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篔簹港到篔簹湖:傳承歷史文脈 融入現代生活

廈門網

廈門島,篔簹湖。幽幽湖水,白鷺點點,匯聚著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

从筼筜港到筼筜湖:传承历史文脉 融入现代生活

篔簹湖是廈門的文化座標

从筼筜港到筼筜湖:传承历史文脉 融入现代生活

資料圖:1954年圍海造田前的篔簹港

“萬頃篔簹水接天,夜來漁火出雲煙。輝煌千點官潯外,明滅三更鳳嶼前。”這是清乾隆年間廈門詩人蔣國樑描繪當時“篔簹漁火”的詩作。曾經,它代表過廈門人那一股抹不去的濃濃“鄉愁”。如今,蝶變為“篔簹夜色”的篔簹湖,以雋永流深的性情潤澤著這座城市,成為廈門的文化座標、“城市會客廳”。

篔簹湖是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載體之一。今天,我們回顧從篔簹港到篔簹湖的歷史,她如一個默默呵護的母親,見證著廈門的發展。

長期海浪衝蝕

形成天然港灣

今年77歲的葉清,是一位從事地球科學工作50多年的老科技工作者。這些年,葉老一直指導廈門工學院畢業生完成《廈門島地理變遷系列》研究課題,其中就包括了《篔簹港的變遷》。

“今天的篔簹湖,是1970年經人工築堤圍堵廈門島以前的避風港、漁港——篔簹港形成的。”葉老說,凡是老廈門人,無不知道原廈門八大景之一的“篔簹漁火”。每當夜幕降臨,停泊在港灣內的漁船燈光閃閃,若隱若現,勾勒出一幅星海相映的“篔簹漁火”畫面。

篔簹港原是廈門島天然的古港灣。多年潛心研究篔簹港成因的葉老說,篔簹港——鍾宅灣是一條斷裂帶,大致發育於距今7000萬年前的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之後,破碎的斷裂帶長期經受海水、海浪的沖刷,日久天長,形成了港灣,即篔簹港和鍾宅灣。因此,篔簹港和鍾宅灣從地質構造角度屬斷陷港灣。

篔簹雅名來歷三種說法並存

篔簹港的名字從何而來?廈門文史專家彭一萬在《港灣深處築新湖》一文中介紹道,關於篔簹港的命名有三種說法。

其一是植物說。古代,篔簹港畔種植“篔簹”,故名。“篔簹”是一種生長在水邊的大竹,長可一二十米,粗達四十釐米,節長而殼薄,古代用以製作箭筒。

其二是物形說。《海澄縣誌》曰:“港當汐時,中流一帶,宛轉纖長而末分歧,形如竹,故名篔簹。前志作圓通非是。”

其三是地形說。篔簹港灣由廈門島西海岸中段向東深入島內,從地理角度稱其為“彎東港”。“彎東”與“篔簹”,方音相近,也有沿用或雅化之意。

清乾隆年間的篔簹港水面有20多平方公里,且盛產魚蝦,味道鮮美,背呈金黃色的江魚,更是聞名遐邇。每年秋深氣候轉冷,水溫下降,魚群紛紛由外海遊入港灣。入夜,在港中捕魚的小船以數百計。物產豐饒的篔簹港,曾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漁民。

周邊山清水秀文化積澱深厚

篔簹港的周邊山清水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

“金榜釣磯”景點,佐證了唐代居士陳黯曾在金榜山北麓、篔簹港旁礁磯上垂釣。現湖明路中段那一座六層的明代古石塔,原在篔簹港中,是當年海船返航的標誌,見證了篔簹港的滄海桑田。

據考證,民族英雄鄭成功曾把大批水師船艦停泊在篔簹古港。這個天然的避風塢,曾是廈門通往海內外的港口要道,碼頭就在江頭。明末清初,福建黃檗山寺高僧隱元,就是在鄭成功協助下從江頭渡口出海東渡日本,江頭廣福寺就是當年隱元法師臨行前修行和候船之處。

廈門解放前後幾年,江頭與廈門第一碼頭之間,還有小船往來運載旅客和貨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至1935年間,篔簹港還曾作為中國航空公司民航客機的水上機場。

“篔簹漁火”的美景也傾倒不少詩人詞家,留下了大量詩詞。他們把篔簹漁火比作繁星、流螢、火焰,讓後人得以領略當年的景觀和情趣。

盤活文化資源

再現“篔簹夜色”

到了明末,廈門島開始小規模地在篔簹港南岸淺灘填土成陸,搭建民居。清初,廈門海上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商業興隆,市井繁華,不斷向篔簹港南岸擴伸,到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在如今的廈禾路西段出現了一大片“新填地”。

1920年廈門開始進行近代化城市建設,改造舊街市,擴展新市區。1930年前後,相繼在篔簹港南岸灘地,填築了從毗鄰第一碼頭的原海軍造船廠起,經豆仔尾到龍船河的廈禾路西段、中段以及小學路、角尾路等縱深半公里多的陸地。抗戰勝利直至解放後的20多年間,篔簹港仍有幾次填築,不過規模不大,港灣的面積逐漸縮小。

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道1700米長的堤壩——西堤在港口西部建起,從此,篔簹港成為水域面積僅1.7平方公里的篔簹湖,且失去了與海洋的對流通道,生態環境惡化。

1988年3月,在廈門工作的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綜合治理篔簹湖”專題會議,創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汙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的20字方針,為綜合治理篔簹湖指明瞭方向。歷屆市委、市政府遵循這一方針對篔簹湖進行綜合治理,久久為功實現篔簹湖滄桑鉅變。

篔簹湖片區作為“廈門城市會客廳”,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廈門工作期間親自領導並策劃推動治汙的生態文明實踐地,“篔簹蝶變”是廈門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縮影”。當前廈門市委、市政府正著力抓好包括“篔簹湖片區提升”在內的一批“島內大提升”重點項目落地見效。通過對篔簹湖片區“四湖六園”系統提升的統籌謀劃,形成文化、生態文明景觀帶,真正實現提升改造後的篔簹湖片區“水更清,景更美、魂更強”。(文/廈門日報陳冬、李豔玲/圖/林銘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