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之旅:里約熱內盧走走看看的故事

來到巴西里約熱內盧,我每天都要去海灘散散步,但在那裡我只是一名旁觀者。與沙灘相比,我同樣喜歡青年旅舍對面那座公園。它覆蓋了整個街區,在喧器的都市中好似一片清新的綠洲。“綠洲”這個詞再貼切不過了。園中栽滿了枝繁葉茂的綠樹,還有一個2小時噴水的噴泉。奇怪的是,即使還未觸碰到池中顆顆晶堂剔透的水珠,單聽那泉水噴濺發出的響聲就令人心曠神怡。公園設計者也沒有忘記孩子們,為他們開闢了一個很大的遊戲場地,鞦韆、滑梯,這裡應有盡有。到處都是玩耍的兒童和他們的媽媽。巴西這時正處炎炎夏季。


巴西之旅:里約熱內盧走走看看的故事


園中有很多漂亮的石桌,人們坐成一圈玩著紙牌、跳棋和多米諾骨牌,時常有大量旁觀者在一邊七嘴八舌、指手畫腳。長椅也很舒服,座位特意彎曲以契合身體的形狀,這種人性化的設計並不多見。老年人喜歡長椅,無家可歸者也一樣。晚上不時看到有情侶在那裡卿卿我我,偶爾也躺著一兩個酒鬼,爛醉如泥。有位老人正在賣爆米花,還有不少兜售雪糕、氣球和棒棒糖的小商販。多可愛的街心公園啊,難怪大家都喜歡它。


巴西之旅:里約熱內盧走走看看的故事


我來的第二天公園裡有一項特別活動,聽說有個電影攝製組要在那裡拍幾個場景。我在拍片現場觀望了一個小時,主要角色是一個老婦人和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我猜是她兒子。他們一直坐在桌邊說話,孩子們則在一旁嬉戲玩要。當然,他們說的是葡萄牙語,巴西的官方語言。開始談話氣氛還很正常,兩人一問一答,態度友好。然後他突然激動起來。接著母親又說了些什麼,兒子這時完全被激怒了,開始大發雷霆。老婦人一邊高聲喝斥,一邊敲打著桌面。他也毫不示弱地跳起來,嘴裡吐出串串咒罵——儘管一個字也聽不懂,但我確信他是在罵人了。這場戲也到此結束。然後大步走開他們來回拍了四次。我數了一下,攝製組共有16位成員,其中包括導演、攝影師、燈光師、電工和其他幕後工作人員,他們經常出現在電影片尾部分,職務可謂是千奇百怪, 天知道是幹什麼的。現場有四架攝像機從不同角度同時進行拍攝。每次喊“停”之後,導演都會走到桌旁與演員交流意見。工作人員重新調整燈光。沒錯,儘管是大白天他們還是使用了燈光照明設備。然後再重來一遍。這項工作真是既乏味又辛苦,後期的剪輯工作更是量大得驚人。我很驚訝“母子”兩人在一遍遍重複相同的臺詞後依然精力充沛、熱情不減。其工作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巴西之旅:里約熱內盧走走看看的故事


巴西人說葡萄牙語,事實上,它是世界上葡萄牙語人口最多的國家遠遠超過了葡萄牙自己。南美國家中除伯利茲①說英語以外,其餘都說西班語。天哪,弄錯了,伯利茲在中美洲,不過距離很近。我懂一些西班牙文一一足以應付每天讀報的需要。而葡萄牙文則沒那麼筒單,充滿了奇怪的喉音,恐怕只有出生於葡語家庭或者天生聽覺靈敏的人才能掌握。舉個例子,我住的青年旅舍在 Rua Tenente marones de gusmao地區,它在 Rua Figueiredo magalhaes附近。你可以試著大聲朗讀一下這些詞,保準讓你頭疼。很抱歉,其中還少了兩個音,因為在普通的鍵盤上打不出來。


巴西之旅:里約熱內盧走走看看的故事


​這些街名的確讓遊客大傷腦筋。單靠念街名絕對問不對路,沒人能聽懂你在說什麼。所以每次我都不得不把打印好的名字拿給對方看,不過巴西的與眾不同還表現在語言之外的另一方面:它擁有世界上種族成分最複雜的人口。巴西據說是世界上種族地位最平等、民族歧視最少的國家。種族之間的通婚在這裡十分尋常,基本上不會遇到什麼阻礙。談到里約熱內盧或者巴西的時候絕對不能不提及音樂。巴西人都是狂熱的音樂愛好者。對很多人而言,音樂就像一日三餐一樣必不可少。他們通過音樂表述生活的喜怒哀樂,抒發人生的悲歡離合。但其中大多數都在表達愛,各種各樣的愛。巴西音樂世界聞名,它的旋律只要聽過一次你就會永遠銘記。難怪好多人都慕名而來。的確,這裡的沙灘、啤酒、陽光都很吸引人,但什麼都比不過巴西音樂的魅力。

卡爾,睡在我上鋪的室友,專門為了音樂而來。他每天晚上都要去夜總會直到兩三點才踮著腳進屋,然後一直睡到中午才起。說話的時候,他總會扯上音樂,還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他每晚九點都準時地站在鏡子前,細心梳理好濃密的鬍鬚,把襯衫上的褶痕拍平後就又出門了。卡爾今年24歲,來自奧地利的維也納,那座城市因施特勞斯父子和他們創作的華爾茲舞曲而聞名天下。但華爾茲遠不能滿足卡爾的胃口。“我希望天天晚上都能聽到巴西音樂!”他從未厭倦 Bassa nova①音樂,現在又漸漸迷上了所謂的MPB,它是Musica popular Brasileira F縮寫,又稱作巴西搖滾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