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食品去年營收降超10% 外貿業務重要子公司營收為零

在肯德基、星巴克等餐飲巨頭接連推新帶動下,人造肉再度成為資本市場中的炒作熱點。作為A股中最重要的人造肉概念股之一,4月22日,雙塔食品(002481,SZ)亦披露其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

2019年,雙塔食品實現營業收入21.22億元,同比下降10.8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7億元,同比增長103.56%。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27億元,同比增長18.30%,淨利潤7061.52萬元,同比增長89.98%。

食用蛋白產品目前已成為雙塔食品最重要的業績增長引擎,而該產品也正是當前人造肉產品的最主要的上游原料。在宣佈與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達成合作後,雙塔食品近期還表示,肯德基的植物肉也使用公司的豌豆蛋白產品。

但與蒸蒸日上的食用蛋白業務形成對比,公司旗下的“銷售材料”業務量在2019年出現明顯下滑,營收同比減少近5億元,而這也是導致雙塔食品去年出現營收下滑的重要原因。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於4月23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雙塔食品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表示,銷售材料業務的營收下滑主要由於其旗下全資子公司煙臺正威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威公司)貿易在2019年產生減少,該子公司的毛利率偏低。

而關於公司的食用蛋白業務,該工作人員回應稱,其與Beyond Meat的交易產品在不久前已完成交付。此外,公司與肯德基並非直接合作的關係,但肯德基植物肉使用的食用蛋白原料的確來自雙塔食品。

傍上人造肉概念後業績、股價雙增

提起如今的雙塔食品,業內人士或許更願意為其附上“人造肉概念股”的標籤,而忽略掉這曾是一家依靠龍口粉絲業務起家的傳統食品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雙塔食品與人造肉的聯繫主要來自於公司旗下的食用蛋白業務,食用蛋白則是純化蛋白類人造肉的重要原料。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該業務累計為公司帶來5.35億元的營收,毛利率高達57.32%。

双塔食品去年营收降超10% 外贸业务重要子公司营收为零

近年來,雙塔食品的食用蛋白業務量呈逐步上升趨勢,並已超過傳統的粉絲和材料銷售業務,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17年,該業務營收近3億元,佔公司總營收14.37%;到了2018年,該業務營收已超過5億元,佔公司總營收比重進一步提高。

2016年到2017年之間,雙塔食品淨利潤一度經歷兩連降。在這一背景下,食物蛋白也是公司恢復業績增長的重要佈局。

在人造肉概念不斷升溫之時,今年2月,雙塔食品還公佈了一筆交易細節,稱其子公司與Beyond Meat簽署銷售合同,首批豌豆蛋白採購量為628320磅(約285噸)。據雙塔食品證券事務處的工作人員透露,公司已完成了上述產品的交付,但其並不能透露具體的交易價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諮詢多位從事豌豆蛋白的業內人士瞭解到,當前,食用級90%以上純度豌豆蛋白的市場價大概在每噸40萬~60萬元之間。按照這一報價計算,Beyond Meat的這筆訂單或將為其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日前,肯德基中國官宣推出一款植物肉“炸雞”新品。對此,雙塔食品還回復投資者稱,肯德基使用的是公司的豌豆蛋白產品。但公司證券事務部的工作人員強調,雙方並非直接的合作關係。

眼下,雙塔食品的野心或已不僅僅滿足於人造肉產業鏈上游的食用蛋白生產。2019年9月,雙塔食品曾在投資者關係記錄中披露稱,植物蛋白肉是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一部分,素肉餅、素肉牛排、無奶蛋香腸(素肉腸)等產品已經列入公司研發規劃中,並已著手研發。

今年3月初,雙塔食品還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備一間以植物蛋白肉、蛋白及蛋白製品為主營業務的全新子公司。

在新一輪炒作人造肉的熱潮下,相關概念股應聲大漲,雙塔食品亦在4月22日和23日連收兩漲停。截至23日收盤,雙塔食品報15.97元/股,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超100%。

双塔食品去年营收降超10% 外贸业务重要子公司营收为零

雙塔食品2016年年末以來股價走勢 圖片來源:Wind截圖

材料銷售業務大幅縮減

今年3月,雙塔食品披露了一份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1.5億元,投入萬噸白蛋白提取綜合加工項目、萬噸豌豆功能低聚糖提取加工項目、豌豆精深加工綜合利用等項目。而根據雙塔食品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的回應,此舉系公司擴張食用蛋白業務的舉措之一。

記者注意到,上述項目並非雙塔食品在食用蛋白領域首次發起定增,但公司此前的相關項目卻一度被質疑進展緩慢,且在當前並未達到預期收益。

2014年,雙塔食品募集約12.8億元,投入到高品質功能性蛋白深加工項目、年處理6萬噸豌豆綜合利用項目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設等三個項目。

而據公司2019年年報,上述高品質功能性蛋白深加工項目因設備進行調試的時間增加,致使達產時間滯後3個月,因此未能在報告期內達到預計效益;此外,由於公司年處理6萬噸豌豆綜合利用項目和子項目24000噸粉絲項目生產工藝進行優化,其達產時間滯後5個月,同樣導致未達到預計效益;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則因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大於預計金額,未能在報告期內達到預計效益。

不可否認的是,食用蛋白業務在近年來為雙塔食品貢獻了不菲的利潤。但相較食用蛋白業務,公司此前大力扶持的材料銷售業務卻進展緩慢,併成為上市公司業績拖累。

除了食用蛋白及公司傳統的粉絲業務,材料銷售業務亦是其重要板塊之一。

據公司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介紹,雙塔食品旗下有子公司從事貿易業務,貿易模式是進口一部分農作物材料,一部分消化,一部分出售給國內商家。而根據雙塔食品2017年對深交所年報問詢函的回覆,上述材料主要包括豌豆澱粉、木薯澱粉、亞麻籽和豌豆等。

2017年~2018年間,其材料銷售一度成為公司營收構成中最高的一部分,但卻始終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該業務實現營收5.21億元,同比降幅接近43%,而這也導致雙塔食品的整體營收的降幅超10%。

對此,公司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銷售材料業務營收的減少主要是由於子公司正威公司的貿易額減少,“可能是因為利潤率有點低。”

根據雙塔食品4月23日晚披露的一份關於為子公司提供擔保的公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正威公司資產總額為1.17萬元,負債總額1.24萬元,淨資產-0.07萬元,全年營業收入為0元。但在2017年,該公司一度產生超7000萬元的營收,但淨虧損額超30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