麼好,怎麼不對父母好點,鍵盤俠:你們養貓就是不孝順


貓咪作為人類一種特殊而又重要的夥伴,它們也逐漸用可見的現實,來證明自己對人類的影響力。


現在,在高壓力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逐漸淡漠的環境中,人們也越加渴求單純、不帶功利、安全、便利、穩定的社交支持。


因此,貓咪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顯著。


貓咪現在已經是人類忠實的夥伴,而不再是以往的“畜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