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貫徹執行作答方法(第二部分)

(二)審限定條件

作答貫徹執行題相當於寫作小作文,作答難度較大,審清題目對作答身份、內容、格式方面的限定要求尤其重要。因此,這裡重點講解身份要求、內容要求和格式要求°

1.身份要求

貫徹執行題通常對身份有明確限定,這決定了考生作答時所處的立場和角度—代表哪一部分人,受眾的身份,應提出怎樣的觀點,可採取的措施,宜採用的語言風格等。身份限定包含兩方面的內容:自身的身份定位和受眾的身份定位。

(1) 自身的身份定位

自身的身份定位,即明確作答者的虛擬身份。

①題目中明確限定身份。

有些題目對考生的作答身份作出了明確限定,如“隨團秘書”“某市人大代表” “某報社記者”“某市水務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某調研組成員"等,這類情況下,考生要依據題目設定的身份作答,不能忽略身份限制盲目作答,答案內容和語言風格要與限定身份相符。

②題目中沒有明確限定身份。

對於沒有明確限定作答身份的題目,考生要站在政府工作人員的角度回答問題。答案內容和語言風格要與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相符。

(2)受眾的身份定位

受眾的身份定位,即受文對象的身份。考生在作答前,要審清題目和作答要求,確定行文是面向機關內部還是面向社會大眾,是上呈上級機關或領導審閱,還是下發下級機關執行:或是向平行機關行文,受文對象不同意味著語言風格也不同。

(後續內容,請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