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文史資料:奔赴革命聖地延安

雲志安 是在土默特高等小學恆升老師的動員下去延安的。

1939年,雲志安在土默特高等小學上學,恆升是班主任。他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抗日思想教育,啟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此基礎上,秘密動員學生去延安。那時,他先找最可靠的學生談去延安的事,然後由思想覺悟好的學生個別串聯。有一次,雲廣生找雲志安談了去延安幹革命的事,雲志安聽了很興奮,堅決要和他們一起去。

1939年暑期,雲廣生秘密告訴雲志安最近就要走,讓做好準備。一切準備就緒後,雲志安先找到雲自忠(也是土默特小學的學生)聯繫,兩人商量好一起從厚和(呼和浩特)出發先到察素齊。

察素齊駐有“防共二師”和日本軍隊,去察素齊必須格外謹慎。他們到了察素齊,暫住在雲自忠家。他家裡人知道雲自忠要去延安就一齊反對。他的奶奶、媽媽說,你走了我們全家沒有一個男人(雲自忠的父親在外做事長年不回家)怎麼生活?哭成一團。看到這種情況,雲志安也感到為難,第二天就另找親戚家住下。還有幾個同學因被家人追回阻攔,沒有去成。

在察素齊住了五六天,大青山黨組織派工作人員張祿來和他們聯繫,問有什麼困難和要求。大家都說沒有。一天早晨,黨組織派人通知他們在察素齊鐵路南的高粱地裡集合。去的人有“土小”的雲自忠、雲祥生、雲林秀、雲志安、張玉慶、李永年,還有女同學巴增秀。在那裡他們見到了賈力更同志。雲志安早就聽說過賈力更這個名字,但始終未見過面。這次見面留下深刻印象。他大約三十來歲,中等身材,很魁梧,臉黑黝黝的,看上去像個地道農民,很機靈,說起話來很有條理。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張祿。賈力更和張祿問了一些情況後說:如果大家沒有什麼意見,現在我們就動身去延安。大家都說沒什麼意見。於是,賈力更、張祿同志就帶領著這些青年人向南出發了。

當天下午走到小裡素村,住在雲三毛家(雲三毛是烏蘭夫舅舅的兒子)。在小裡素村見到了李文精。第二天,由塔布子來了一大批人,其中有云世英、雲升格、雲曙碧(女)、雲琳(女)、布赫、雲成烈、雲成光、雲照光、趙俊生、成義等。大家商量好從小裡素村向西南方向進發。考慮到人較多,行動不方便,決定兩三個人分一夥走。前邊帶路的人用暗號和路標做指示與後邊的人聯繫。這二十幾個人走到天黑時,到達黃河邊上一個叫四先生窯子的村子,住在一個老鄉家裡。

大家走了一天一夜,又累又餓,老鄉給他們煮了一鍋稀飯,在院子裡圍了一圈吃飯。這時,突然闖進來幾個偽軍,端著搶大喊:不許動!當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由於缺乏經驗,一時不知所措。賈力更同志很沉著,他考慮到一群年青人沒有什麼政治身份,估計問題不太大;可他是共產黨員,目標明顯,弄不好會連累這群年青人。於是他端起飯碗假裝盛飯,溜出了院子。偽軍們端著槍走進院子,對這些年青人進行盤問、搜身,又搜查了他們住的房子,結果什麼也沒有搜到。接著又把當中幾個年齡大些的拿繩子捆起來審問。大家都說是逃難的,到黃河那邊投奔親戚。這時,村裡的老鄉也都同情他們,對偽軍說:“人家都是娃娃女人,也沒有搜出可疑的東西來,他們就是個逃難的,不要為難他們了。”折騰了一陣子,偽軍們也緩和下來,順口對老鄉們說:“你們誰擔保?”,老鄉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大家擔保!”。於是,給鬆了綁,叫住在原地,等第二天再說。第二天一早,李永年想起他有個姑姑,就住在離這裡二里多路的小召村,於是他們一大早就來到小召村李永年姑姑家。他們家日子過的也不富裕,一下子來了二十多人,吃一頓飯也真夠為難的。可儘管在這種情況下,主人還是熱情地接待了這些年青人。

在小召村得知,昨天偽軍抓他們的時候,住在另一個地方同行去延安的張玉慶、雲自忠也被偽軍抓住了。當時逃出去的除賈力更外,還有云升格、雲祥生、雲三毛、布赫。後來到了小召村後,偽軍把張玉慶、雲自忠也放了。到小召村的當天晚上,李永年的姑夫回來了。他姓奇,是準格爾旗蒙古族人,曾在偽軍裡幹過事,還當過連長。當他聽說這些逃難的年青人被抓的事後,非常生氣,立即把那個偽軍連長叫來數落了一頓,偽軍連長向他說了道歉的話才算了結。這場危機總算過去了。

