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槐树下的柳林县城格外景色宜人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柳林碗团是山西省吕梁市的传统面食小吃,在柳林方言中,"团"、"脱"、"秃",音节相似,故有多名。但人们大多喜欢碗团这个名字,用圆圆的碗蒸出圆圆的碗团,象征团团圆圆。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是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

这里是极具传奇 饱经沧桑沉浮的古村落

这里有着红军东渡 志丹将军饮弹牺牲的历史

这里晋陕峡谷延绵起伏 黄河之水川流不息

这里是黄河岸边的家乡柳林——三交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柳林县三交村位于柳林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中国红枣第一镇(1998年农业部命名)——柳林县三交镇。全村区域面积49.5公顷。由于地处黄河边,1936年红军东征经过地,刘志丹将军牺牲地,形成了三交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红色文化也为三交村发展红色旅游、创建旅游示范村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面倚黄河经久不息

寄居峡谷绵延起伏

三交村的坐落

自古就享有

鼓击震两省 鸡鸣惊四县的地域美誉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村内有省级文保单位——刘志丹殉难处,市级文保单位——山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旧址,县级文保单位——老爷庙、勤俭老店,以及周恩来路居地、毛泽民筹粮处、红三十军军部、基本保存完整的400米明清古街等资源,也有黄河古渡码头、旅游码头等比较完整的黄河一日游旅游项目,每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在这里看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波澜壮阔

在这里看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中

在这里看黄河九曲回肠一路奔涌永不停歇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相传大禹治水从此开始

黄河流经古镇三交段水势平缓

因水路运输发达

这里曾经渡口码头船桅林立

三交古镇至今仍有人在河上

摆渡秦晋两地的过往车辆

快艇飞驰

艇尾卷起的浪花拍打着河面

可以说是万里黄河最美的一段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大山巍峨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黄河的对岸

天然而成的黄河母亲峰

终年守望在这里

酷似一位母亲凝视着滚滚的黄河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来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当年留下的一处屯兵之用的山寨闯王寨

坐落在三交古镇西岸

是秦晋两省四县交汇处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三交镇高温干旱日照充足

适宜红枣生长

这里有大片的红枣林带

红枣文化底蕴深厚

又脆又甜

太好吃了

这里的红枣个大核小肉厚味甘

被列为全国八大名枣之一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旅程的最后一站

我们来到了位于山顶的刘志丹烈士殉难纪念亭

站在刘志丹纪念馆的观景台俯瞰黄河一览无余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黄河惊涛彻云间

枣香脱茧化成蝶

周末休闲游

三交村:吕梁市 柳林县 三交镇 三交村

大河汤汤,大山巍峨——吕梁市三交村

看腻了人潮拥挤,疲惫了电脑手机。

周末闲暇,抛弃城市繁重的压力,享受难得的反璞时光吧!

说明:

1、图片来源于网络。作品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向所有原作者致敬。

2、所有转载均表明原始出处与原作者,如尽力核查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则默认“来源网络”。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