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宇宙形式與生命形式藝術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

,這個“有意味的形式”究竟指向何物?筆者認為這個“有意味的形式”,其實就是“宇宙的形式”。人類自誕生始,即在探索宇宙形式。詩與科學在探索宇宙形式上殊途而同歸。詩的宇宙形式,是藉助於意象,將時空結構轉化為意義結構的藝術審美形態。詩的宇宙形式具備以下特質:意象關係融和有機,具有某種隱含的形式結構,表達的是普遍性本質性的人類情感。現代詩探索宇宙形式、生命形式永遠在路上。著名藝術理論家克萊夫·貝爾把藝術稱為“有意味的形式”。貝爾指出,在真正的藝術中都隱藏著一種形式,這種形式之所以是美的,是因為它具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味。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這種意味並不等同於日常喜怒哀樂之情,也不在於它告訴的故事和描述的事件,而是從形式關係本身判斷出來的。因而它具有一種“純粹性”“不尋常性”。貝爾最終把“有意味的形式”歸結為一種“終極的實在”,這種“終極的實在”,就是人們稱為“高居於萬物之上的上帝”、“滲透於萬物之中的韻律”、“殊相中之共相”“自在之物”的東西。他說:“任你用什麼名稱去稱呼它,我所論及的事物都是指隱藏在事物表象後面的、並賦不同事物以不同意味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物自體或終極的實在本身。”貝爾對“有意味的形式”的解釋,多少帶有一點神秘感與模糊性。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那麼,這種“有意味的形式”,這種“終極的實在”究竟意指何物?我認為它應該就是本書所要說的“宇宙的形式”。既然真正的詩是宇宙“不斷完美自身”的作品,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理解:真正的詩是表現了宇宙“自身”的形式的作品呢?筆者覺得這一理解應是合理、適宜的。因此,筆者認為,最好的詩,或者說詩的最高境界,就是這種“終極形式”:宇宙形式。其實,對於宇宙形式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始點。人類一旦誕生,有了朦朧的自我意識,就開始關注自身的存在問題,由人的存在進而思考人類的家園宇宙的存在。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宇宙意識是人類最根本的意識,是人類與生俱來、最早產生的意識。對宇宙的存在及其運行規律的探索,尋覓宇宙形式、發現宇宙形式,是人類的執著追求。古典詩人更是宇宙形式最前衛的探索者。然而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在人們眼裡,對宇宙形式的探索似乎與詩人無關,這神聖的事業被統統交給了科學家,似乎只有自然科學界在苦心經營。詩人似乎真的遠離星空、遠離宇宙而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詩人何為?有一點可以證明這一失落的存在,那就是在詩歌評價體系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如:語言美、情感美、自然美、清新美等一大批詞彙。這些語詞用來評價一般的好詩歌、好作品,應該也是適用的。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可是用來評價人類歷史上那些最優秀、最傑出的作品,那就顯得蒼白、軟弱無力了。我認為那些最優秀、萬古流傳的作品,僅僅說它意境美、音韻美、語言美,是大大不夠的,甚至是嚴重的審美謬誤!因為它們久遠的藝術魅力、強烈的藝術震撼力,絕非來自這些表層因素。相反,我們應當從藝術的終極效果上進行深入追問,看到這些作品的真正價值在於表達了“終極存在”一宇宙形式!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表達宇宙形式的作品,看它展示了怎樣的宇宙形式。在這裡,首先需要交代的是,這些表達了宇宙形式的傑出作品,並非神秘難解之作,恰恰是人們最為熟悉、口耳相傳的作品。其中的因由我們將在下文回答。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先舉一例,這是王維的《使至塞上》,其中有被王國維稱為“千古壯觀”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此詩,從整體上看是非常優秀的。而最使人過目難忘的,自然是這兩個句子。對於這千古名句,一般的評論者是這樣分析的:作者擅長寫景,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概括起來,這首詩無非是,作者擅長寫景、善於用字,情融於景,畫面開闊,意境雄渾,如此等等。這樣的理解與評論其實是相當無力的。擅長寫景,用字精準的詩不是很多嗎?境界闊大、氣象雄渾的詩也為數不少,而唯獨這兩行詩句如此震撼人心,這裡面的深層次原因又是什麼?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只能是,這兩行詩展示的是一種宇宙形式。首先,看這四個意象,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從視覺形態上看,它們分別代表了平面、直線、曲線和圓形點(圓)、線、面可以認為是宇宙的基本圖形,在這裡都存在了。其次,看詩句中意象呈現的色彩:落日紅;大漠黃;孤煙與長河——青。我們知道,紅、黃、青,是自然界唯一存在的天然的顏色,被稱為三原色,是自然界中的基本色,而這,短短的兩行詩句都包含了。再次,根據五行學說,五行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元素,宇宙間各種物質都可以按照這五種基本物質的屬性來進行歸類。五行指水、火、木、金、土。這些宇宙基本元素,詩中也都包含了:河“水”;落日“火”;煙—“木”“火”;大漠、落日—“金”;大漠“土”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也就是說,這兩行詩句,表現了宇宙的基本圖形、基本色澤、基本物質結構,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宇宙的本真存在。而人類生命也是宇宙的產物,生命的結構也是宇宙給予的,對於表現宇宙的基本結構的詩句,人的心理結構能不潛在地產生感應嗎?以上是將意象拆分開來解說。更重要的,當然是從整體上把握這兩行詩句所體現的運動中的宇宙圖景。兩行詩句,表達了有限向無限轉換的宇宙瞬間存在。大地、大漠(地球)是尚可局部把握的存在,宇宙則是無可把握的存在:

落日照長河,無限向有限;

落日將消失,有限向無限;

孤煙向長空,有限向無限;

長河日夜流,有限向無限。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有限”“無限”“把握”“不可把握”之間的這種瞬間轉換,給人的是無比沉醉的神秘感、神聖感,瀰漫的思緒,持久的吸引力。再看詩句所呈現的空間與時間:空間性:深邃、廣袤、高遠、靜默、無限;時間性:它所呈現的是宇宙誕生,或者說“創世”之初的鴻蒙初闢的圖景,所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原初形態,那種鴻蒙美、洪荒美、神聖美。瞬間性:落日墜河,是短暫的瞬間;孤煙,也是瞬間;長河與大漠,是永恆,但如果這個畫面中只有大漠長河,就顯得平面,立不起來;落日,代表宇宙的力量;孤煙,代表生命的力量(弱、小),瞬息之間把有限的、寂靜的世界襯托起來,突現出來!

宇宙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那麼這個形式究竟指向何物?

於是,我們看到了,宇宙的有限與無限轉換的瞬間存在形態。憑藉地球的一角,我們窺見到了宇宙本相!於是,置身地球的洪荒一角,似能進入宇宙的深處,看到無限深邃的宇宙之心,體驗到“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境界!是的,真正的詩是介入宇宙的,真正的詩人,會在瞬間把弄中透露或揭示宇宙存在的某種奧秘。藝術就是生命對於宇宙的發現。然而藝術天生屬於大自然,屬於宇宙,甚至是宇宙的賜予。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詩不會緘默。作為一個有意味的形式,詩的最高境界,就是宇宙形式。

我是“錢多多爸爸”,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