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泰安邱家店鎮北王莊村民俗文化引來劇組入駐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4日訊 4月24日上午,泰山區本土系列微電影《汶水河畔》的第三部《你好!春天》,在主拍攝地——邱家店鎮北王莊村正式開機,同時,泰安市影視行業協會石敢當故里影視城、泰山非遺傳承研學基地也在該村揭牌“落戶”。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泰安邱家店镇北王庄村民俗文化引来剧组入驻

微電影《你好!春天》是泰山區獻禮脫貧攻堅收官年推出的精品力作,講述了一直忙碌在戰“疫”和扶貧第一線的副鎮長肖萍,為貧困戶送必須的生活品,並當起網絡主播帶貨直銷滯銷農產品的生動情節,故事性呈現了邱家店鎮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爭當泰安東部新城生力軍的生動實踐。

談及為何選址北王莊村作為主拍攝地,編劇劉奎林告訴記者,“考察過幾個村後,感覺這裡風景優美,鄉土文化底蘊豐富,走進村裡有種步入畫中的感覺。”確實,漫步村中,兩棟磚紅色回遷樓旁,安靜的龍泉老街背靠潺潺流水,徒步村落,青瓦、翹簷、白牆、古樹、朱門,還有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展現出濃郁的民俗文化,如置身一幅靜謐的水墨畫。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泰安邱家店镇北王庄村民俗文化引来剧组入驻

作為泰山區市級鄉村振興示範區中一顆明珠,近年來,邱家店鎮北王莊村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以文化振興為突破口,發展針織產業、淳厚鄉土風情、打造民俗精品,全面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塑造了汶水河畔“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風情文化名村。

在北王莊村的“鄉愁記憶館”,從村民手中收集的犁、耙、風箱、織布機、軲轆、及播種、收割等農具靜靜陳列,訴說著舊時農耕文化的魅力,呈現出悠久的歷史底蘊。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泰安邱家店镇北王庄村民俗文化引来剧组入驻

據瞭解,把蘊含農耕文化的鄉村記憶民俗研學遊作為最大特色,北王莊村走出了一條鑄魂載道、以文化人的文化振興路子。在村裡總投資530萬元修建的清龍泉公園,以百姓舞臺為核、以龍泉古街為軸,輻射點綴了“四點半課堂”、“文體廣場”、“手工作坊”、“老家味道”、“村史館”、“鄉愁記憶館”、“九省御道”、“青龍泉”等板塊,再現青龍泉傳說、石敢當歷史文化和農耕民俗文化,發揮了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樸民風的作用。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我們村鄉土風情文化的打造,離不開村集體經濟的給力發展。”北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仲建告訴記者,近年來,該村在大力發展傳統針織產業的基礎上,嫁接現代電商模式,確定了“互聯網+特色產業”的發展思路,實現了在整個針織供應鏈上的位置前移。據統計,2019年,全村共有針織專業戶96戶,年產值達5600萬元,帶動村裡近360人就業,人均增收2.5萬元,村集體增收16萬元。

閃電新聞記者 王迅 通訊員 黃麗娟 泰安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