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越少,才能越幸福

慾望越少,才能越幸福

讀到一則小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當你騎的是一頭笨驢,羨慕別人騎的是八尺的肥馬,別人步輕蹄快,很快就超越了你。

你這時一定很著急,也很想擁有那樣的一匹快馬。

可是這時,你只要回頭看看,還有赤著腳、挑著重擔,遠遠跟在後面的樵夫。

看到這番景象,或許你心中的焦慮與氣憤,瞬間就會全消。

原來自己在上方立著,也正受到腳下路人的羨慕。

這雖是個小故事,但給我們的啟示卻遠遠不止於此,在工作與生活中,仔細想想,你是否也像騎驢的人一樣,總在羨慕別人呢?殊不知有人也正在羨慕你呀!

慾望越少,才能越幸福

朋友露米在一家互聯公司上班,每月拿著上萬元的工資,是個5歲孩子的寶媽,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有次和她聊天,得知她們公司招聘來的員工除了她和少數幾個同事,其他的都是高學歷的海歸人才,工資收入是她的好幾倍,那些愛美的女士們每月都會購買幾件時尚的服裝、幾款高檔化妝品,中午和下午都上優雅的餐廳去用餐。

露米雖也能月入上萬,但在一線城市買了房,和丈夫兩個人還在還房貸,除去兒子上託管培訓班的費用和還信用卡的錢,每個月下來所剩無幾。

她很少買漂亮衣服,每天早上早早起來給兒子做早餐的同時,把自己和丈夫的午餐也做好了帶去公司準備中午吃。

當別人擁有漂亮衣服的時候,她一直穿著自己幾年前買的衣服;當別人出入高檔餐廳用餐時,她一個人留在辦公室裡吃自己帶來的午餐。

我問看到那些人吃的用的比你好,你心裡會有想法不?你羨慕她們嗎?

露米卻說,真的其實不羨慕,因為她自己已經擁有的夠多了,而且這一切都是她和丈夫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出來的,所以很充實很知足。

真的很佩服她的那種吃苦耐勞、知足常樂的精神。

是啊,如果真的比較,再富的人上面永遠也還有比他更富的,如果總是把心思用在這樣的比較上,只會讓人越來越焦慮,越來越不滿足。

露米說:

“每天自己給家人做早餐,既有高質量的親子關係,又能鍛鍊自己的廚藝;

每天別人出去吃午飯,自己可以早早吃完再看會兒書提升下自己;

別人買衣服多,但自己的整潔又耐看,既是自己喜歡的又能省錢;”

是啊,只有看到自己所擁有的,就會覺得其實自己很幸福

慾望越少,才能越幸福

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史鐵生曾有過一段這樣經典的感言:

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

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

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得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

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

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多麼真誠的一段話,讓人讀了思緒萬千,看看我們自己,只要身體健康,平安幸福,就是幸福的。

慾望越少,才能越幸福

古人聖賢教人“見賢思齊”,主張“往上比”,但這個往上比的是精神、品德、學問,而不是其他。

精神的天空是無窮的,雞群中的鶴雖然卓然獨立,但是飛得高的還有鵠,鵠之上還有大鵬,其上更有遨遊天際的翔鳳。

至於物質、慾望、境遇的層面,最好“往下比”,這才是智慧。

不然山珍海味,仍不滿足於幹飴適口;

林羅綢緞,仍不滿足於光彩耀眼;

慾海溺人,將永遠讓人感到欠缺與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