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臨沂位於沂水與枋河之交,是魯南地區的軍事重鎮,距臺兒莊90公里,為徐州東北之屏障。臨沂南通新安鎮到徐海,西南通臺兒莊、棗莊、嶧縣,西通費縣、泅水,西北通蒙陰、新泰,東北通莒縣、諸城,東通日照,為魯南公路之中心,交通十分便利。日軍要南犯,誓必奪之。而對我方來說,臨沂如若不保,日軍則可直驅臺、徐,津浦、隴海均遭威脅,其存亡得失牽動全局,戰略地位至關重要,故必堵截,阻其南下。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1938年3月初,第五十九軍集結於滕縣以西大塢村、池頭村一帶。張自忠奉命以第三十八師之一部襲擊鄒縣之敵,主力向濟寧、兗州間之敵進攻。部隊正在行動中,張自忠接到戰區長官部急電,要他火速趕到徐州。李宗仁是為臨沂龐炳勳被圍請援一事召張自忠而來。

3月11日,第五十九軍乘車到達嶧縣,下車後疾步東進,日夜兼程。一路上雨雪交加,道路泥濘。但戰士們在24小時之內就走完了180裡的路程,於次日傍晚趕到前沿,集結在臨沂城附近沂河西岸古城、東西屯,前後崗頭、硯臺嶺、溝上、響河屯、義堂集、南北通之線佈防。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部隊稍事安頓,張自忠即到第四十軍軍部見龐炳勳。龐炳勳見到張自忠,一把握住張自忠的大手,慨嘆道:“藎忱老弟來得正好,我這裡邊不敷應付。部隊全都拉上去了,連我的警衛都增援到了第一線,再有就是我這條老命了。不過,我是決心要和敵人拼到底的!”

3月13日,張、龐兩軍高級將領召開軍事會議,商討作戰計劃。張自忠提出主動出擊之策,五十九軍承擔主攻。讓龐部仍固守城池,配合出擊。並不顧部隊強行軍到此,非常疲憊的情況,以兵貴神速之由,決定於14日拂曉開始攻擊。這讓龐炳勳十分感動。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15日晨,計劃正在實施中,戰局突然發生了重大變化;地處沂水之東的日軍主力分別由塔橋、車莊偷渡沂河,到達西岸,在2輛坦克、10輛裝甲車以及數門大炮的配合下,向我第五十九軍的左翼陣地——茶葉山附近的石家屯高地發起了猛烈進攻,企圖佔領制高點,並一度侵入茶葉山,威脅我整個第五十九軍。鑑於情況有變,張自忠急調已經渡河的第三十八師迅速撤回河西,阻擊過河日軍。

16日晨6時,敵由莒縣開來增援部隊千餘名,並由我第四十軍正面東莊屯一帶抽調大部,在其炮火的掩護下,又向我釣魚臺亙石家屯高地之線攻擊,並以飛機10架向我崖頭、茶葉山一帶狂轟濫炸,陣地悉被炸平。我守茶葉山第五十九軍第三十八師二二五團之第七連全部陣亡。守崖頭之兩連僅剩數十名,毅然揮刀衝鋒,將敵擊退,恢復原有陣地。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激烈的廝殺使第五十九軍傷亡慘重。自投入臨沂戰役以來,第三十八師傷亡近4000人,第一八○師也傷亡2000餘人,全軍在第一線作戰的部隊中,營長傷亡1/3,連、排長則全部易人。由於第五十九軍傷亡過重,隨軍作戰的第五戰區參謀長徐祖詒建議該軍撤出戰鬥,加以整補。可此時激戰猶酣,張自忠不甘後撤,要求再堅持一天一夜。經李宗仁同意後,他速將師長黃維綱、劉振三召來軍部,當面說明敵我情況。他說“:我軍傷亡很大,敵人傷亡也大。敵我雙方都在苦撐,戰爭的勝負,決定於誰能堅持最後5分鐘。”隨即下達了作戰命令。

