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山西的旅游业迟迟发展不起来?

我想大家都知道近几年山西一直是在向旅游方面转型,但为什么迟迟发展不起来呢?

毕竟我们山西还是有很多值得来观赏的古建筑和一些大自然风景的,究其原因还是旅游景区的不完善、交通欠缺等。

为何山西的旅游业迟迟发展不起来?

山西忻州元代古桥

就比如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因为破坏性修复而一夜成名的山西元代古桥,明明是古建筑,却被修复成了另一幅模样,俨然看不出古建筑的一丝模样。网友也纷纷表示,这到底是文物修护还是文物破坏?可见我们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并没有多大的重视,那些小地方的古建筑始终是被“掩埋”着。

其实我们山西旅游资源确实很丰富,可玩的景点不少。但是过于分散,且交通不便,如果是跟旅行团的话还好。但是如果是个人自助游的话,你就会发现景点与景点之间是如此不便。

旅游宣传落后,甚至很多地方都被忽视了。有些旅游景点作为拍照圣地,抖音随便炒炒作为一个网红爆点宣传起来并不是难事,前提是景点的交通配备要搞好。就比如大同那么好的旅游资源,但凡跟身边人一提起来,第一反应那里不是煤矿吗?这么多年过去了,包括电视在宣传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在强化山西是中国煤都的印象。一说煤矿事故,本能就让人联想到山西。每年黄金周宣传各地景点人如何多,每次都少不了故宫、长城、西湖断桥、上海外滩、南京夫子庙、张家界、成都锦里、厦门鼓浪屿、西安兵马俑这些,

从来没看到过山西旅游景点的画面。难道真的没人来玩?只是习惯性被忽略了。

为何山西的旅游业迟迟发展不起来?

山西临汾壶口瀑布

或者说山西的地方城市并未有因景点而出名的。说起西湖,都知道在杭州;提到兵马俑,都知道在西安;鼓浪屿是厦门的;龙门石窟在洛阳;成都武侯祠,敦煌莫高窟,乐山大佛;青岛崂山等等,这都是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充分说明景点和城市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了。没人会说福建鼓浪屿,浙江西湖。甚至连存在感比较弱的济南,别人提起趵突泉,也只会说济南趵突泉,而不是山东趵突泉。在这点上,我觉得河南是做的最好的,每个地方的景点归属划分的清清楚楚,绝不含糊。焦作云台山,信阳鸡公山,驻马店嵖岈山,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鲁山大佛,甚至河南旅游标杆登封少林寺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反观山西,除了云冈石窟很多人知道在大同,晋祠在太原,应县木塔在应县,平遥古城在平遥,其他的景点有几个普通游客能说得出具体归属地?甚至有些景点都不知道是在山西。就比如北岳恒山、悬空寺在大同浑源、壶口瀑布在临汾吉县、雁门关在忻州代县、乔家大院在晋中祁县,皇城相府在晋城阳城县,鹳雀楼在运城永济市,风陵渡位置在运城芮城县,这些地方是不是很多看起来很陌生,这就是一种双输。

城市没有因著名景点扩大知名度,景区因归属地不明丧失了很多潜在客源。

为何山西的旅游业迟迟发展不起来?

山西大同悬空寺

虽然现在山西各地的旅游业并没有怎么打的发展起来,但随着之后太原市区地铁的开通以及太焦高铁的通车,会让山西各地的旅游景点联系更密切起来的,剩下的应该就需要宣传了。不管怎样,我们山西还是很值得大家来看一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