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了,還抱著“讀書無用論”的同學該醒醒了

畢業了,還抱著“讀書無用論”的同學該醒醒了

讀書無用論

在全球許多富豪皆輟學出身的情況以及眾多大V的鼓吹下,“學歷無用論”逐漸在社會輿論中形成一股話題效應。

“讀書無用論”的論據大底是沒讀書的人還當老闆賺大錢,苦逼讀書的給這些人打工、賺生活費,然後還配備各種圖片、段子,不得不讓人覺得讀書還真沒用。

6月5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伊斯格魯布(Christopher L. Eisgruber)在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時特別指出:“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大學學位,它將擴大你能追尋的職業範圍、增加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深化你欣賞社會與文化的能力,以及提供終生學習的基礎”。對“學習無用論”進行了有力的反駁

演講精華摘錄

畢業了,還抱著“讀書無用論”的同學該醒醒了

一些人在文章、書籍和演講中宣稱,很多人其實不用上大學,大學生太多了。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說法,因為已經有經濟學數據充分證明了讀大學的好處。

從經濟學數據來說,投資大學學位的回報率在9%—16%之間!相比之下,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僅為7%。西北大學教育經濟學家莫頓夏皮羅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投資大學學位將是他們一生中做過的最英明的經濟抉擇。

一個大學學位還能帶來許多其他好處,比如大學畢業生們擁有更高的幸福感和工作滿意度。即使在收入不多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的人比非大學畢業的人健康,他們有更大幾率進行體育鍛煉、參與投票並且擁有更高程度的公民參與度。

從實用角度考量的話,還應該加上那些由於對文化、藝術、世界多樣性內在美和卓越觀點理解能力的增強而額外帶來的樂趣。

大學學歷能讓你擁有應對更多變化的能力,無論是在你身上還是這個世界發生的變化。

畢業了,還抱著“讀書無用論”的同學該醒醒了

不可否認,沒有上個大學而自主創業獲得成功、賺取了大錢的人,在當下中國確實大有人在,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或許就有我們的親戚和朋友。

中國沒有上個大學的至少超過十二億人吧,他們中有成為富豪、老闆及在其他方面成功的,不是很正常嗎,但是他們的成功比例是多少呢?

確實,上過大學而未能取得成功的大有人在,但是取得成功大學畢業生的也同樣大有人在,君不見各行各業凡是優質(資源多、權力大、關係硬的)崗位莫不是大學生在充任,成功者的比例佔多少呢?

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我想,沒有讀過大學的成功者在所有沒有讀過大學的人中的比例,肯定要小於讀過大學的成功者在所有讀過大學的人中的比例。簡而言之,上過大學的人要比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單從言論上可能還不夠充分推翻“讀書無用論”,那麼我們就來擺事實舉例子:比如對於“讀書無用論”已經深深紮根的一些欠發達農村地區

由於教育資源環境、教學條件相對落後,當地一些家庭的孩子與城鎮地方的孩子相比,學習成績及其它綜合素質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加上教育費用後期越來越高昂,對貧困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負擔,投資回報週期又太長,在看到一些“沒怎麼讀書”的人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後,家長綜合權衡利弊之下,就會讓孩子也儘早走入社會賺錢,為家裡減輕負擔。

但問題是,家長歸納結論的時候卻忽視了,那些所謂讀書少、學歷低,卻能在社會上取得世俗意義上成功的人畢竟是極少數,在他們光鮮亮麗的背後,有更多人因為低學歷缺乏競爭力而不得不在社會上努力掙扎。

與之相反,從統計概率角度而言,學習好的高學歷者,有更大的機率獲得人生的成功。比如此前傳遍互聯網的一張“烏鎮飯局”合照上,細心的網友就發現,中國互聯網的大佬們,不僅會賺錢,事業有成,他們還是一群學霸。

畢業了,還抱著“讀書無用論”的同學該醒醒了

京東集團劉強東是宿遷高考狀元,畢業於人民大學;小米創始人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騰訊CEO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今日頭條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美團王興與王慧文、快手宿華都畢業於清華大學;摩拜單車王曉峰畢業於廈門大學;聯想集團楊元慶畢業於上海交大。還有不在飯桌上的百度李彥宏(北大)、巨人史玉柱(浙大)也都是當年的高考狀元。

數據研究表明,在IT互聯網產業若想創業成功,來自名校顯然更有機會,無論商業嗅覺、IT技術和人脈圈,名校畢業生更有優勢。且這並不是小概率的數據

從客觀上來說,數據證明了“讀書無用論”是錯誤的,而從宏觀的角度來說,這世上很多的理論都可以依靠數據來證實,而數據也並非是人們印象中的只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能夠擺事實講道理的有力證據,數據不僅僅能夠影響商業,更能夠影響我們的生活,數據的價值與發掘,是無限量的,生活中,商業中,我們都需要數據的加持,才能讓事業宏圖展翅,才能讓生活更加美化更加智能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