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開學》大戲如期而至,孩子們打著哈欠進校門,家長們以為終於可以停止與孩子“鬥智鬥勇”,殊不知,開學之際更是問題重重。

如何把好“作業關”擰緊“安全弦”迫在眉睫,這對於家庭、學校、社會都將是考驗。

懶懶的天空:

“喂!你寒假作業完成了嗎?”

“別說了,補到腎虧!”

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近年來,學生因假期作業補到哭的新聞頻頻出現。

且不說這些新聞是否有杜撰和惡意誇大的成分,就目前來看,學生開學前補作業是不爭的事實。

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據說,有80%的學生,假期作業都是在開學前5天完成的。假期玩得有多瘋狂,開學補作業模式就有多狂野。失傳已久的多筆同用神功,重現江湖。一個人一支筆一山作業一個夜晚…………一邊擦著淚一邊補,補到手抽筋,放下筆手都不是自己的了。

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甚至,他們會在一些快餐店、咖啡廳、動車上、高鐵上、衛生間等很多讓人想不到的場所開啟補作業模式。

完全不在乎在哪裡寫作業,在乎的是能把作業寫完就ok。

作業實在寫不完怎麼辦?不要緊,人生就是遇到問題,吐個槽,然後想辦法的過程啊!

老師我的作業落在飛機上了、被我家的狗狗吃掉了、書包(書包裡裝著寒假作業)被偷了、甚至有的孩子選擇離家出走…………

據瀋陽晚報報道:遼寧新民市13歲男孩因寒假作業還剩下大半,擔心寫不完無法向家長和老師交待,於是偷偷離家出走。

據四川在線報道:2月16日上午,四川德陽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在市區愛心驛站崗亭發現一個黑色書包放在凳子無人認領。為了找到失主,執法人員打開書包尋找線索,卻發現了嶄新的寒假作業和一張學生基本情況表。執法人員聯繫到家長,家長稱:“孩子前一天帶著書包出去做作業,回來後說作業做完了但是書包被偷了。”

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假期作業是督促學生假期間繼續學習,保持學習連貫性的有效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應該合理的規劃好自己每天的作業量,輕輕鬆鬆完成,而不是假期來臨之際狂補作業。

牛魔王的小呆毛:

開學大戲陸續上演,熊孩子們終於離開了假期的溫床,投入到學校的懷抱當中。2月25日是銀川市中小學校開學第一天,恰逢週一,全市交通迎來“週一早高峰”和“開學模式”。

由於接送學生車輛集中出行,當天早晨銀川市部分路段出現通行不暢,個別路段出現擁堵,早高峰時間比平時延長30分鐘。僅當天早晨7時30分至8時30分,銀川交巡警現場對校門口違停家長開出36張罰單。

為什麼孩子一上學,交通就堵車了呢?接送孩子大軍成堵車主要原因。

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現如今有車的家庭越來越多,不少年輕家長願意多陪伴孩子,“一腳油門”把孩子送到學校也不是什麼事兒,就算是家長們想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也不敢輕易在車流湧動的地方“放手”。再加上放學高峰期路上車多人多,校門口的交通狀況更是令人擔憂,孩子們獨立上學的安全係數降低、風險增大,家長們不敢嘗試也不放心讓孩子獨立回家。

小學校,大社會。校門口的交通問題,其實是社會交通問題的集中反映。

在孩子出行安全上,家長該不該接送、怎麼送都是問題。其實家長接送孩子是缺乏社會安全感的正常反應,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要對孩子的成長給予引導,讓其形成一個自我經歷的過程。隨著孩子年齡漸漸長大,家長要逐步放手,不要剝奪孩子的實踐機會,嘗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東北杉菜:

無數家長日思夜盼,終於迎來了中小學開學日,娃終於上學了,終於可以清淨一會兒了。可是,每天接送、起居飲食、輔導作業,又成了家長們煩惱的問題。

據《南國早報》報道,2月20日,正是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萬福小學開學的第一天,一為老人帶著2歲半的孫子騎著電動車去接孫女,在校門前與一輛拖拉機相撞,男童當場死亡。

開學之際是學校安全管理最為鬆弛、安全意識最為薄弱、安全事故隱患最多的時候。

2月25日,寧夏教育廳就做好2019年春季開學學校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開學第一課 安全最重要”,要求各學校全面普及安全常識,摸排學生返校後的思想動態。

新學期的第一堂課,最應該上的就是安全教育。孩子的安全不僅關係我們個人、更關係到我們身後的家庭、學校、整個社會。為了讓孩子們能夠開開心心從家出,平平安安把書讀,家長、學校、學生、社會,都應高度重視,珍愛生命,增強安全意識,讓快樂與幸福伴隨我們每個孩子的童年,這是全社會共同的期望。

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把孩子安安全全接回家裡,緊接著讓家長們犯愁的,就是輔導作業了。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個視頻,視頻裡的爸爸原本溫柔理性,輔導娃作業卻心態逐漸崩潰,氣得管自己兒子叫哥,網友不禁哀嚎:“陪娃寫作業簡直是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

去年,教育部接連發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等一系列規定。近日,更是明文規定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佈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

這對於那些長期奮戰在輔導娃作業快要崩潰的爸爸媽媽們是個好消息。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政策只能規定教育行為,要想真正解決問題,首先應當理清教師和家長的責任邊界,老師有對學生解惑的天職,作為家長也不能忘記肩上的家教責任。

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家長要在家庭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性,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老師要在學校教育中,全力傳授科學知識,培養孩子科學的思維。這才是家校教育配合的正確姿勢。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與希望,所以家長、學校乃至全社會,都應承擔起責任,讓孩子們扎穩腳跟,沐浴雨露陽光,平安健康地茁壯成長,不要再讓開學季成為全社會的“痛點”。

開學第一課:彼此當年少 莫負好時光

Tip:

寒假千般好,開學第一好;

今日不努力,期末兩行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