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守这一爻

只守这一爻

只守这一爻


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分别由六个短横或两个断开的小短横组合而成。那一个短横或断开的两个小短横,就是爻,是卦的基本符号。爻有阴、阳两种,阴爻是断开的两个短横,阳爻是一个短横。易经中每一卦共有六爻,通例,以初、二爻位代表地,三、四位代表人,五、六位代表天。我们常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在易经里,有一个从下到上的过程,有一个逻辑顺序,把它们联系起来读,联系起来理解,才能品出味道,才能懂几分意思。

那么,(我六十年来)只守这一爻,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这个人,很多人应该不太熟悉,叫毓鋆(音玉均)。他是谁呢?是清朝礼烈亲王代善十一世孙,1906年生于北京,2011年去世于台北,用一句话总结他一生主要的功业,“在台湾弘扬中国文化六十余年,述而不作”(余世存,《盗火与革命》,p266),是比较恰当的。这也比较抽象,再说一个人吧,直观一点,溥仪,满清末代皇帝,对,毓鋆是他的伴读。他自认为是“儒家人物”,且以《易经》为学问本体。

这个“没有儒家人物活过”的百岁老先生,曾经告诫学生:你们必得要锻炼自己,必得要成才,为这块土地谋点幸福,才不愧为文人。什么是文人?古曰文人,今曰政治家,经天纬地谓之文!

把文人与政治家划等号,这个老先生倒也独特。但他的立意,是要令文人为这块土地谋幸福,哪块土地,当然是华夏大地。他一生都在弘扬中国文化,除了早前因为末世王孙身份,做了些“救国救世”的事,但骨子里,他做不了这些事,故转而做“救心”的事业,反而成就了自己成为中国经学教育“最后的绝唱”。

只守这一爻


说了这么多老先生的事,其实也不是我的本意。我的本意还是老先生守的“那一爻”。哪一爻呢?这一爻,确实不简单,它就是《易经》之首卦乾之首爻,“初九,潜龙勿用。”

毓鋆老先生何以对弟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们先从这一爻的小象看,《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什么意思?就是初九位于这一卦的最下方,阳气最弱,不宜发挥作用。从整个卦来看,初九,处于天地人之人位,而且是初始位置,就如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也像一个刚刚出身社会的新人,一切都是新的,自己还在学习、适应,又或者一个单位的新人(新来的领导除外),你让他飞龙在天,根本不现实。

只守这一爻


看毓鋆所处的时代,生于晚清,自己作为亡国(尚未灭种)的落魄王孙,他那个阶层的代表,已经注定会成为历史发展洪流中的悲剧,作为个人,又注定会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当然,他们有抗争,但当历史的潮流决定抛弃一个阶层,当时代的车轮决定隆隆向前,任何一种旧的力量,都是不能挽回的。末代的满清皇族努力抗争过,然而,在强势的新兴政治势力面前,不管是袁世凯等北洋系,还是孙中山等革命系,他们,有如螳臂挡车,虽然作了积极还是消极的抗争,都不是对手,一切,都是徒劳的。

从这个角度讲,毓鋆是悲哀的。所以,他早期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四十四年间经二帝五朝八雄十代”,可以说,他自己,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浮萍,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噬。生命在此时是卑微的。 人,生命虽然如蝼蚁,但有的人一旦有了智慧,一旦了解了天地人的奥秘,他会在适当的时间与时代、与社会、与他人,特别是与自己和解。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候,生命就会变得异常顽强。

对于毓鋆,不管他是一条龙,还是一条鱼,在这场暴风雨中,都没有他施展的舞台和空间。因为,他那个族群所代表的历史,已经过去了。

他在此时,只能深潜于水和盘踞在渊,勿用,也无法用。

到了台湾,毓鋆先被蒋介石软禁在草山,与山民相处,正如王阳明当年被发配到贵州龙场一样,他开始了他的别样人生,救心治学。

如果没有大儒之功底,想见其难。

至此,毓鋆开始了他漫漫的讲经治学生涯,直至2011年病逝于台北家中。

当然,我们讲这一爻,提毓鋆,因为他的不一样的经历,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

他对学生说,“(毓)在日本‘满洲国’是不做汉奸,老蒋时代不当走狗,到现在,人还不糊涂。”为什么他不糊涂,因为他已经与一切和解。他,有如当年阳明先生一样,有了吾性自足的光明内心,有了知行合一的生命照拂,没有什么能让他困惑。

他六十余年来守着这一爻,潜龙勿用。

只守这一爻


那么我们再来看《文言》(为乾坤两卦所独有),怎么解说的这一爻。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什么意思呢?

