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古民居是一种美学实体,也是地方文明史的“活化石”,更是不可再生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踏着春光,走进泰州市区涵西街17号的周氏吴氏住宅,就像阅读青砖黛瓦写就的华美篇章。

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九十九间半鸟瞰图

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入口处

威严仪门,雕梁画栋。这座泰州现存古民居中的“第一豪宅”,当地人也称“九十九间半”,既有南方民居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的雄浑、简朴。这座见证近百年泰州城市沧桑的古民居,蕴含着泰州地方文化的丰富“基因”,十年前就被评为全国年度十大文物维修工程。

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如何让这座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并举、实现双赢,如何把古民居打造成泰州一张特殊的文化名片。泰州人在这里建起了中医文化展示馆,让古建筑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共生共荣。

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名中医工作室

转眼间,这座“九十九间半”古民居已修好近十年,现在人们都叫她“泰和堂”,这里已成为省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不仅有中医民俗文化、老药铺文化展示,还有泰州当地9项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医药成果呈现,名中医工作室更是古宅中的一大新看点。

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针灸、理疗、五禽戏、刮痧等中医项目

回顾往昔,历史上有很多古老民居,无一不展现出主人曾经的荣耀与奢华,这些名门望族虽然早已被历史长河所淹没,但当我们置身古宅细细寻觅时,仍能感受到其高雅的文化品位与凝重的历史底蕴。

这座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大宅,厅堂、账房、厢房、水井、花园、假山等一应俱全。整个建筑按照四条轴线排列,14个天井组成各自完整的10多个院落,整座建筑工艺考究,木雕、砖雕、石雕美轮美奂。特别是西花园走廊上的金丝楠木梁枋雕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木雕的上上之作,也是整座建筑艺术的精华。

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十几米长的雕花金丝楠木横梁

泰州在地理上位居吴头楚尾,承载着南、北方文化的接轨碰撞,泰州建筑兼有北方民居封闭的建筑格局,又有江南宅第活泼的艺术风格,美学元素在此得到充分展示。

古宅的大宅门构筑就是特别,窗、檐、柱、抱鼓石等各有特色、制作精美。厅屋、堂屋、穿堂、花厅。一进,再一进,层层推向纵深,展示着居所的深邃,也展示着年代的变更和绵延。

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东花厅

泰州第一古民居——九十九间半

蝴蝶厅

建于民国年间的蝴蝶厅像待飞的大鹏展开双翅,彩色水磨石地面,据考证系苏中地区第一块用西洋工艺建造的水磨石地面,至今图案分明,色彩鲜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