入夜之後,炮火連天,槍聲大作,第五十九軍全部出動,餓虎撲食般向茶葉山、劉家湖、小苗家莊、船流、崖頭等10多個村莊同時撲去。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經過一晝夜的激烈戰鬥,將日軍擊潰。按以往習慣,日軍在戰場上遺屍極少,即使不能運走,也要割取戰死者的一個手指或一隻耳朵,回去交給他們的親屬。但這次戰鬥,敵連割掉他們戰死者一個手指、一隻耳朵都來不及,即倉皇逃命去了,可見戰鬥之激烈及我軍之兇猛。

至此,中國軍隊將進犯臨沂的日軍全部擊潰,殘敵倉皇向湯頭、莒縣方向逃竄。蔣介石聞悉臨沂大勝,立即於17日夜致電祝捷。

從18日起,我軍乘勝追擊,目標是將退守湯頭之敵圍而殲之。湯頭在臨沂城北90裡,為通莒縣之大道。為此,第五十九軍東渡沂河,與第四十軍一起合圍湯頭之敵。此時,日軍坂本支隊已陷入重圍,成甕中之鱉。但此時,李宗仁突然來電,命令第五十九軍停止攻擊,著留一旅歸龐炳勳指揮,拒止臨沂以北之敵,餘即開赴費縣,用於攻擊磯谷師團之左側背,策應臺兒莊正面作戰。面對到手的獵物,張自忠好不惋惜,只好留下第一二二旅協同龐軍守城,主力部隊於21日午後5時冒雨向費縣開進。

至此,一戰臨沂即告結束。

此次臨沂作戰,殲敵3000餘人,板垣師團第九旅團第十一聯隊隊長野裕一郎大佐、第三大隊長牟田中佐及第九中隊長中村等人被擊斃。它斬斷了華北日軍的左臂,造成了磯谷師團孤軍深入的態勢,為臺兒莊大捷奠定了基礎。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3月22日,軍事委員會以臨沂告捷,通令嘉勉前線各軍將士努力作戰,並撤銷了對張自忠撤職查辦的處分。

正當張自忠率第五十九軍向費縣疾進時,身後的臨沂戰局又趨緊張。

板垣在偵知張自忠部已開往費縣的消息後,心中大喜,忙糾集4000多人,朝臨沂捲土重來。幾天來,敵機輪番轟炸,重炮竟日射擊。此時,臺兒莊大戰也正在緊張地進行之中,臨沂如若不保,戰役全局必遭影響,於是李宗仁於23日中午急電張自忠:“第五十九軍全部開赴臨沂,協力龐軍肅清臨沂以北之敵。”

接電後,張自忠立即率部原路折回。此時日軍已滲透到回援路上,五十九軍一路奔殺,於24日晨到達臨沂城北的南曲坊、十里鋪、角沂莊、屯、大小嶺南、北道、紅嶇寺、東西墩、古城一帶安營紮寨。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征塵未落,張自忠便偕隨從急匆匆趕往臨沂城內,與龐炳勳會商作戰計劃。當他踏入第四十軍軍部時,看到的是衛兵們正在收拾行囊,準備撤退的境況。龐炳勳看到張自忠走來,頓時老淚縱橫:“藎忱老弟,真難為你了。要是你不回來,第四十軍必全軍覆沒,臨沂城也勢所難保。”

敵援軍已到,兵力得到補充,且其行動屬敗走後之反撲,報復心理必驅使它更加氣勢洶洶。而我軍則元氣大傷,此役距前役僅隔數日,兵力不可能得到補充。當張自忠將這一設想提出之後,龐炳勳卻近似哀求地對張自忠說:“藎忱老弟,我的隊伍已經拼得差不多了,這你是知道的。貴部若不接城防,也不取攻勢,那我只有全軍覆沒了。請老弟無論如何也要想想辦法。你的恩德,於公於私,我當永誌不忘!”他唯恐張自忠不允,於3月24日還發電報給蔣介石:“苦戰月餘,疲憊已極,官兵犧牲,武器損失,均甚奇重。職本革命軍人並不氣餒,乃實無戰鬥,請令五十九軍先接職軍現在防線,以固臨沂。否則,出擊尚未成功,而城垣不守,前功盡棄,影響戰局。即職自問殊無以對國家及犧牲之官兵,現督勵殘部,誓死扼守,仍在激戰中。伏請迅予定奪示遵。”

