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倉大灣區的佳兆業,迎來了業績大爆發

3月的最後一天,佳兆業發佈了2019年度業績公告。

公告中顯示,合約銷售金額增長26%,達到881億元人民幣,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合約銷售面積4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2019年,佳兆業毛利為138億,同比增長了24%,毛利率為28.8%,與去年同期持平。淨利潤達42億,同比增長了26%,公司持有人應占溢利46億,同比增長67%。

此外,佳兆業堅決執行降槓桿的全年目標,負債率較去年大幅下降,一系列財務數據反映出佳兆業變得更加穩健。

“又穩又快,未來可期”,結合年報業績重新再審視佳兆業,用這八個字形容再恰當不過。

重倉大灣區的佳兆業,迎來了業績大爆發

眼光前瞻 重倉大灣區

回顧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佈無疑是一件大事。憑藉得天獨厚的海港優勢、開放的經濟結構、不斷推進的政策規劃,粵港澳大灣區集聚了大量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成為了重要國內經濟發展的標杆的地位。自從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以來,粵港澳大灣區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對於提前佈局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房企而言,無疑可以更好地享受政策所帶來的紅利,推動企業規模更上一層樓。

某種程度上,佳兆業的快速發展也借了大灣區紅利的東風。

2019年佳兆業實現營業收入480.22億元,同比增長24.1%;實現毛利138.30億元,同比增長24.3%;實現溢利41.64億元,同比增長26.4%。在合約銷售方面,截至2019年年底,佳兆業實現累計合約銷售權益金額人民幣881.2億元,其中,大灣區作為佳兆業深耕的重點區域,報告期內大灣區實現合約銷售佔總銷售比超過60%。

得益於在大灣區舊改方面的競爭優勢,佳兆業舊改項目銷售佔到了整體銷售的38%。

在土儲方面,佳兆業策略性佈局全國一線及重點二線城市,目前有近27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80%位於一線及重點二線城市。按區域劃分的話,大灣區佔比達到了51%。土儲貨值總共達530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灣區佔7成,深圳佔整體獲儲的三分之一。

此外,佳兆業於今年年初投得香港屯門項目,進一步完善了在大灣區的佈局。

舊改之王 發力城市更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後,土地資源供給已到瓶頸,土地成本大幅上漲。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的減少,讓房企不得不面對規模發展與土地匱乏之間的矛盾。為了破解難題,許多開發商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將目光對準城市更新,希望從中分一杯羹。有著前瞻眼光的佳兆業早早發力城市更新,報告期內,城市更新對佳兆業業績的貢獻比率超過三分之一。隨著項目轉化的加速,這一比例還將進一步提升。

重倉大灣區的佳兆業,迎來了業績大爆發

公告顯示,2019年佳兆業迎來了舊改土地供應的集中釋放。2019年,佳兆業城市更新團隊新投貨項目19個,令集團舊改土地儲備佔地面積同比增長大約33%,總數接近4000萬平方米。新拓展項目19個,令項目總個數達147個。舊改項目預計貨值人民幣2.5萬億元。大灣區舊改佔地面積達99%,其中深圳佔27%,廣州佔36%,中山佔22%。

去年,佳兆業以舊改招拍掛、收併購的方式共獲得30個項目,按照收購面積劃分大灣區佔53%過半,按照拿地方式劃分,舊改和收併購佔60%。從舊改供地的整體安排來看,去年集團共有8個項目成功轉化,為集團提供可售貨值350億元。

佳兆業多年來深耕城市更新,積極推動城市產業升級的發展戰略獲得了行業內的廣泛認可。2019年9月,佳兆業榮獲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頒佈的“2019中國房地產城市更新領先品牌TOP1”,“舊改之王”名副其實。

佳兆業集團管理層表示,未來集團將繼續發揮城市更新領跑優勢,推動項目的快速轉化。

預計2020年,集團將有6箇舊改項目計劃供地,貨值約460億元;未來1-2年,計劃有6箇舊改項目計劃供地,貨值約600億元;未來3-5年計劃有19個深圳及廣州、東莞項目供地,貨值約4700億元;長遠來看,集團將有約佔地面積2900萬平方米的舊改項目陸續進入供地階段。

拓展融資渠道 淨負債率大降

在規模擴張營業收入和利潤大幅增長的同時,佳兆業積極拓展融資渠道。過去一年,佳兆業的融資成本、負債率都在下降。

根據業績報告,2019年佳兆業境內ABS發行獲批額度為111億,已發行5筆合共人民幣26億,票面利率介乎5.4%-7.5%,年期1-4年;在海外融資方面,佳兆業於2019年10月發行的4億美元優先票據,是中國房地產企業自2015年以來首次在144A條列下發行優先票據。

2019年,佳兆業還累計4次回購合計7.36億美元票據,為延長債務還款期,於2020年成功發行2筆5年期及以上票據,成功突破2020年融資率。同時還發行一筆票面利率為6.75%的優先票據,以降低融資成本。

佳兆業整體趨好的財務狀況還表現在負債率的繼續大幅下降。業績報告顯示,

佳兆業淨負債率下降至144%,較去年底下降了92個百分點。債務結構隨之得到優化,根據業績報告,在未來到期的債務中,1年內到期的佔27%,1-2年內到期的佔22%,2-5年內到期的佔49%,5年以上的佔2%。

業績進入爆發期,也讓大量投資者及機構看好佳兆業未來成長性。機構紛紛看好佳兆業未來發展,給予信用評級,同時對佳兆業深度佈局粵港澳大灣區有強烈信心。其中境外主體信貸評級上,穆迪給予B1評級,標普和惠譽均給予B,展望都為穩定。

有理由相信,憑藉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前瞻性佈局和良好的產品品質,以及2020年可銷售約1800億元的貨值,今年佳兆業躋身房地產“千億軍團”,幾乎板上釘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