龙深潜在水底,不要有所为。孔子说,这是比喻,有龙的美德而隐居的人。不为世俗好恶而改变操守,不求闻达其名。为什么这样的人甘心隐居不感到烦恼,言行不被赞同也不感到苦闷。对他来说,合乎心意的事就做,令人忧虑的事决不沾边。坚定而不动摇,这,就是潜伏的巨龙!

看到这里,联想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一片繁华,一片喧嚣,成功的人很多,失意的人也很多。社会功名和物质的诱惑,如科技进步发展越来越快一般,也越来越大。它就如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人们的心灵。

人们身处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容易迷失本心,容易抛弃本性,是谓忘记初心。

让我们先抛开这一爻,来看看乾卦其它五爻。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像不像一个学成本领、经历了事的年轻人,这个时候需要被大人物(领导)发现、欣赏,这时这个年轻人见到大领导大人物,有百利而无一害。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见了大领导之后的年轻人,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怎么办呢?当然,要每天勤奋不息,奋斗不止,时刻不能懈怠,虽然有各种挑战,工作的,为人的,处世的,成长的,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因为这个态度,没问题,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这个年轻人此时已经成长了,无论是生理年龄到了壮年,还是心理年龄到了不惑,他都可以跳跃起伏自如,他在自己的天地里,已经如鱼得水,没有任何问题了。

再往上看,不得了,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首先,九五这个位置,九,为阳爻,五处上卦之中,往下看,已经一览众山小,往上看,却又还有空间和舞台,这个状态,非常完美。我们有的人说,什么叫完美,什么都实现了,什么都得到了,人生到了巅峰,才叫完美。其实错了,人生到了这个状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为什么,你登珠穆朗玛山,已经上了峰顶,你实现了目标,你要干什么?你最多照张像,摆个POSE,对着全世界(你认为的全世界)大声呐喊,当然还要能喊得出来,然后,你就得马上下山。因为,你的氧气快用光了,你的体力已经耗尽了,你再不下去,你就到不了下一个营地了,你就会成为山峰的一部分了。所以,什么都实现的状态并不是完美的状态。

什么才是完美,就是这个九五,这个年轻人自己现在已经长成一个大人物,他在一个领域(可以是一国,可以是一个单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了。他此时,已经高高地飞在天上,而且,他上面还有一个大人,他此时见到这个大人物,大大的吉利,可以成就更大的功业,更好的自己。

这个状态,确实完美。

但再往上,到了什么位置?上九,亢龙有悔。什么意思,爬到珠穆朗玛山顶了,飞到极高的地方了,没有什么能阻挡自己了,自己已经说一不二了。此时的年轻人,已经独一无二,独步天下,独孤求败,高处不胜寒了,怎么样呢?他一定会因为有过失而后悔。

看到了吧,就是这么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并不完美。这与我们古人说的过犹不及,还真的是异曲同工。

我们看完了这六爻,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这像不像极了一个有思想、有才干、有能力、也有作为的人的人生?我们也似乎可以在古今中外的许多雄才大略的人身上读到这么一个过程,非常的完整。

只守这一爻


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提要守初九那一爻?

因为,守住那一爻,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我们会经历什么样的人生,我们才能守住本性,守住初心。以勿用的态度,和勿用的那种小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我们现在缺少什么?为什么这个社会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快乐,更谈不上幸福。不奇怪吗?得到更多的人,反而不快乐。所以我们看到那么多居要职的人栽大跟头,还有一些富起来的突然遁走。这都有原因。得不到的人不快乐好理解,你财富那么多,你位置那么高,你还不快乐,还不幸福?你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么?

我看并不是。是他不满足。

不满足他得到的一切,这些人,如果给了他全世界,他一样的不快乐,就像当年秦始皇一样,在生前就开始为自己修陵墓,搞了那么大一个地下王国,同时又派徐福带人出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他心中,是有多大的不满足。虽然他六合一统,武功天下,但他的内心,我们即便是隔了两千多年去看,他并没有学会与这个世界和解,他征服一切,其实并没有征服自己的内心,而且,人有生死,他也并不能征服。

我们更多的是常人,我们会为得失而喜悲。但是,如果我们学会了有初九那样的状态,一直保持那个本心,那个本心,好像是做事的本心,其实也是处世的本心啊。保持这个状态,我们还有什么更多的可以烦恼?就像一个刚刚出世的青年,他对一切都是憧憬的,对一切都是充满信心的,对自己的将来,所怀着的情感,都是美好的。有那么多种可能,在等着他,虽然,于他,什么都没有实现,也什么都没有得到。

那么这个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或者不管哪个社会的人,需不需要来一场与天地人的和解?当然需要。怎么做?就从这开始的一爻吧。

潜龙勿用。

保持住最开始时那种状态,有益的事,放手去做,忧虑的事,一定不做,而且什么也不可改变。这,就是潜龙的品质。

而潜龙,也是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