大家心情平靜下來後,馬上商議下一步的行動。一致認為,首先要把跑散的人找回來,同時要把我們脫險的消息報告大青山黨組織,讓他們放心;其次就是儘快渡過黃河。

張祿同志把返回送信的任務交給了雲志安,同時告訴雲志安怎樣找黨組織,以及向組織報告的內容。臨行前,張祿把一套民團偽軍服裝讓雲志安穿上,說這樣行動方便。當天下午,雲志安就往回返。

到了董爾壩河。正愁沒法過河的時候,從河的遠處漂過來一隻小船,雲志安大聲把船喊過來,並且對撐船的老鄉說了許多好話,才勉強把他渡過河。快到半夜時分,雲志安趕到了小裡素村。就在進村前,突然從高粱地裡竄出一個大漢,把他嚇的渾身冒汗、頭上冒火,不知說什麼好。後來這個人說,他是小裡素村的人,問:“你們不是被偽軍抓住了嗎?我們正為你們擔心呢!”。聽了這話,雲志安才放下心,說我是來找三毛的。他說:“那好,我領你去找”。於是他們一起進村到了三毛家。第二天早上,雲志安把張祿告訴的話對三毛講了。按張祿的囑咐,叫三毛把奎璧找到,告訴奎璧他們已脫險的情況,並請奎璧把這個情況轉告大青山黨組織和賈力更同志。同時請奎璧給籌劃一些錢,買幾頭毛驢。

三毛聽了這些情況,馬上就去找奎璧,讓雲志安等一天。第二天奎璧來了,他沒有進村,是在村南邊一塊高粱地裡和雲志安見了面,雲又把情況仔細說了一遍。奎璧聽了很高興,說組織上聽說你們被抓的消息很著急,正準備設法營救你們。這回知道你們脫險就放心了。至於籌錢的事,你等一天,我去準備。又隔了一天,他按時把錢和其他東西給送來了。

雲志安拿上錢和其他東西又往小召村返,路過大岱村時,與雲升格相遇,又找到布赫,三個人一起返回小召村。雲志安把見到奎璧的情況向張祿作了彙報,把帶來的幾十元蒙疆票交給張祿。張稱讚雲志安事情辦得好,並說準備儘快過黃河。在雲志安返回小召村前,張祿已把大批人馬送過了黃河。雲志安在小召村住了一兩天,在張祿的護送下也過了黃河。

過黃河的那天,動身比較晚,到了黃河邊時,天已經黑了。黃河岸邊沒有船,也沒有人,正發愁的時候,看見對岸划過來一隻小船。張祿大聲喊了好長時間,那條小船才慢慢過來。雙方看清楚以後,經過交涉,老鄉才同意把我們三個人,以及一頭小毛驢外加一袋白麵渡過河。剛一上岸,有兩個國民黨兵把守,正要搜身,見我們有白麵就停住了手。我們看在眼裡,馬上說,正想給“老總”送點白麵。於是給他們裝了滿滿兩帽子白麵,同時把帶在身上的兩條金槍牌香菸拿出來,給他們每人幾盒,兩個國民黨兵非常高興。就這樣他們比較順利地渡過了黃河這一難關。

過了黃河往前走到達塔並召的時候,天已經很晚了,先期過河的同志們早已睡了覺。雲志安、張祿等一到,他們都起來問長問短。一路上的艱苦程度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大家一心想去延安,這點困難就不在話下,誰也沒有一點怨言,只盼早日到延安。

塔並召這個地方是托克托縣國民黨遊擊縣政府的駐地。當他們知道了這些年青人是要去延安時,他們說:去延安?那是共產黨的老窩!吃小米,住窯洞,成年累月勞動,學不到什麼,還是不去為好。不管他怎麼說,絲毫沒有動搖了這些年青人去延安的決心。後來他看勸說沒有任何效果,也只好作罷。附近有一個電臺,電臺的負責人聽說這裡暫住著一群投奔延安的青年人,也想阻攔。於是派人找他們談話,請他們吃飯,勸他們不要去延安。但是,這些年青人不怕千難萬險,不聽花言巧語,仍然一心去延安。他們覺得說服不了,也只好作罷。

離開塔並召後繼續往前走,他們遇到了馬占山部隊的盤查審問,又遇到國民黨部隊的阻攔刁難,還遇到國民黨特務的威脅利誘。但不管什麼困難,都沒能動搖這些年青人去延安的決心。

最終,經過20多天的艱苦行軍,雲志安一行到達了嚮往已久的革命聖地延安。從此,他們在黨中央、毛主席的親切教導下,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