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和富人,差的是思維嗎?


窮人和富人,差的是思維嗎?

大部分人都認為窮人和富人差的是思維,窮人勤儉節約,富人投資致富,果真如此?未必,同樣是人,差距不可能那麼大。其實,窮人和富人不是思維的差別導致的,思維之於大部分人只不過是輔助作用。很多時候,窮人和富人,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了。

出身幾乎決定了一個人90%的命運。窮人上公立學校,富人上私立學校。不是說公立學校不好,中國公立學校也算是全世界最好的了,可是隻能教你一些基本的東西——謀生,並沒有教你賺錢。事實上,公立學校的教師有很多概念本身是錯誤的,他們生活在體制內,失去了對社會敏銳地洞察,他們所能教你謀生之路也就是考公務員或者從事教育工作。私立學校的教師一般也是社會的成功者,有那個緊迫的時代感,認知相對較高。畢業後,你急急忙忙地找工作,每天累死累活地沒有時間思考,可是工作不過是簡單的歷史性重複。有錢人閒情逸致,可以不斷試錯直到找到自己的天賦最強點。教育和工作的差強人意。

人與人的差距,就這樣產生。

人生就像棋局,一步錯步步錯。事實上,換位思考下,每個窮人也是在他所處環境下做出的最合理的選擇。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參加了體驗窮人生活的節目,做一個環衛工。時薪25港元,筋疲力盡掃一天大街,賺的錢也就僅能餬口。以他能力,苦思無脫身之法,僅僅堅持兩天就退出了遊戲,留下一句“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令人深省。是田北辰沒有富人思維嗎,成功創立了G2000和U2兩個服裝品牌、畢業於哈佛大學管理系的他可以說是精英中的精英了。那麼,逆勢為什麼沒有發生?準確來說,精英分為兩種,順境中的精英和絕境中的精英。田北辰出身鐘鳴鼎食之家,從來不知“窮”為何物,更不懂底層的絕望與茫然。這樣的富人思維處在錯誤的環境,似乎也顯得愚不可及。

孟子有言:“有恆產者有恆心。"

一個窮人,他的心是飄零的。很難有那個定力沉下來思考,賺了點小錢很容易得意忘形,你說這樣的人,他能賺大錢?我不信。那他的所作所為,合理嗎?大家不都這樣乾的嗎?同樣想吃牛排,窮人一頓花完了零花錢,富人口袋裡還有錢,你能說他們思維不一樣嗎?人家有車有房,你得還房貸車貸。是你沒有買房的想法嗎?一開始你就買不起,富家子弟也沒幾個想買房的,可是人家偏偏一出生就有。事實上,股票、房產、商鋪這些資產投資是富人思維獨有的嗎?恐怕也不是。窮人也想投資,可是沒錢投也不知道往哪裡投。就算知道投,也沒有資金啟動和無人相信啊。人家的老爸有足夠的錢來讓他來投資不斷試錯直到他終於找到了竅門,可你只有一次,玩脫了這輩子就玩完。王思聰不也是投資電競虧了幾十億嗎?可是又如何?頂多回去繼承家產。恆產者的心是沉穩的,輸了贏了都很淡定。屌絲虧了馬上心慌意亂,這輩子被罵的抬不起頭來。和思聰同一時代,看好電競的窮人又有多少個,窮人和富人不謀而合,大家一起玩完。(子非魚我就不看好這玩意)

其實富人之所以為富人,是看到了一個國家的資產基石,在美國是股票,而在中國是房子。

在美國,前10%的富人持有超過80%的美股,他們對近期股市、債市的動盪更加敏感。同時,由於許多美國富人還擁有在境外從事業務或對境外市場有敞口的公司,他們對於全球經濟放緩風暴也往往會“春江水暖鴨先知”。而中國處於改革開放前期時,那些富一代們大部分也是通過國家崛起的路徑判斷了房地產是最好的投資資產,擁抱了那一時代。是他們的思維有過人之處嗎?站在歷史節點的思考產生的共識難道不是可以複製黏貼的嗎?不存在太多的思維問題,而是你當初認不認識這群看到未來的人。而至於富二代、富三代只要循著先人的軌跡運作,一般也是能夠保持家族的繁榮的。他們的思維,就和窮人的不一樣了嗎?聽話誰不會啊?

人生是有很多關鍵的時候,選擇對於一個人很重要,但是單憑個人是無法做好決策的,最多是50%的概率選對。可是富人是瞭解生物的習性的,他知道關鍵時候拉一把,可以讓你更上一層樓。一個人小時候的興趣培養很重要,窮人要麼散養要麼跟著大家報培訓班,哪個熱門就報那個,也不管孩子樂不樂意。富人則不然,他能夠抽時間來觀察孩子的興趣點,讓他自由選擇各種學科,然後幫忙判斷孩子的天賦所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就是願不願意觀察罷了。青春期無論是富人窮人都衝動,可是有人指點和單打獨鬥是不一樣的。人生有各種各樣的坑,窮人的孩子就容易和人打架進幫派或者談戀愛等各種騷操作,富人孩子經過循循誘導,各種各樣的運動可以消耗他們充沛的精力,那麼人生的正軌開始進入。窮人富人,從此分道揚鑣。

人生的最重要分水嶺在大學,很多窮人思維的(即使你讀書好又如何,還是過不了這關)開始放棄思考,談婚論嫁的不再少數。其實人沒太大差別的,可是富人們熟悉這個關鍵時點的重要性,有意無意地要求孩子參與活動或者學科,讓他們遠離這樣的讓人放鬆的環境。事實上,到了大學,你的思維基本定型。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你都面臨來自長輩擇偶的壓力。大部分人只是學了知識,卻沒有任何智慧和主見,你的人生最重要的規劃就被草草決定了。自結婚後每天朝九晚五,人生的座標可以說是直線。富人孩子可以各種折騰,因為他們有選擇,另一半隻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不是選不選的問題。這哪裡是思維的錯位,位置決定了腦袋。

那麼,有逆襲的途徑嗎?我想說,有。人與人智商本質差別不大,最重要的心氣。

那種“捨我其誰”的氣魄,任何領域只要我進入的,都必然是第一。成功的人都有某種程度的偏執,既來自本體侷限又超越自身的見識。劉強東還是窮學生的時候,考大學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見識:以我的能力一定要進中國最好的城市,不是北京就是上海,學校無所謂,人必須在那裡。同齡人又有幾個有這樣的想法心氣。有了心氣,還差一個風口。很多人總是追逐著時代的軌跡去尋找,卻沒有想到繞過時代跳過去,在風口未起前提前埋伏,等風來。08年金融危機,風聲鶴唳,比特幣應運而生。那時候全球央行的放水模式無疑是對民眾財富的洗劫,民間的資產保值的願望也是強烈的。還是新東方教師的李笑來趁機也在6美元時囤了2100個比特幣。風口尚未起,知者已入局。比特幣成就了李笑來,實現了屌絲逆襲。

窮人變成富人,同樣是那個人,會有很大差別嗎?到了那個位置,自然有你該煩惱的事。思維差距,不存在的。未來永遠屬於那個深謀遠慮、獨立思考的人,而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