聽龐炳勳如此說,張自忠斷然改變決定,表示全力發動進攻,二解臨沂之圍。24日晚,張自忠下達作戰命令。

此時,整個戰局更加緊急:敵步兵、炮兵三四千人,西渡沂河向第五十九軍左翼運動,已到達臨沂以北地區;新由高密增援而來的敵鈴木聯隊亦渡河西進,先頭部隊已到達義堂集附近;同時,在臨(臨沂)費(費縣)公路距臨沂20裡處又發現敵軍千餘,臨沂城現已在敵炮有效射程之內。而我第四十軍已基本喪失戰鬥力,臨沂局面主要靠第五十九軍支撐,但也因苦戰經旬,傷亡過半。此種敵我力量對比,我方若不增派援軍,臨沂恐再難守。26日晚,張、龐再度緊急會商,戰區參謀長徐祖詒將情況告知李宗仁。李宗仁聞報後,立即派兵增援。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28日晨,日軍又增步兵千餘、炮12門,共約步兵4000餘人,炮20餘門,向小嶺、南沙埠、古城之線發動了更加猛烈的反撲。這對於已是師勞兵疲、傷亡慘重的第五十九軍來說,幾乎是一種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但哀兵不倒,雖死後生,全體官兵喋血抗戰,前仆後繼,戰事之激烈空前未有。各處守軍雖都有大批壯烈之犧牲,但也斃敵甚眾,遺屍遍野。激戰竟日,我陣地竟巋然不動。

日軍第五師團被阻臨沂之際,正是臺兒莊方面第十師團吃緊待援之時,因此,對臨沂久攻不克的板垣豈肯善罷甘休!隨後,敵改變策略,將兵力轉移集中,專攻前後崗頭之一點。守軍自午至酉堅忍苦撐,敵兩度侵入均被擊退。3月29日,張自忠在給李宗仁的電報中表示:“職軍兩日以來傷亡兩千餘人,連前此傷亡達萬餘人。職一息尚存,決與敵奮戰到底。”

正當守軍殊死苦戰的時候,傳來了援軍已到的消息。這令疲憊已極的官兵精神大振,張自忠趁勢發佈命令:第五十九軍全線出擊。全體官兵又似下山猛虎、出水蛟龍般地朝敵撲去。敵也因連戰疲乏,惶懼困憊,終於陣線動搖,力不能支,向東北方向逃遁而去。繼而,張自忠作了全面反攻的部署。

正在張自忠緊張地籌劃明晨的反攻行動時,不想戰局發生了變化。因臺兒莊方面瀨谷支隊戰況吃緊,日軍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壽造命令第五師團火速前往救援。於是板垣馬上停止了對臨沂的進攻,除留下兩個步兵大隊外,當夜便拉著主力(4個步兵大隊,2個炮兵大隊)開往西南。留下的兩個大隊也在我守軍的追擊下向湯頭退去。

於是,二戰臨沂也因此而告一段落。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此時,第五師團的任務除待機奪取臨沂外,戰鬥重心已移向臺兒莊方面。在臺兒莊決戰期間,張自忠第五十九軍的任務主要就是扼守臨沂,阻斷日軍的補給與增援。

從4月2日起,日軍就向我臨沂陣地屢屢發起進攻。由於對我正面陣地屢攻不克,5日晨,敵轉變了方向,向我陣地側翼的房家莊發動攻擊,並以大部圍攻我古城、城前等村。此處我只有警戒部隊,但守軍不畏強敵,竭力抵抗,激戰至午,房家莊所有民房悉被炸燬,我守軍無所依據,敵即乘勢衝入我陣地。同時古城、城前亦陷敵手。我守軍被迫撤至西墩陣地。日軍在對我臨沂陣地發動進攻的同時,還源源不斷地由義堂集一帶向臺兒莊方面運送輜重和援軍。

