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年底前市區汙水處理率達90%

<table> 力爭年底前市區汙水處理率達90%

英德全力奪取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努力讓英德天更藍、水更清、土更淨、環境更優美。鄧文燕 攝

/<table>

南方日報訊 (記者/鄧文燕)4月17日,英德市召開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部署下階段七項重點任務。

英德市委書記吳耿淡在會上強調,今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要打贏這場攻堅戰,必須以“硬作風”啃“硬骨頭”,真抓實幹、動真碰硬,全力奪取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努力讓英德天更藍、水更清、土更淨、環境更優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成效

一季度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100%

據悉,自2018年汙染防治攻堅戰開展以來,英德市上級部署要求,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工作,並取得一定成效。

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9年英德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335天(實況),優良率92.8%,但未達到95%的目標要求。細顆粒物(pm2.5)濃度值為30微克每立方米、相比2018年減少16.7%。2020年第一季度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細顆粒物(pm2.5)濃度值為2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了48.3%,6項主要汙染物指標全面達標。

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除滃江(大站)斷面外,北江流域其餘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年均值全部達標,滃江(大站)斷面年平均濃度呈明顯下降趨勢;汙染防治重點任務穩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中,英德市大氣、水、土染防治涉及任務清單工作52項,已完成17項,未完成14項,其餘項正在穩步推進。

部署

重點做好七項工作任務

會上,英德副市長錢金勤分析了目前該市汙染防治攻堅工作的形勢,指出英德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形勢仍比較嚴峻。

2019年,受臭氧天氣、秸稈焚燒等因素影響,英德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未達到95%的目標要求。另外,汽車尾氣成為英德市環境空氣汙染的首要因素,泥頭車等路面重點運輸車輛遺撒飄散等汙染行為屢禁不止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空氣質量。

會議部署七項重點任務,包括確保重點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全面提升鄉鎮汙水處理能力、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全力做好露天焚燒專項治理、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狠抓揚塵汙染治理、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固體廢物行為等。

會議強調,要全力推進滃江流域稀土汙水治理工程建設項目;進一步提高城區、建制鎮汙水處理率,到12月前市區汙水處理率力爭達到90%;要將市區揚塵整治作為本年度大氣汙染防治重中之重,對市區建成區內大小汙染源和區域外沙場、碼頭、礦山、停車場等重點揚塵汙染源進行巡查,嚴厲打擊泥頭車超載、帶泥上路和沿途撒漏等違法行為。

要求

真抓實幹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

“清遠的發展定位是珠三角的後花園,而英德不僅是後花園的組成部分,還是整個粵北生態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連環境都保護不好,真的說不過去。”吳耿淡表示,現在,已經把相關存在問題列出來,把任務重新分解,明確了各單位的職責,以及工作的進度要求等,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認真研究貫徹,根據自身職能和任務部署安排有關工作。

吳耿淡強調,要以“硬作風”啃“硬骨頭”,真抓實幹,全力奪取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特別要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準工作切入點,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要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淨土防禦戰、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全面完成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吳耿淡還提出,要加大對汙染防治方面的投入,強化人、才、物的保障,尤其是加大財政投入,保障汙染防治工作所需資金,確保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民生項目的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