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如鯁在喉”,“蔥價房”或陸續出現?央媒“霸氣”迴應


*本頁涉及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指建築面積

前兩天,和一位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朋友聊天,朋友介紹自從3月份以來,看房的人明顯增多,甚至超過去年水平。但是,真正買房的人並不多,大家都在猶豫。她表示3月份她算是比較幸運的,成功網簽了一套房,她的很多同事“顆粒無收”。事實上,2020年受客觀因素影響,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大幅下滑,返鄉置業潮“停擺”,小陽春延遲,開發商的日子自然不好過。

房地產“如鯁在喉”,“蔥價房”或陸續出現?央媒“霸氣”回應

房地產“如鯁在喉”,“蔥價房”或陸續出現?

客觀來說,現在房地產市場處於“如鯁在喉”狀態。首先,機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業績規模同比下降20.8%。不難看出,現在開發商“買房難”成為一個普遍問題。其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房地產行業的到期債務約在1.46萬億,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達到1490億。很顯然,這段時間對於開發商而言有點難受,不僅房子不好賣,而且還面臨較大的債務償還壓力。

近三年來,隨著樓市調控不斷深入,房價漲幅逐漸收窄,購房者觀念也開始發生轉變。尤其是2020年樓市遇冷,很多購房者對未來房價走勢的預期也所有下降。特別是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下,很多人認為今年房價很有可能繼續小幅下行,因為大家都在觀望。對此,筆者認為,當前是一二線城市的最佳購房者,而三四線城市的購房者不妨再等等,也許後續還有一定程度的優惠。

互聯網大佬馬雲2017年的時候曾預言,未來8年,房價如蔥。馬雲的預言在很多買不起房的人心裡留下了一絲“希望”。2019年,黑龍江鶴崗“5萬一套房”的報道曾一度引發熱議。對此,有網友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的小城市人口增加放緩,越來越多的“蔥價房”或陸續出現。那麼,未來真的可能出現“蔥價房”嗎?筆者認為,大部分城市房價將以穩定為主,房價大幅下跌

首先,雖然“房住不炒”是樓市主基調,但並不意味著房價會出現大幅下跌。畢竟,現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樓市調控目標。其實,近期超過60城發佈“紓困樓市”政策就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那就是,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房價絕不能出現“大起大落”,因為很多城市的經濟發展非常依賴房地產市場。一旦房價出現大幅下跌,將徹底影響當地經濟發展 。

其次,3月19日央媒經濟日報發表《樓市崩盤? 小心被忽悠了》的文章,文章指出,長期來看,中國樓市仍將保持穩健,“樓市崩盤論”根本站不住腳。未來樓市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大家不應被“樓市崩盤”等不靠譜的結論所矇蔽。與發達國家普遍75%以上的城鎮化率相比,我國還有15%的發展空間。這意味著,我國仍有約2億城鎮人口增量,這些都是潛在購房需求。因此,在央媒看來,未來“樓市崩盤”可能性極小,房價穩定是未來發展趨勢。

結論:總之,也許未來部分人口流失、資源枯竭的小城市房價確實可能出現明顯下跌,但是縱觀樓市整體格局,總體仍將保持穩定健康發展。特別是,部分一線城市及熱點城市由於人口持續流入和經濟快速發展,未來房價仍有可能進一步上漲空間。所以,作為剛需,無需擔心未來房價會出現“快速大幅”下跌。大家覺得呢?

房地產“如鯁在喉”,“蔥價房”或陸續出現?央媒“霸氣”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