為此,戰區司令部於4月4日電告第五十九軍,必須前往阻斷敵之接濟。這對張自忠來說,實在又是一樁難事。以殘破之旅據守臨沂就已經使他捉襟見肘,再擔此任就更使他難顧東西,他著實感到十分為難。然而他畢竟久經沙場,對戰區意圖頗有領悟。此時臺兒莊我軍正準備與日軍一決雌雄,敵接濟之路能否阻斷,將關係到臺兒莊勝負及戰局前途。因此,儘管兵員無多,他還是十分認真,當即調第一八○師一個團遊擊鬍子峪,第三十八師一個團遊擊喬家湖。5日晚,第三十八師游擊隊就在喬家湖遇敵輜重汽車百餘輛及掩護部隊200餘人,當即給予迎頭痛擊,結果擊斃敵人數十名,輜重車輛被我游擊隊焚燬六七十輛;第一八○師游擊隊在蘆家湖一帶將敵10餘輛輜重汽車擊毀焚燒。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此前一日(即4日)晚,接戰區長官部通知:臺兒莊之敵正向東北潰退。張自忠馬上指令第一八○師主力前往堵截,其原防務交由第三十八師接替。

9日,朱陳之敵企圖向西南運動。張自忠令部隊截擊,激戰後,敵仍縮回朱陳。

為徹底解決朱陳之敵,在此後的十來天內,張自忠對朱陳發動多次進攻,雖然使敵無法越雷池半步,但我疲勞之師也久攻未果。

戰至4月中旬,整個戰局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臺兒莊戰役已經勝利結束,日軍受挫後決心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4月7日,日本大本營下達了攻擊徐州的作戰命令,企圖將徐州地區的我軍主力全部殲滅。作為徐州戰役前的準備,華北日軍又重新調整部署,集結部隊,組織發動魯南地區掃滅戰。4月14日,第五師團的國崎第九旅團和長野第四十一聯隊、慄飯原第四十二聯隊都已經集結到義堂集地區,臨時配屬第十師團的坂本支隊也由嶧縣西進,4月19日進入向城。臨沂戰場上呈現出嚴重敵強我弱的態勢。

從16日開始,國崎支隊對我臨沂外圍陣地發起攻擊。張自忠率領第五十九軍及所有援軍浴血奮戰,拼力抵抗。但敵攻勢不減,援軍不絕。阻敵3日後,終因連續苦戰,孤軍困鬥,大嶺、小嶺、西欽宿、水電、林莊等陣地相繼失守。19日上午10時30分,敵機用重磅炸彈炸塌了臨沂西門的城牆,敵軍由此缺口突入城內,使第四十軍守北關部隊受敵夾擊,即撤入城,龐炳勳將守備沂河以東陣地的第二三三團調入城,由第一一七旅旅長李運通指揮以上兩團及軍屬特務營。但各該部苦戰兩月,傷亡慘重,戰鬥力甚微,雖奮勇堵擊,而竟被敵占城內北半部及北關西關,並迫攻東關向我守城部隊包圍。守城部隊奮勇抵抗,巷戰肉搏,激戰中,計傷營長1人,陣亡連長3人及以下官兵600餘,約佔守城部隊十分之六七。龐炳勳奉司令長官電話,令守城部隊向城外撤退。夜間12時以後,全部守城部隊皆由東門撤出。臨沂終於在強敵攻擊之下失守。

張自忠將軍臨沂三次大戰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4月20日,第五十九軍奉第五戰區長官電令,以臺濰公路為中心,分別對敵遊擊、截擊;21日,第五戰區續命第四十軍開赴郯城整頓,第五十九軍即轉峰對口、黃店一帶,對敵遊擊;22日,第五十九軍復奉第五戰區長官令,轉向長城、四戶鎮方面,保持重點於右翼,夾擊湯恩伯第二十軍團當面之敵。接令後,各部分別向新防地轉移。至此,持續近兩月之久的臨沂戰役終告結束。

三戰臨沂雖然以臨沂失守而告終結,但它的重大意義不可抹煞。此期間正值臺兒莊決戰,張、龐兩軍據守臨沂,牽制了日軍第五師團的兵力,阻截了日軍的補給與增援,對於保證臺兒莊決戰的勝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第五戰區參謀長徐祖詒所說:臨沂守軍“前後支持50日之久,俾由臺兒莊北上之我軍不感側背之威脅,完成包圍敵於附近山地之企圖,實徐州會戰中最為重要之關鍵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