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是緬甸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緬甸的第二大城市,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華僑大量聚集的城市。曼德勒省面積3.7萬平方公里,包括撣邦高原西緣和勃固山地北部,人口1000萬。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因背靠這座城內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山而來,系明東王1857年命名。曼德勒的巴利語為"羅陀那崩尼插都"。但很多旅緬華僑喜歡稱它為“瓦城”,是因為曼德勒位於現在城市近郊的緬甸史上著名古都“阿瓦”,“阿瓦”是雍笈牙王朝於1857年興建的首都。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得名還有另一個傳說:當年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路過此山,指著山下廣袤的土地,預言:2400年後,這裡必定是一座繁華都市。果然,在敏東國王的統治下,曼德勒不負釋迦牟尼的預言,一座都市崛起。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地區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街道橫平豎直,街道名稱都冠以數字。城內古蹟很多,有故宮、廟宇、寺院、城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古皇城和城樓,及古老的英國政府大廈等遺蹟。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1月平均氣溫20℃,4月平均氣溫33.9℃,最熱時氣溫達45.6℃。年降水量863毫米,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的雨季。著名的緬甸母親河-伊洛瓦底江從天邊宛然而至,像綢帶一樣彎彎曲曲繞過曼德勒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平原地區是緬甸的豐腴地帶,那裡土地肥沃,陽光充足,歷史悠久而設施良好的灌溉系統使農作物年年豐收。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為緬甸中部物資集散地和內地最大的交通運輸中心。周邊跨省多條公路交會於此;從城市西邊流過的伊洛瓦底江可上溯密支那,南抵仰光;城中有鐵路南通仰光,北達密支那、臘戍;曼德勒郊區有幹妙塔齊國際機場,通航世界各地。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工業主要有紡織、木材加工、造船和食品加工;有釀酒、木刻、玉雕、金銀飾物等。文化中心;有藝術學院、科學大學和醫學院等院校。這裡醫學很發達,緬醫、緬藥馳名全國。

位於東北的曼德勒山,海拔260米,雖然不高,但座擁古城內正中央,是緬甸佛教聖地,也是旅遊勝地。沿著綿延而上的塔廊拾梯一千七百級,途經眾多寺院、寶塔、廟宇、紀念碑上到山頂到達一個印度教的神廟。山頂俯身遙看山下,蒼茫之中,佛塔林立。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皇宮,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宮殿,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戰火毀壞,後來在舊址重建。依據歷史圖片資料恢復了89個主要大殿並對公眾開放。皇宮呈正方形,邊長3.2公里,有四道主門,八道邊門。整體是緬式風格的金瓦紅牆,宮殿牆外有寬闊的護城河。皇宮內有104座大小殿宇,有召見群臣的大殿、皇帝居室、及嬪妃們居住的一大片後宮。整片建築群均為木結構,精雕細刻,宏偉壯麗。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馬哈剛大勇僧院建立了50多年,擁有全國最多的僧人,年齡從10歲的小沙彌到70歲的大住持。僧院內的每日餐食均由信徒供奉。馬哈木尼佛塔亦稱大金佛,寺內的釋迦牟尼佛像高約4公尺,全身貼滿了金箔,供虔誠的善男信女以及世界各地遊客前來朝拜。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柚木是緬甸最珍貴的財富。位於曼德勒市區南方的建於1851年的長達1.2公里的百年柚木大橋“烏本橋”,它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全橋完全由柚木鉚合而成,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鬥榫。以“之”字形跨越陶塔曼湖,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長的柚木橋。在烈日風雨中,一百多年光陰緩緩淌過,“烏本橋”依舊是陶塔曼湖兩岸的百姓的通途,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堅韌地體現著先人的智慧和柚木的不朽。

曼德勒——“多寶之城”(圖文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