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做機加工這麼久,加工工藝瞭解多少,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複習一下哦……


一、工件裝夾有哪三種方法?

1、夾具中裝夾

2、直接找正裝夾

3、劃線找正裝夾


二、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有哪些?

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等


三、基準如何分類?

1、設計基準

2、工藝基準:工序,測量,裝配,定位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四、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原始誤差包括哪些內容?

原理誤差、定位誤差、調整誤差、刀具誤差、夾具誤差、機床主軸迴轉誤差、機床導軌導向誤差、機床傳動誤差、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工藝系統受熱變形、刀具磨損、測量誤差、工件殘餘應力引起的誤差。


五、工藝系統剛度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1、切削力作用點位置變化引起的工件形狀誤差

2、切削力大小變化引起的加工誤差

3、夾緊力和重力引起的加工誤差

4、傳動力和慣性力對加工精度影響


六、機床導軌的導向誤差和主軸迴轉誤差包括哪些內容?

1、導軌主要包括導軌引起的刀具與工件在誤差敏感方向的相對位移誤差。

2、主軸徑向圓跳動、軸向圓跳動、傾角擺動。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七、機床傳動鏈傳動誤差分析?減少傳動鏈傳動誤差的措施?

誤差分析:即利用傳動鏈末端元件的轉角誤差Δφ來衡量。

措施:

1、傳動鏈件數越少,傳動鏈越短,Δφ就越小,則精度越高;

2、傳動比i越小,尤其是首末兩端傳動比小;

3、由於傳動件中末端件的誤差影響最大,故應使其儘可能精確 ;

4、採用校正裝置。


八、哪些誤差屬於變值系統誤差?

系統誤差:(常值系統誤差變值系統誤差) 隨機誤差

常值系統誤差:加工原理誤差,機床,刀具,夾具的製造誤差,工藝系統的受力變形等引起的加工誤差。

變值系統誤差:刀具的磨損,刀具,夾具,機床等在熱平衡前得以熱變形誤差。

隨機誤差:毛坯誤差的複印,定位誤差,加緊誤差,多次調整的誤差,殘餘應力引起的變形誤差。


九、保證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徑有哪些?

1、誤差預防技術:合理採用先進工藝與設備直接減少原始誤差

2、誤差補償技術:在線檢測偶件自動配磨,積極控制起決定作用的誤差因素


十、表面層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括哪些內容?

1、表面層金屬的冷作硬化;

2、表面層金屬的金相組織變形;

3、表面層金屬的殘餘應力。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十一、試分析影響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粗糙值由:切削殘餘面積的高度 。

主要因素:刀尖圓弧半徑、主偏角、副偏角、進給量 。

次要因素:切削速度增大 ,適當選擇切削液 ,適當增大刀具的前角 ,提高刀具的刃磨質量。


十二、試分析影響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幾何因素:1、磨削用量對錶面粗糙度的影響;2、砂輪粒度和砂輪修整對錶面粗糙度的影響。

物理因素的影響:表面層金屬的塑性變形,磨削用量和砂輪的選擇。


十三、何謂磨削回火燒傷?何謂磨削淬火燒傷?何謂磨削退火燒傷?

回火:如果磨削區的溫度未超過淬火鋼的相變溫度,但已超過馬氏體的轉變溫度,工件表面金屬的馬氏體將轉化為硬度較低的回火組織 。

淬火:如果磨削區的溫度超過了相變溫度,再加上冷卻液的冷卻作用,表面金屬會出現二次淬火馬氏體組織,硬度比原來的馬氏體高 ;在他的下層,因冷卻較慢出現了硬度比原來的回火馬氏體低的回火組織 。

退火:如果磨削區的溫度超過了相變溫度而磨削過程有沒有冷卻液,表面金屬將出現退火組織,表面金屬的硬度將會急劇下降。


十四、粗基準和精基準的選擇原則

粗基準:

1、保證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則;

2、保證加工表面加工餘量合理分配的原則;

3、便於工件裝夾的原則;

4、粗基準一般不得重複使用的原則 。

精基準:

1、基準重合原則;

2、統一基準原則;

3、互為基準原則;

4、便於裝夾原則。


十五、工藝順序按排有哪些原則?

