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代價盲目追求學生數量?這5大誤區你踩了幾個?

不惜代價盲目追求學生數量?這5大誤區你踩了幾個?

導讀

如何才能夠快速的招生,招到更多的學生,是每個校長開門面對的最關鍵,也是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很多校長盲目追求學生的數量多,從而不惜代價反而得不償失。

下面就常見的5大教培機構市場招生誤區,來和校長們一起分享。

誤區一:鮮有論證,盲目冒進

培訓機構的招生完全不同於公辦學校,更不同於企業,商店對產品的營銷、推銷。

民辦培訓機構要求學校在廣泛調查、分析家長,學生的“擇校”需求,瞭解、熟悉“生源大戰”的市場競爭規律的前提下,構建自己的辦學優勢,推出本校的服務“亮點”,採用“小步走,不停步”的穩紮穩打策略。

個別培訓機構卻鮮有論證便盲目冒進。

如成都市曾有兩所培訓機構在招生諮詢點大打“廣告仗”。你購五個展點,我便購十個;你買四個大氣球,我扯四條大橫幅;你校董事長出場,我校投資方“站臺”,殊不知家長、學生根本不理這一套,其結果自然大跌眼鏡。

成本開銷大增,招進學生寥寥。

又如曾有依託某名校辦學的兩校,一校在校門擺攤宣傳,進行招生登記:

另一校獲知信息後立馬跟上,依葫蘆畫瓢地在校門另一側擺開陣勢,開展宣傳,實施招生登記,全然不顧自己的辦學基建進度(學校籌建現狀是半年內校內設施根本無法使用)。如此意氣用事,盲目冒進,後果可想而知,既加大了成本,又只收了不到十個學生,根本無法按承諾如期開學,又為明年的招生留下了陰影。

不惜代價盲目追求學生數量?這5大誤區你踩了幾個?

誤區二:外行指揮,理念錯誤

其一,絲毫不懂教育規律的投資方非要親臨招生前線,坐鎮指揮;或派親屬掌握招生辦學大權,讓請來的校長當“花瓶”。

於是乎,他們用在市場經濟尚不成熟的條件下購買土地,推銷某一種“新藥”的理念去制定招生策略。

如:請某某領導為校區題詞,建校剪綵,視察:甚而荒唐到了請某某著名歌星,演員到校造勢,全然不知家長,學生並非為了提拔或消遣,而是在理智的“擇校”,其關注的要害是是否真正的專家辦學,名師執教,優苗雲集,教學可靠,質量優秀。

其二,抱著“商場如戰場”的舊理念不放,將競爭的成功建立在對手失敗的“沙灘”上。

於是乎與其它培訓機構大打價格戰、廣告戰,不惜血本的“挖生源”,甚而時不時在招生宣傳中詆譭兄弟培訓機構,最終結果往往是幾敗俱傷。

事實上,隨著相互依存的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純競爭觀念己明顯落伍。資源共享,通過有序競爭完全可將民辦教育這塊蛋糕做得更大。

之間在招生中存在競爭,但更需要的是合作、自律與和諧,就像著名的銀行家勃納德·巴雷奇所言:“你並不需要熄滅別人的燈光以使自己明亮。”

不惜代價盲目追求學生數量?這5大誤區你踩了幾個?

誤區三:急功近利,缺乏戰略

培訓機構招生中極易陷入的誤區三是:

沒有科學的辦學管理目標和長期的戰略規劃,而是心態浮躁和急功近利,過分追求眼前的利益和虛名。

表現之一是為了展現校區的人氣,毫無原則地追求學生的數量,美其名曰教育思想端正——有教無類。

簡言之來者不拒。這就為日後的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品牌的打造種下禍根,埋下隱患。

一般而論,新創的培訓機構,無歷史積累、無辦學成果,無誘人品牌,天生脆弱,極需呵護。

表現之二是為了爭奪優生,衝教學業績而不惜血本,全然無總體戰略設計和經濟狀況。

不惜代價盲目追求學生數量?這5大誤區你踩了幾個?

誤區四:包裝過度,管理不足

美國《財富》雜誌每年要評選出世界前500強企業排名,據相關資料顯示,歷年世界前500強企業都有一個顯著特點:有一套健全有效的經營管理模式。

它是企業管理的精華,是企業活力和效率的可靠保障。然而,部分培訓機構的招生完全依賴宣傳,宣傳過度,管理不足使其又進入了誤區。

有的培訓機構在開展宣傳活動時,總希望通過一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活動,鋪天蓋地的標語、廣告使學校一夜揚名,吸引來眾多學生,然而知名度不等於美譽度,轟動效應不等於轟動效益,能吸引學生、家長的眼球不一定能激起他們的擇校欲,一所培訓機構要在招生市場中佔有足夠份額,不僅僅是要讓人知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家長了解它時自然伴生一種好感,一種信賴,從而在此基礎上產生強烈的擇校願望直至擇校行為。

沒有好的校內管理,沒有高素質的招生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沒有學校招生工作的真正實力。

遺憾的是培訓學校的投資方恰恰在此再入誤區。他們寧肯花巨資打廣告,請宣傳員,進行招生包裝也不肯重金引進優秀招生管理人才,當然沒有科學的招生激勵機制;或者聘用人才後也不放權,在招生工作中寧肯用不懂教育的親屬也不肯輕信“外人”,其招生效果當然不盡人意。

又如,部分培訓機構因招生管理工作薄弱而常見此現象,在“人人都應關心招生工作,人人都是招生人員”的漂亮口號下,真正的按部就班,安排人人上陣。

殊不知“招生”本是學校對外展示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招生工作人員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如口齒伶俐,談吐得體,形象端莊,待人熱情易親近,介紹內容令人信服。

家長、學生從招生人員身上得到學校的第一真實印象,是決定是否擇此校的要素之一,很難設想,不善於言表,照章行事,缺乏熱情或形象欠佳的招生人員會很好的完成招生任務。

不惜代價盲目追求學生數量?這5大誤區你踩了幾個?

誤區五:道德欠佳,誠信不足

表現之一是有的培訓機構在進行招生宣傳時,重視一時的承諾和做表面文章,忽視長期的兌現和服務。

表現更差的是在招生宣傳中玩數據、文字遊戲,運用種種手段欺騙學生、家長。

又如“今日送我一名學生、明日還你一名棟樑”,口號大得嚇死人,全然不顧“教育是育人的重要手段,但教育絕非萬能”的基本教育規律。

如此等等,道德欠佳,誠信不足,將“首先賣信譽,其次招學生”的原則束之高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