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今天热搜榜里最热闹的,莫过于喜提入冬后第一场雪的成都人了。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说起成都,虽说赵雷一夜唱火了它,但真的去过成都,你才知道什么叫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钵钵鸡、串串、火锅、麻辣烫……走在路上,你什么都不用做,一闻,你就知道自己是在成都了!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一碗盖碗茶,一场川剧变脸看下来,就算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好像也感受到了什么是成都的巴适。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伊夫说,成都就像一个泡菜坛子,既包容,又有盐味儿。成都人就像泡菜坛子里的萝卜、生姜,各有各的“板眼儿”。

板眼儿,成都话。之于上海人的洋气,东北人的横,是骨子里的姿态。

成都人骨子里的姿态,既是街头巷尾的麻将、茶铺和火锅;也是谢帝那首《老子明天不上班》里不爱江山爱生活的闲散。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伊夫是地道的成都娃儿,出道很早,一脸青涩却已经在江湖上闯荡多年。15岁打工,18岁参军,卖过饮料,当过调酒师,干过汽车修理工,做过婚庆策划...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去电玩城教别人打游戏,一个月赚了800元,嗯,打游戏也要好好打!”

“在春运的时候,那火车,简直挤得跟真空包装的兔头一样。真是锻炼了我一身‘在夹缝里求生存’的能力。” 看着陈可辛的《三分钟》,伊夫说着自己当列车员的经历。

这样的故事,他有太多……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这个外表看来野蛮生长,为所欲为的大男孩,其实都是蓄势待发。他不过是早早就认清自己的未来,不在那些朝九晚五中,自己喜欢的是所有关于自由和美好的生活。

就像苏喜多歌里唱的那样:“如果没有成都,我在哪里还爱你。”无论是当年的茕茕孑立,还是如今的意气风发,他依旧是那个热爱生活的成都娃儿。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于是,技能满点的伊夫,闯荡了一番世界后,回到了他的地盘,回了成都,打磨起他的城市民宿。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什么是城市民宿?

伊夫很喜欢这个问题,“我是成都人,我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驿舍的人,让他们感受最日常的成都,这就是城市民宿的意义。”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早上6点窗外咕咕的鸽子叫声,12月初锦绣巷铺了一地的银杏叶,小酒馆演出第一排角落里的川菜和酒,这都是成都记忆里最温柔的部分。


伊夫的来去驿舍,就在宽窄巷子旁北泡桐树街的老院里,是他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地方,也是成都最市井的地方。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出门右拐是泡桐树小学,学校对面长着一棵泡桐树,树下有家老面馆。一出太阳,就在树下泡茶摆龙门阵的街坊,透露着原汁原味的成都样板。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来去驿舍的大门还是那种老旧的钥匙门。

“密码门总要方便些吧?“可他一句话堵住了我,”我不换,少了人情味。”

所以,不管住客多晚到,伊夫都会等着,开门迎上去递过他们的行李,“像回家,有人留着灯等你。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推门而入是一面充满禅意的照壁,下方是带着古旧气息的水槽,中间印着“来去驿舍”的帆布条,成了民宿的小小店头。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客厅的布置很简单。原木色的长桌和凳子、颇具年代感的皮椅、90年代的家庭音响、匠心独具的画和各种绿色的植物井然有序的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让整个空间充实而不拥挤。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客厅正中间,挂着一块 “宽窄有度,来去自如”的牌匾。

伊夫说,我们生命中总有人来来去去,为这可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相遇,用心付出也是值得的。伊夫是爱成都的,这也是他说的责任——让来这儿的人都能认识真正的成都。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客厅的一侧是开放式的厨房,各种厨具摆放的井井有条,几盆绿植随意的点缀这个空间。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我笑伊夫之前浪迹天涯学会了经营民宿的所有技能,会装修,会打理,能做导游,还是个好厨子。他会为客人烤好香甜的糕点;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会因为客人一句想吃火锅,上午8点就出门买菜,洗菜,切菜,配菜,炒料,持续几个小时,只为一顿地道的成都晚餐。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厨房旁是休息区,棉麻的沙发舒适惬意,顶上的云灯是伊夫亲手制作的,仔细品味还真是匠心独运。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引人注目的是一壁照片墙,镶嵌着客人们和伊夫的留影。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来去驿舍一次只接待六个人。一间主卧,一间次卧,没有华丽的装饰,所有一切是刚刚好的舒适。

主卧设计的很简约,原木依旧是主基调。一张80年代的大床仿若给这个空间贴了一帧发黄退色的老照片,却不失韵味。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宽敞的房间里还摆了一对皮椅和小茶几,在这里小憩闲聊,看日光落影,体会成都慢生活也是极好的。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另一边的书桌上放着松果和多肉,伊夫细腻的小情怀,房间里多了一分温馨。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次卧是上下床,一共四个床位,加上一个席地而坐的小空间,设置简单,却也让伊夫打造出能让人身心放松的感觉。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来去”的书房里摆满了客人留下的书。这便是陌生人书柜,天南地北的陌生人认领一个书柜,以交换阅读的方式分享不同的生活态度。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伊夫抽了四本书摞在桌上,一本本摊开摆在我的面前。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做过电台主播,就像书里所写,用声音陪伴成都的夜晚。”

“《他们最幸福》,这是大冰的书,我经历了书里的故事。现在的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幸福的。”

“《你是我的虚荣》是我一位很有才情的朋友,蛰伏多年的作品,很值得一看。 “

我曾经听一个酒鬼说过,酒能识人。书又何尝不是。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除了书,来去的角角落落里还摆着不少画,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假如你喜欢也可以买走。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我希望住在这里的客人每天早上醒来,朋友打电话来问你在哪里,你不说在酒店,而是说我在成都。”伊夫想要所有的客人都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把伊夫当做朋友。

而伊夫也从来都把来客当作是久违的朋友。

”因为这是家里嘛。“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除了从不间断的应季水果,甜品点心,他还常常送花给客人,甚至专门改了一个小房间来当花房,一年四季,从来都是生机勃勃。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伊夫还研究着“深度游成都”,运动、人文、音乐、美食……不同的领域,专门请达人来当客人们的领路人。他是真的想要大家都摸透成都的老底子。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每个月,他也会抽几天做点活动。比如大家一起在驿舍开个茶话会,吃完糕点彼此给对方写信。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他说这些情愫都是“守”,守时光里温柔的惦记,守人和人珍贵的连结。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伊夫的民宿有成都的人情味,而更多的成都人情世故,在他搭建起与客人的链接里,包罗万象。


浪迹天涯的成都娃,回过头来在巷子里种花做菜,开了有温度的民宿


当笔爷在感叹可能是太多不平凡的经历,成就了今天的伊夫时,他却笑着说,这不是终点,他还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