1、先加工基準面,再加工其他表面;

2、一般情況下,先加工表面,後加工

3、先加工主要表面,後加工次要表面;

4、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後安排精加工工序。


十六、如何劃分加工階段?劃分加工階段有哪些好處?

加工階段劃分:粗加工階段、半精加工階段、精加工階段、精密光整加工階段 可以保證有充足的時間消除熱變形和消除粗加工產生的殘餘應力,使後續加工精度提高。另外,在粗加工階段發現毛坯有缺陷時就不必進行下一加工階段的加工,避免浪費。此外還可以合理的使用設備,低精度機床用於粗加工精密機床專門用於精加工,以保持精密機床的精度水平;合理的安排人力資源,高技術工人專門從事精密超精密加工,這對保證產品質量,提高工藝水平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十七、提高生產率的工藝途徑有哪些?

1、縮短基本時間;

2、減少輔助時間與基本時間重疊;

3、減少佈置工作的時間;

4、減少準備與終結時間。


十八、裝配工藝規程主要的內容有哪些?

1、分析產品圖樣,劃分裝配單元,確定裝配方法;

2、擬定裝配順序,劃分裝配工序;

3、計算裝配時間定額;

4、確定各工序裝配技術要求,質量檢查方法和檢查工具;

5、確定裝配零部件的輸送方式及所需要的設備和工具;6、選擇和設計裝配過程中所需的工具,夾具和專用設備。


十九、機器結構的裝配工藝性應考慮哪些內容?

1、機器結構應能分成獨立的裝配單元;

2、減少裝配時的修配和機械加工;

3、機器結構應便於裝配和拆卸。


二十、查找裝配尺寸鏈應注意哪些問題?

1、裝配尺寸鏈應進行必要的簡化;

2、裝配尺寸鏈組成的“一件一環”;

3、裝配尺寸鏈的“方向性”在同一裝配結構中,在不同位置方向都有裝配精度的要求時,應按不同方向的裝配尺寸鏈。


二十一、機床夾具的組成及功用?

機床夾具是在機床上裝夾工件的一種裝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對於機床和刀具有一個正確位置,並在加工過程中保持這個位置不變。

組成部分有:

1、定位元件或裝置;

2、刀具導向元件或裝置;

3、夾緊元件或裝置;

4、聯接元件;

5、夾具體;

6、其它元件或裝置。

主要功能有:

1、保證加工質量;

2、提高生產效率;

3、擴大機床工藝範圍;

4、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保證生產安全。

機加工面試必考題來了!

二十二、按夾具使用範圍,機床夾具如何分類?

1、通用夾具;

2、專用夾具;

3、可調整夾具和成組夾具;

4、組合夾具和隨機夾具。


二十三、定位誤差包括哪兩方面?

1、由於工件定位表面或夾具上的定位元件製作不準確引起的定位誤差稱為基準位置誤差。

2、由於工件的工序基準與定位基準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誤差叫基準不重合誤差。


二十四、對工件夾緊裝置設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在夾緊過程中應能保持工件定位時所獲得的正確位置。

2、夾緊力大小適當,夾緊機構應能保證在加工過程中工件不產生鬆動或振動,同時又要避免工件產生不適當的變形和表面損傷,夾緊機構一般應有自鎖作用。

3、夾緊裝置應操作方便,省力,安全。

4、夾緊裝置的複雜程度和自動化程度應與生產批量和生產方式相適應,結構設計應力求簡單,緊湊並儘量採用標準化元件。


二十五、夾緊力確定有哪三要素?分別有哪些原則?

1、 夾緊力的作用方向應有利於工件的準確定位,而不破壞定位,為此一般要求主要夾緊力垂直指向定位面 。

2、夾緊力作用方向應儘量與工件剛度大的方向相一致,以減小工件夾緊變形 。

3、夾緊力作用方向應儘量與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一致,以減小所需夾緊力。


夾緊力作用點選擇原則:

1、夾緊力作用點應正對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面內,以保證工件已獲得的定位不變。

2、夾緊力作用點應處於剛性較好的部位以減小工件夾緊變形。

3、 夾緊力作用點應儘量靠近加工表面以減小切削力對工件造成的翻轉力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