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long long ago,“老母親”就已經是我們爭相傳頌的光輝典範,她們的雞娃故事代代永流傳。最近居家相看兩相厭了吧,是時候需要注入一點雞血了!在育兒這件事上,千百年來核心都不曾改變過,自古豬隊友靠不住,只有雞娃套路得人心。

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鹹魚也可以仰望星空。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三大賢母”的故事。(快,筆記記起來,作業抄起來!)順便可以給娃看,學習一下小古文!江湖上,依然有著她們的傳說。


孟母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孟母早年喪夫,一個人含辛茹苦養育孟子。剛開始她和孟子住在丈夫的陵墓附近,以便於每天可以去祭拜丈夫。只是在這種地方住久了,年幼的孟子竟學起了出殯人士的哭喪胡鬧。孟母覺得這樣的居住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便把家搬到了集市。


可是把家搬到集市後,孟子卻學著小商販們做起了吆喝買賣。孟母不希望自己兒子將來成為市井之人,所以又把家搬到了學堂附近。


從此後,孟子就跟著學堂裡的士子,過起了“好好讀書,天天向上”的生活。


孟母之所以三遷,是因為她深諳一個道理:“環境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當代孟母絕不會輸,小學搬一次,初中搬一次,高中或大學再搬一次,最後一次是為改善住房。


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說回孟子,進入學堂後,枯燥的學習內容,很快就消磨了孟子的學習熱情。於是,貪玩的他開始荒廢學業。


一天,孟母正在織布,見到孟子回家,就問:“還沒放學,你怎麼就回來了?”孟子不敢作聲。書上沒有寫的可能大概也許是,機杼會不會抽娃抽斷的?


孟母生氣地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拆斷了。她說:“梭子斷了,布就不能織了,學習也一樣,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才能獲得成功。”孟子聽了母親的話,從此努力讀書。


小結


孟子也許就是典型的“高智商多動症”兒童,對於這種娃,老母親要明白引導的重要性,給ta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培養ta的學習興趣,塑造ta持之以恆的信念,這樣的娃就可以在自雞的路上一往無前。


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歐母

畫荻教子


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母親帶著他去投奔叔父。


雖然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只讀過幾天書,但卻是一位有毅力、有見識又肯吃苦的母親。她不斷給年幼的歐陽修講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講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個總結。


歐陽修稍大些以後,鄭氏想方設法教他認字寫字,他的媽媽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覆覆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苟。這就是後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了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


就這樣,年17歲時,歐陽修去參加科舉考試,接連兩次落榜。但第三次,在連續三場考試中,都得了第一名。


這讓他充滿信心,覺得殿試時一定能奪得狀元,於是便做了一身狀元服,準備到時候穿殿試前一晚,歐陽修的同學王拱辰來家裡做客,看見狀元服一時新鮮,就試穿了一下,還興奮地說:“我穿狀元袍子啦!”


結果第二天,真是王拱辰中了狀元。歐陽修沒中狀元的真相,是他在殿試中表現得太過優秀,考官擔心他驕傲自滿,就故意把他調到了第14名。


小結


學習是一件需要堅持不懈事,雞娃同樣如此。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學習要從打基礎開始,練字,你值得擁有。


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岳母

岳母刺字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一天,岳母把兒子叫到跟前,說:“兒啊!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岳飛說:“我想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岳母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為了讓兒子永遠銘記“精忠報國”的使命,岳母決定將“精忠報國”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


小結


面對青春期的娃,老母親要將ta當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儘量尊重ta的選擇,尊重ta的自主性。同時,要注意培養和塑造ta的三觀,保證ta走入社會後,不至於迷失方向。


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看了這些故事,有木有四顧皆茫然,畢竟家裡的娃既沒有歐陽修的文韜,也沒有嶽鵬舉的武略,更不要說孟軻千年不遇的聖人之姿。


旁友,雞娃榜樣需要慎重選擇啊!太牛的娃就不要讓自家娃和人家比了。你會羨慕自己隔壁工位上的同事比你掙錢多,下個月努力一下,你會因為馬雲比你掙錢多而努力一下嗎?


所以,不如先定個小目標,讓娃下次考試努力一把,提高10分,或者提升3名,至於年級第一,那是學習和請教對象,並不是你的同組競賽選手。

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在代代永流傳的雞娃故事中,之所以“三大賢母”能夠脫穎而出,組團出道,成為上下五千年代表性老母親。


正是因為,她們為無數後來者昭示了一個真理——面對不同類型的娃,老母親要根據娃的天賦,制定合理的雞娃方式,充分尊重娃的選擇,培養娃的自主成長能力。


更何況,這“三大賢母”的故事,主要是說給老母親的,告訴我們,不管遇到多難雞的娃,只要我們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雞娃路線千百條,總有一種適合你!

知子莫若母,雞娃永流傳

最後,看過這“四大賢母”的故事,我們發現,“真-喪偶式育兒”原來自古有之。


果然,自古豬隊友靠不住,只有雞娃套路得人心。


作為一個在雞娃圈混了十年的老母親,每當和渣蛙相愛相殺,感覺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總會離開渣娃光環的輻射圈,來到窗前,看著小區裡寂靜的夜色。


耳畔迴響著隱約而熟悉的嘶吼,聽,這都是我的戰友。


仰望著漆黑醜陋的天空,目光彷彿穿過雲層,眼前都是閃耀的星辰,看,那都是我的引路人和標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