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為什麼不離開家鄉?其實骨子裡透著小農式的小奸詐

朱之文為什麼不離開家鄉?其實骨子裡透著小農式的小奸詐

4月18日,朱之文家裡的大門被兩個喝醉了酒的粉絲踹開,引發了熱議,有人一竿子打死農村人,說農村人素質低下;有人說人善被人欺,讓朱之文拿起法律武器。公理婆理,莫衷一是。

草根歌手、網絡紅人,土生土長、故土難離,朱之文,你註定就是一個矛盾體。


朱之文為什麼不離開家鄉?其實骨子裡透著小農式的小奸詐

一是外面紅人和家鄉俗人的矛盾。說起朱之文,恐怕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能說出個七七八八,都能跟著哼唱他學唱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可以說在外面朱之文大紅大紫。但是,在他的家鄉,朱之文又宛如一介村民,住村屋、種莊稼、養狗養貓養雞鴨。外面舞臺上一站,馬上進入學唱角色,高亢激昂,聲嗓洪亮;回到家裡下到地裡,馬上就是一個老農形象。出色的農民歌手和地道的種地能手,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朱之文的第一個矛盾體。


朱之文為什麼不離開家鄉?其實骨子裡透著小農式的小奸詐

二是守財奴和施捨者的矛盾。有人問:朱之文,你到外面唱一場少說也掙好幾萬,怎麼連一畝地50塊錢的收割費都不願意付呢?朱之文說:一畝地50塊錢,二畝地就是一百塊錢,讓機器收割棒子秸都給粉碎了,自己收割棒子秸還能當柴火燒,大鍋做的飯可好吃了。寧可丟掉好幾萬的演出費,也不願意花費幾十上百的收割費,不是守財奴又是什麼?但與此同時,修公路、建學校、抗疫情,朱之文可沒少捐錢。據說,他家抽屜裡收留著鄉親們欠下的借據有好幾十張,他始終沒有催要過一回。對自己小小氣氣,對別人大大方方,這是朱之文的第二個矛盾體。


朱之文為什麼不離開家鄉?其實骨子裡透著小農式的小奸詐

三是偶像和工具的矛盾。朱之文的住房附近,甚至他整個村,不僅有本村的人整天圍著轉,連外村外地的人也絡繹不絕,因此催生了整個村的旅遊業、餐飲業等。顯然,朱之文成了大家的偶像;但是,朱之文也成了村裡人賺錢的工具。只要朱之文一回家,屋裡屋外擠滿了人,餵雞餵鴨、收割莊稼甚至上個廁所,都有不少人跟著拍照錄視頻。鄉親們邊拍邊錄邊發,人人都是自媒體,有關朱之文的圖集和視頻又有人愛看。就這樣,既是鄉親們眼裡的偶像,又是鄉親們手裡的工具,這是朱之文的第三個矛盾體。


朱之文為什麼不離開家鄉?其實骨子裡透著小農式的小奸詐

假如不是踹門等事件的發生,依我看朱之文還很受用這三個矛盾體,紅了自己、發了鄉親,何樂而不為呢?這些恐怕也是朱之文不願意離開家鄉的主要原因。在家鄉,朱之文永遠是鄉親們追捧的偶像,進了城就未必了。這其中是否也透著朱之文骨子裡小農式的小奸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